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242章:找到另一条“郑国渠”遗址

第242章:找到另一条“郑国渠”遗址



  “都江堰?”



  “蜀地千年之前好像有一座水利工程叫做都江堰。”



  “正因为有都江堰的存在,所以蜀地才是天府之国,要不然,蜀地还是一片泽国。”



  虽说这几天陈凡并没有找到都江堰的遗址。



  但关于陈凡所说的都江堰,却是一下子成为了热搜。



  这个热搜。



  一方面是陈凡的人气很高。



  另一方面,这也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实事。



  特别是对于蜀地人来说。



  岷江虽然川流不息,为蜀地提供了水源,但时不时来一次洪涝也让人受不了。



  “那个啥,千年之前真有都江堰?”



  “不知道,是陈凡老师说的。”



  “感觉不可能啊,如果有,那也不可能动不动发水灾了。”



  “我相信有。”



  “你找到证据了?”



  “暂时没有。”



  “没有你还说。”



  “我只是相信陈凡老师罢了,你觉得陈凡老师至出道以来,他骗过人吗?别说是都江堰了,人家可是能发现皇陵的存在。”



  “哥,发现皇陵与这个没什么关系吧。”



  不少人其实有一些半信半疑。



  这倒不是不相信陈凡的才学。



  主要是像都江堰这样的工程,他是涉及到水利的。



  而像什么皇陵之类,这是涉及墓葬文化技术。



  你说陈凡懂墓葬文化,这个没问题。



  可这种水利工程,那可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搞定的。



  要不然。



  你看看。



  现在穷国家之力,竟然还无法治理岷江的洪涝。



  “我知道没关系,不过,我真的相信陈凡老师。而且,以陈凡老师的推测,你不觉得,千年之前为什么蜀地是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要知道,当时的蜀地并没有太过于开发,根本没有多少人口。刘备也不可能将蜀国建立在此,成为天府之国。”



  “这只是陈凡老师的推测。而且,陈凡老师之前在说墓葬文化的时候曾经说过。千年过去了,山川河流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也许千年之前这里确实是天府之国,但后来岷江水文改变了,于是一年就比一年凶了。”



  “我还是相信陈凡老师。而且,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为此负责。要不然,每十年岷江爆发,都让老百姓承受这样的洪涝之灾,难道他们不能为此做点什么吗?”



  事实上。



  岷江洪涝一直是个热点问题。



  特别是去年,岷江爆发大洪水,整个城区差点全部淹没。



  好在这场水来得快也去得快,加之全国人民的帮助之下,蜀地这才渡过了这一次危机。



  但这样的危机不解决,迟早还会爆发。



  如果下一次再爆发,又怎么办?



  难道就真的靠天?



  ……



  “各位,关于岷江洪涝的问题,大家也看到了,又上了热门,这是我们水利部门的耻辱。”



  “江局,就是一个快抖网红在那里带节奏,他有这本事,他自己去搞个工程出来,解决蜀地洪涝了?”



  “不管是不是网红,这都是老百姓对于我们的监督。关于岷江的治理,上头已经提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我们呢,拿出了多少解决的方案。”



  “江局,按规律来看,去年我们这里发了一次洪涝,一般来说,最近几年就不会再有了。”



  “呵,你敢保证吗?虽说十年来一次,但这只是概率问题,谁能保证去年来了今年就不会来。再者,就算是十年发一次,我们也够丢人的。你们也不听听最近几天老百姓给我们打的电话,他们问我们,我们这一些部门是用来做什么的?是像地震部门一样,地震啥时候来不知道,只有震了才知道吗?”



