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178章:在我眼中,再也没有诗仙!!!

第178章:在我眼中,再也没有诗仙!!!



  饰演白居易的演员在浏览江南风光之后离开了场内。



  此时,整个舞台交给了陈凡。



  看着观众。



  陈凡没来由得闪过一丝苦色。



  “这一些诗虽然脍炙人口,但事实对于白居易来说,这只不过是微末小技。他真正的理想,并不是写出多么厉害的诗……”



  这样的一句话让众人有一些疑惑。



  写这一诗不是为了流传出去,这是为了什么?



  知道众人的疑惑,陈凡继续说道。



  他曾经给自己的好友元稹写信,他是这样说的:“曾经我拿自己的诗与别人看,别人都说写得很好,写得很工整,其实我并没有达到诗作者的水平。自从到朝廷作官以来,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也渐多,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我正是在这时升做翰林学士,又做左拾遗的官,亲手领取写谏章的用纸,除写奏章直接向皇帝陈述意见之外,有可以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就写成诗歌,慢慢地让皇帝知道。首先是用来开阔皇帝的见闻,对他考虑和处理国家大事有所帮助。其次是报答皇帝的恩情奖励,尽到谏官的职责。”



  陈凡念的这一段故事,正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与元九书》。



  元就是元稹,因为元稹排行第九,所以又称之为元九。



  要说唐朝中期有两对好基友。



  一个是刘禹锡与柳宗元。



  另一对,那就是白居易与元稹。



  两对都可以说是生死之交。



  所以很多时候,两人会向对方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



  此前白居易写的诗固然令人称赞。



  但是。



  当听到陈凡将白居易的理想抱负说出之后,众人突然发现好像白居易的诗歌变得不一样了。



  是的。



  别人写诗是为了什么?



  可能很多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就是为写诗而写诗,也有的甚至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文采。



  但是。



  在白居易这里,却不是这样的。



  他写诗,是为了向朝廷,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展现自己的政治思想。



  这种人生境界,可以说,瞬间超过了无数的诗人。



  “我了个去,写诗竟然还有这么高的境界?”



  “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原来……白居易一生行的是这样的道。”



  “我突然感觉其他人写的诗哪怕再高,也比不上白居易了。”



  是的。



  为什么前世唐朝三大诗人当中,白居易占了一位。



  这除了白居易写的诗很独特之外,更为深处是因为白居易想通过诗效仿圣人之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突然,陈凡轻声朗读。



  这首诗。



  正是白居易写的《买花》。



  也是《秦中吟》十首当中的一首。



  又是一年春天到了,长安一如即往的车水马龙。



  因为这个时候正是牡丹花开的时候,长安很多富贵人家都出来购买。



  这一些花朵开得非常的鲜艳,为了卖一个好价钱,商人还给这一些花装上了盆,还给灌上了肥沃的泥土。



  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因为往年也是这样。



  可是。



  这个时候有一位老农无意看到了这一些花,他过来看了看。



  看完,他长叹一口气,转身就走了。



  又有谁在意呢?



  人们看到的或许是这位老人无法买得起。



  可是。



  他们却不知道,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的价格已经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



  陈凡所说的声音并不大。



  另一边。



  在陈凡述说的时候,舞台上也出现长安街头卖花的场景。



  当看着那位老人离去的背影,众人不由得感觉鼻子一酸。



  不过。



  陈凡并没有停止。



  在那位老人无奈转身离去之后,突然马路上来了一队车马。



  他们的马真骏,他们的马鞍亮得刺眼。



  你问他们是谁,他们都是当官的,是皇帝的内臣。



  你看,他们身上佩带着有红丝带的衣服,那是大夫。



  至于那紫丝带,则是将军。



  他们的身份是如此的高贵,他们去做什么呢?



  原来是去参加一次盛大的宴会。



  宴会里有着无数的山珍美味,有洞庭湖边上产着的水果,有切下来的鲜嫩鱼脍。



  他们吃饱的样子是一幅非常悠然自得的形态,而喝醉之后,更是变得神气十足。



  可是。



  他们不知道的是。



  或者,他们其实知道。



  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食人的现象。



  白居易将当时看到的现象写成了这一首《轻肥》。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我……”



  看着镜头里的陈凡。



  听着白居易所作的诗篇。



  众人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



  有的感觉脸上红红的,热的发烫。



  有的眼角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就此掉了下来。



  有的看了看自己,又闭上了眼睛……脑海里面却是一阵翻江倒海。



  这虽然写的是唐朝时的情形。



  但,难道在现代就没有发生吗?



