书房文学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125章:出来吧,《赤壁赋》……求订阅

第125章:出来吧,《赤壁赋》……求订阅



  “陈凡老师,您终于来了。请,里面请……”



  在杭大上课结束,陈凡来到了赤壁。



  而之前就与陈凡打过电话的赤壁景区负责人吴刚,早就在门口等候。



  当看到陈凡乘坐的车子来到,吴刚兴奋的走了上前。



  陈凡也是第一次来赤壁,在吴刚的带领下,
 倒是先准备浏览一下赤壁的风景。



  只是吴刚却是有些不好意思,在介绍赤壁的时候多少有些心虚:“陈凡老师,我们赤壁景区只是4a级景区,比起5a级景区多少有些不如。”



  陈凡倒是让吴刚放宽心,说道:“其实很多5a级景区也不见得就多好看。”



  这不是安慰吴刚。



  事实上真是。



  陈凡也算是各个地方跑了一遍,不少知名的景点都去过。



  但要说漂亮的景点,
 有一些5a级景点是真的牛逼。



  像庐山,黄山,
 华山……这一些,看点是其他景区无法相比的。



  可有一些5a级景点,说实话,也就这样。



  比如岳阳楼。



  岳阳楼就真这么好看?



  未必是。



  别说是岳阳楼了。



  江南三大名楼,没有哪一个有多好看的。



  所以。



  很多时候5a与4a拼的并不是景点好不好看,拼的就是文化底蕴。



  “吴经理,你看最近不是人流量多起来了嘛。”



  吴纲笑道:“这还得多亏陈凡老师您,当时您在讲岳阳楼记的时候提到了赤壁之战,于是我们这边的游客便多了起来。现在,每天的游客能保持在1500人左右。”



  大概游了一上午。



  陈凡对于赤壁景区内心有了一个底,中午吃了个便饭,陈凡打开了直播。



  “哇,凡哥,
 凡哥……您在哪?”



  “我在赤壁。”



  “赤壁在哪?”



  “赤壁在武省赤壁市,
 赤壁景区。”



  陈凡稍稍介绍了一下这里。



  不过众人对于这个景区并不是很感兴趣,然后都说道:“凡哥,您这也太坑了吧,
 我刚才查了一下,赤壁景区是4a级景区,没啥看点。”



  “呵呵,那你们觉得岳阳楼就很有看点了?”



  “这不是岳阳楼有您……不对,有范仲淹先生写的《岳阳楼记》嘛。”



  “放心,这里也有一篇苏东坡写的一篇传世文章。”



  “我草,凡哥,你别诱惑我。”



  可以说。



  前几天陈凡在杭大讲的苏轼,当真是让苏轼彻底的火了。



  这些天,不管是快抖上,还是各大媒体,还是一众朋友们的朋友圈……都是纷纷在转载苏轼的《水调歌头》。



  对于他们来说。



  他们认为,水调歌头绝对是宋词最为巅峰的存在。



  不过。



  陈凡并没有讲完苏轼。



  这也让无数大家感觉就像猫抓了似的,全身无比的难受。



  “哈哈,我就诱惑你。”



  陈凡笑了起来。



  各個5a级景区除了拼风景之外,那就是拼文化,拼底蕴了。



  如果一个景区的文化底蕴够高,有的时候哪怕就是一个亭子,一座小山,
 一块空地……都能吸引无数人。



  谷隙



  赤壁古战场自然不是特点知名,但,如果在这个时候留下了一篇传世的文章呢?



  也不废话。



  陈凡接上了杭大结束之后的话题:“苏轼被扁到黄州之后,
 开始心情有一些郁闷。但是,当他开始耕种那块50亩的山地时,却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变得无比的平静了。他开始不再去想自己在朝廷上的得失,也不再去想自己被贬怎么样。他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一次,苏轼和朋友去外面游玩,突然却下雨了,同行友人被雨淋的都很狼狈,只是苏轼却不觉得。过了一会,雨放晴了。回到家里,苏轼提笔写下了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定风波》在苏轼的诗词里面并不算是特别知名的代表作。



  但是。



  苏轼在被贬黄州之后,却是从这开始心情得到了抒怀,心胸与境界变得更为豁达。



  特别是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雨也好,是晴也罢,在苏轼这里,已经无所谓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直播间里一众网友重复着陈凡这一首定风波。



  虽然。



  他们知道。



  这首诗比不上《江城子》,也比不上“应似飞鸿踏雪泥”那般画面感。



  更不上《水调歌头》。



  但他们总是感觉,这首诗有一种特别令人鼓舞的力量在前,一直托着他们前行。



  陈凡没有解释这首词。



  他知道,只要你认真体会,你就能体会出这一首诗的意境。



  接着。



  陈凡继续说道:“有一天,他与一同被贬到黄州的张怀民一起住在承天室。因为被贬到黄州的苏轼没有什么事做,有的时候也挺无聊的。这一晚,他睡不着,就去找张怀民一起去看承天室夜景。游完,苏轼便写了一篇《记承天寺夜游》的散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散文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



  就是刚才陈凡所说的意思差不多,苏轼只不过是记下了当天与张怀名一起夜游承天寺罢了。



  而为什么会夜游承天寺?



  最后一句交待了。



  这其实没有什么,只不过是因为只有苏轼与张怀民两个这么清闲又没事可干的人啊。



  这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对于被贬黄州的释怀。



  “感觉苏轼境界越来越高了。”



  “我也感觉到了,苏轼原本就是一个很有天赋,天纵之才的人。但他现在却放下他的那份才华,放下他的那份骄傲,只是随便记起自己夜游承天寺的情景。但,这份随手而记,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升华的苏东坡。”



  “我草……我感觉,凡哥还有一个炸没有放。”



  “啊……”



  众人不解。



  这时陈凡则继续讲道:“因为与张怀民同样被贬,两人算是臭味相投。有一次张怀民搭了一个亭子,还没有取名,张怀民就叫苏轼给他的亭子取个名。苏轼想了想,直接就说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你看,我们在黄州这么清闲,这么快哉,就叫他快哉亭吧……”



  “又有一次,很是清闲的苏轼与友人来到了赤壁这个地方。当游玩赤避之后,苏轼写下了一篇《赤壁赋》……”



  而这时。



  吴刚已经为陈凡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拿起笔,陈凡沾了沾墨水,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当再写第二段时……



  陈凡皱了皱眉头:“怎么回事,好像信号不好,是不是断网了?”



  “大家能听到我说话吗?”



  “不能啊……”



  “好吧,我关一下直播。”



  说着,陈凡关掉了直播……

 

(http://www.ccfang.cc/novel/VKp84bG8pn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