  “江局,其实您也知道,岷江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雨季来临的时候,他便流的非常急。而枯水季的时候,他又没有多少水。加之上游还有许多的泥沙,治理起来非常的困难。我们之前也研究过很多的方案,甚至也为此做过几个大型的工程,但效果并不是很大。而且,我们也请了国内外的专家……也没能提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实我们……”



  “我不想听解释,关于这一些解释实在是太多了。如果都是这一些解释,我们如何向上头交待,我们又如何向老百姓交待。别说是向他们,就是为我们自己。还记得去年吗,连我们这里都没淹了,你们还好意思跟大家解释。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为期半年,你们必需拿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拿不出来,大家提交辞职吧。当然,在这里面包括我……”



  一场会议,让整个水利部门所有人都是极为的郁闷。



  “江局这是怎么了?”



  “你说呢,上头压力太大了。你也不看看,现在全国都关注着我们这里呢。”



  “说是这么说,可这个问题又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连全国的水利专家都请来了,他们都解决不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这也是……”



  众人摊摊手。



  虽然江局是发布了命令,但他们却无比的苦涩。



  不过虽然如此。



  但做为主管这一块的水利部门,他们必需为此负责。



  ……



  几天之后。



  蜀地水利部门将全国各地的水利专家,工程专家,气候专家,甚至连国外的一些专家都给请了过来。



  至于请过来的原因,就是治理岷江洪涝。



  只是这样的会议其实前几天就开了,特别是去年大水之时,更是引起了全国关注。



  甚至还上了央视。



  一众专家都发表了看法,但可惜,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理方案。



  此时再来。



  众人仍然是一脸的头痛。



  ……



  “老刘,什么情况,最近几天一直闷闷不乐?”



  “还要说吗,你又不是没看到,最近几天,全国人民都关注到我们这了。”



  “是说岷江洪涝的事吧。”



  “可不是。”



  “这哪能怪你们,去年洪涝的时候,全国专家都召到了一起,不也没办法吗?”



  “但我们到底是在水利部门,主管的就是这个。洪涝一天没解决,老百姓哪会管你。”



  “说的也是。不过,我觉得嘛,其实是那个叫陈凡的在带节奏。这家伙虽然有才是有才,但文人嘛,就知道扯。要是他这么厉害,他看书搞个工程来呗。要不,你开几篇文章怼他几句。”



  “这个……”



  “写几篇嘛,要不然,你们一直这样被动挨骂,老百姓还以为你们什么也没做,当然骂你们啦。当然,你也不能怼得这么明显,应该将你们之前做的一些事情说出来。在暗处,再说那个叫陈凡的别瞎扯。”



  “我想想。”



  你还别说。



  老刘心动了。



  不过。



  他也没这么傻,就用自己的实名怼陈凡。



  他开了一个马甲,在微博上发了十几篇长文。



  当然。



  原本这个马甲是不可能引起大家注意的。



  但因为本身上岷江洪涝就是热点,加之一众媒体也为了吸取流量。



  此时看到有怼陈凡老师的微博,瞬间却是直接置顶。



  当然。



  这样的评论也被一众快抖网红纷纷转发。



  ……



  “凡哥,凡哥,有人骂你。”



  “哦,在哪?”



  “你看,好多文章说你是在瞎扯。”



  “瞎扯?”



  陈凡一愣。



  随后。



  在看到有一位网友连发了十几条微博质疑自己时,陈凡笑了笑:“质疑的也是啊。”



  陈凡倒是没有生气。



  这让在直播间的众人有一些吐血:“凡哥,难道您不生气?”



  “生啥气?”



  “他们怼你啊。”



  “怼我正常啊,毕竟,在他们眼中,我只是小小的导游,肯定没有他们专业,我就只会瞎逼逼。”



  “凡哥,这不像你的性格啊。”



  “那我的性格是?”



  “要是别人怼你了,你一定会怼回去。”



  “呃……好吧,我们怼回去。”



  “噗……”



  陈凡自然是与大家开玩笑。



  虽然陈凡的心胸不错,但被别人怼了,陈凡哪会什么也不动。



  再说。



  他可不是在这里瞎逼逼。



  “这样,都江堰在哪暂时我找不到,不过,有另一个水利工程,或许我能找到。”



  “什么水利工程啊?”