  镜头里面的舞台剧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长安街头,那些将军大夫已经离去。



  突然从远道来了一位卖炭的老翁。



  他因为几十年如一日一直都在烧炭,他不但满脸的灰尘,整个脸色都好像被烟熏过一般。



  可怜他这么年老,头发都白了,十个手指全都是黑的。



  但越是如此,他越是要出来卖炭。



  至于卖炭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给自己买几件衣服,以及买几口吃的。



  可是呢这个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吹得老翁瑟瑟发抖。



  他紧紧的抓了抓衣服,嘴里念道:“再冷一点,再冷一点。”



  是的。



  要是天气越冷,他所卖的炭的价格自然越高。



  虽然他明知道自己身上就穿了那么几件衣服。



  更为凄惨的是,昨天夜里下了一晚上的雪,整个的道路上都是一尺来厚的大雪。



  可是老翁左等右等,等得太阳已经很高了,炭也没有卖出去。



  就在这时,突然从远方来了两匹俊马,原来是宫内的太监。



  他们看到老翁的木炭,随即下马,将文书一拿,大声说道,你这车上的木炭被征了。



  然后一把就将整车炭给拉走。



  老翁虽然是无比的痛心,但却呆呆的站在那里,没有任何办法。



  最后两位太监将一丈红绫朝着老翁一抛,说道:“这块布就当这一车炭的价钱了。”



  演员离场。



  陈凡不再说话。



  整个现场突然一片安静。



  好像直播被卡住了似的。



  “我,我要不行了。”



  “我也不行了。”



  “实在是顶不住,我擦下眼睛。”



  不需要说什么。



  光看舞中上一众演员的表演,无数人都感觉好像被打了一鞭子一样,浑身的难受。



  而陈凡摇了摇头,露出一脸的苦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聆听着陈凡所念的这一首《卖碳翁》,刚才那一幕又一次浮现于众人眼前。



  特别是老汉一边被冻得瑟瑟发抖,又一边希望天气再冷一点的心情。



  哪怕不需要你感同深受,你都能体会到其中的贫苦。



  而有一些曾经这么来过的中年看客,听到这一句,早已经热泪满面。



  他们以前的贫穷或许与卖碳翁有一些不一样。



  毕竟时代不一样。



  但他们当年走过的路,亦是没有太大的差别。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不需要解释。



  陈凡也没有解释。



  刚才舞台上的表演,以及这一首《卖碳翁》已经完美的诠释了这一幕。



  “这就是诗魔白居易吗?”



  “嗯。”



  “在我眼中,再也没有诗仙。”



  无数人只感觉自己的血液似乎在燃烧。



  其实在陈凡开讲白居易《卖花》之时,他们便感觉自己的神经好像被某一个东西给刺激到了。



  直到后面白居易的《轻肥》。



  再到现在的《卖碳翁》。



  无数的观众一下子感受到了白居易心中的抱负。



  “写诗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的,也不是为了吟诗作对的,更不是为写诗而写诗。”



  “写诗,为的是向皇帝除述自己的意见,解救人民的疾苦……”



  有一人站了起来。



  接着。



  两个人站了起来。



  三个人站了起来。



  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



  ……



  “陈凡老师,我能跟您合个影吗?”



  “陈凡老师,卖碳翁让我这个大男人都哭了起来。”



  “陈凡老师……下一期诗人您讲谁啊。”



  《唐诗何止三百首》结束。



  陈凡,又一次被无数观众围住。



  只是。



  对于众人所说的下一期诗人。



  陈凡摇了摇头,说道:“白居易还没有讲完呢。”



  “啊?”



  众人一愣:“陈凡老师,白居易还没讲完?”



  陈凡点了点头。



  “白居易有两期?”



  “是的。”



  “我的天……”



  众人几乎有些不敢相信。



  今天的白居易已经如此逆天了。



  还有一期白居易?



  他们真不敢想象。



  而对于陈凡来说。



  诗魔,诗魔。



  没有发魔的白居易,怎么能叫诗魔呢?

 

(http://www.ccfang.cc/novel/VKp84bG8pn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