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186章: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求订阅)

第186章: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求订阅)



  “如果不是诗,或许我们连韦应物是谁都不知道。如果不是诗,或许,我们知道的韦应物,更多的应该是一位恶人。诗,改变了韦应的人生。同样,也因为诗,让更多的诗人名流千古。我们有请第三位诗人……”



  贾岛之后,陈凡介绍了第三位诗人。



  只是。



  陈凡还没有介绍这位诗人的生平以及名字,但一首极为简明但又极为有意境的唐诗却是传来。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的。



  来人正是孟浩然。



  看着前面的诗人,陈凡介绍说道:“要说山水田野诗人,孟浩然的名字不得不提。在王维成名之前,孟浩然早就名动长安。他不只是王维的坐上宾,也是朝中一众大臣的好友。年轻时候的孟浩然隐居鹿门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春晓,这只是其中一首。”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同样。



  《过故人庄》,也是孟浩然的代表作。



  与之王维的诗不一样。



  王维写的诗是风轻云淡,而孟浩然的山水田野诗却非常的有乡土气息。



  “啧啧,孟浩然,这名字不错。”



  “写的诗也非常好,我感觉好像比王维写得还好。”



  “我也觉得。”



  不少人一听孟浩然的诗句,一下子就被这两首诗给吸引住了。



  而此时。



  镜头里面,孟浩然却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往拜谒宰相张九龄。



  这首诗拜谒诗,同样非常的知名。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边的陈凡则解释说道:“谁人都想当官,孟浩然也一样。但在唐朝,想当官,不但要有才学,还得要有人推荐。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孟浩然的拜谒诗。”



  当然。



  拜谒不能说得太明显,也不能为拜谒而拜谒。



  这首诗,不得不说,着实证明了孟浩然的功力。



  开头前面四句介绍的是洞庭湖的风景。



  后四句,则是借坐观垂钓,表示希望能够得到机会重用。



  “只是可惜,虽然孟浩然极为的有才学,也得到了张九龄的推荐,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孟浩然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机会。据说有一次,王维邀请孟浩然去他家做客。这时突然唐玄宗来到,可能是太过于紧张还是别的,孟浩然竟然藏到了床底下。当唐玄宗来到,王维又不敢隐瞒。于是王维便将孟浩然给请了出来,见到唐玄宗后,孟浩然认为机会来到,于是就向唐玄宗诵读了自己作的一首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可是听完这一首诗,唐玄宗非常不悦,说道,你不想求仕,我又没有弃你,你为什么要冤枉我。说完,唐玄宗拂袖离去。至此,孟浩然的仕途之路彻底断绝。”



  有一些感慨。



  其实陈凡是很喜欢孟浩然这位诗人的。



  但孟浩然的诗虽然写得很好,但他的人生却并不见得怎么样。



  或者可以说。



  孟浩然是唐朝当中唯一的知名诗人而没有当过官的。



  哪怕就是李白一生不得志,但也在朝廷当中干了好些年。



  可孟浩然,一直自称孟山人,一生从未做官。



  当然。



  这也在另一方面证明了孟浩然的才学。



  在唐朝那个时代。



  没有做官的诗人想要将诗留传出去,那可不知道有多难。



  “可惜了,这样有才的诗人竟然没有当过官。”



  “这与王维一比较,孟浩然就是那位想当官但却一生却没当过官的诗人吧。”



  “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不过,我想,我会记住孟浩然的《春晓》,我会记住他的《过故人庄》。”



  不少人与陈凡一样,也是无比感慨孟浩然的生平。



  ……



  “主任,我们的收视又破了记录。”



  “多少了?”



  “18个点。”



  “陈凡老师真是大才。”



  导播室。



  许量看着镜头里面的孟浩然。



  其实对于这一期节目,许量是有一些担心的。



  因为前面介绍的白居易太强太强,他有一些担心白居易之后,《唐诗何止三百首》就要走下坡路。



  但现实却并没有。



  虽然从现在来看,陈凡介绍的几位诗人从唐诗的角度来说,都不如白居易。



  但他就是不如白居易,却也没有丝毫逊色。



  我能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



  我能记得白居易的琵琶行。



  但我同样能记得孟浩然,贾岛,韦应物。



  而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让唐诗更为的辉煌。



  如果仅仅只有一个白居易,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



  “曾经有人问我,江南三大名楼,我最为喜欢哪一楼?”



  “我说,我都喜欢。”



  “曾经又有人问我,岳阳楼记与滕王阁序,你最为喜欢哪篇?”



  “我说,我两篇都喜欢。”



  “曾经还有人问我,黄鹤楼比之岳阳楼与滕王阁如何?”



  孟浩然之后,陈凡开始介绍第四位诗人。



  在介绍这位诗人的时候,陈凡显得更为期待一些。



  期待的。



  不只是这位诗人写的诗他很喜欢。



  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此前某景区的推荐任务,他终于可以完成了。



  “我觉得黄鹤楼啊……”



  陈凡没有说下去。



  对着镜头,陈凡指了指前方:“你们看,有人已经去黄鹤楼了。”



  这时。



  只看到有一位诗人出现。



  大屏幕上出现了黄鹤楼的背景。



  而且这个背景还加入了一些3d黑科技,感觉就像真正的黄鹤楼出现在眼前一样。



  众人也被央视的黑科技给吓了一跳。



  “我去,央视这科技牛逼。”



  “这是3d投影技术?”



  “不知道,反正我感觉很吊。”



  另一边。



  快抖直播间内更是一片沸腾。



  “来了,来了,他来了。”



  “三大名楼,最后一楼终于要出现了。”



  “收了黄鹤楼的钱,没想到凡哥直接就将广告打到了央视,不得不说,这波着实给力。”



  看到黄鹤楼。



  一众粉丝自然而然就想起此前黄鹤楼给陈凡砸的推广费。



  这也让大家更为激动起来。



  三大名楼当中,岳阳楼与滕王阁早已经打得不可开交。



  当然。



  原来岳阳楼楼与滕王阁掐架与黄鹤楼没什么关系。



  可这和商业竞争一样。



  第一名与第二名打架,第一名与第二名没死,反倒是第三名的死了。



  黄鹤楼最近就是这样的结果。



  原本黄鹤楼在三大名楼当中也是非常的有名,甚至隐隐有第一的味道。



  可岳阳楼记与滕王阁序一出,黄鹤楼已然开始掉队。



  到现在,大家都有一些不好意思说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了。



  对于此。



  此时黄鹤楼景区,黄鹤楼烟草公司……这会儿也一直盯着镜头。



  在这里面,特别是黄鹤楼烟草公司。



  他们给陈凡砸了1个亿,那可是真金白银的砸进去了。



  另外。



  对于武省观众来说,他们这会儿也是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黄鹤楼。



  可以说。



  黄鹤楼几乎是武省的标志,也代表着武省对外宣传的一个形象。



  此前一度被岳阳楼与滕王阁给压着,他们也是十分的恼火。



  但恼火也没办法。



  人家的《岳阳楼记》与《滕王阁序》当真是千古名篇,你连反驳的机会也没有。



  而今天……



  看起来,陈凡老师终于记起我们黄鹤楼。



  “兄弟们,要开始我们黄鹤楼了。”



  “嗯,我现在好激动,都有些紧张了。”



  “我也是,手里直冒汗。”



  “兄弟们,挺住,要相信陈凡老师。”



  “嗯,加油。”



  不少武省人民不断的给自己打气。



  而就在这时。



  耳边一首唐诗传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是的。



  这首诗,正是崔颢的《黄鹤楼》。



  这首诗不同于《岳阳楼记》,也不同于《滕王阁序》。



  当然。



  他与很多的七言唐诗都不一样。



  熟悉唐诗的都知道。



  这首《黄鹤楼》单从格律手法上来看,他一点儿也不工整。



  而且。



  他还犯了诗歌当中的大忌,那就是“黄鹤”二字的重叠使用。



  在这一首诗当中,引用黄鹤二字就多达三处。



  如果是一般的诗,如此的重叠使用,必然将诗沦落于下品,甚至不入流。



  可是。



  这一首《黄鹤楼》却巧夺天工,整首诗读起来浑然一体,气势恢宏。



  也正因为这首诗的独一无二。



  前世唐诗三百首,直接就将《黄鹤楼》定为七律之首。



  甚至。



  这样的一首诗,就是李白前来,看到之后也是甘拜下风。



  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李白来到黄鹤楼时,也想题诗留名。



  可一看到崔颢的《黄鹤楼》,整个的心情就凉了大半。



  到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李白还写了一首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郁闷。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是不是很惊讶。



  连李白这样的诗仙看到这一首诗,也都甘拜下风。



  甚至到了后来,有一些不服的李白又仿照《黄鹤楼》再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话扯远了。



  诗仙此时还没有降临,而崔颢这首《黄鹤楼》则于人间无敌……

 

(http://www.ccfang.cc/novel/VKp84bG8pn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