  “郑国渠。”



  “啥是郑国渠?”



  “就是一位叫做郑国的人主持修建的渠道。”



  陈凡一边说,一边订了一张机票。



  至于订机票的原因,那是陈凡想快一点前往郑国渠所在的位置。



  ……



  当天下午。



  陈凡来到了陕省泾阳。



  是的。



  郑国渠并不是在蜀地,而是在关中,也就是在陕省附近。



  在来到泾阳之时,陈凡拜托了几位当地的老人,让他们做自己的向导。



  “老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一条300多里的灌溉农田的大渠?”



  “没有这样的大渠。”



  “那您有没有发现这里有没有什么奇怪的水利建筑?”



  “这个倒是有,我们这里有好些荒费了的大沟,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哦,是吗,老人家,带我去看看。”



  老人家在前面带路,走了大概半个小时。



  前面一条渠道,出现在陈凡眼前。



  说是渠道,其实与老人家说的一样,就是大沟。



  大沟里面有水,但水并不怎么流通,只是下雨自然形成的水。



  至于为什么没有流通。



  这是因为前面被堵塞了。



  与之同时。



  系统也适时发布了消息:“打卡郑国渠,获得郑国渠水利技术。”



  看着系统发出来的提示,陈凡一阵兴奋。



  随即。



  系统里面,就出现了一本郑国渠的水利技术册子。



  陈凡双击。



  脑海里面,陈凡已经完全了解郑国渠。



  “大家看,这里有一条渠道,这条渠道可能大家都没有怎么重视。但,他其实就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郑国渠……”



  陈凡一边说,一边向大家介绍着郑国渠的来历。



  “战国时期,当时秦国,也就是我所在的这个地方,他们势力很强大,一度向东扩张。而与秦国相邻临的韩国,一度非常紧张。于是,有一人就给韩国的国君出了一条疲秦之策。接着,韩国的国君就派了一位叫做郑国的人前往秦国修建郑国渠,意思就是想让秦国将大量的人力物才财力投入到修建这条大渠之上。这样,秦国就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攻打他们韩国了。”



  “郑国就接到了命令,前往了秦国,并说服了秦国的国君修建这一条郑国渠。只是,后来秦国在韩国的间谍回来告诉秦王,说,郑国就是派往秦国的奸细。他修建郑国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秦国强大,而是为了拖住秦国。秦王听了之后非常愤怒,就找到了郑国,要将郑国杀掉。但郑国却说,其实秦国与韩国之间的战斗,我这样的小人物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也许现在秦国可能要花费一些人力物力在这一条渠道上,可是,一但渠道修好,那就有利秦国万世。秦王采纳了郑国的意见,并没有杀他,还是让他继续修建秦国。”



  “几年过去,韩国却发现,韩国的疲秦之策不但没有奏效。反而,在郑国渠的帮助之下,秦国的粮食得到了大丰收。特别是随着郑国渠修建的长度加深,郑国渠灌溉的农田就越多。直到后面,不说武力士兵等等,光是粮食这一块,其他一众国家就没法与秦国相比。最终,秦国也靠着郑国渠的帮助,让秦国越来越强大,并消灭了韩国……”



  这就是郑国渠的来历。



  “我了个去,没想到战国时期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韩国傻逼,以为战争打的就是武力吗,不,打的其实就是粮食。”



  “就是,郑国渠看似消耗了秦国的人力与物力,可一但修好,却可以大幅度的增加秦国的国力。消灭掉韩国,这也是迟早的事。”



  “不过,凡哥,眼前的这臭水沟,就是郑国渠吗?”



  虽然众人对于陈凡所说的郑国渠确实非常的感兴趣。



  不过。



  郑国渠早已不复2000多年前的样子,也没有2000多年前的辉煌。



  陈凡点点头,说道:“历经2000多年,郑国渠已经有一些荒废了。不过,我可以确定,这就是郑国渠。”



  当然。



  只是指着前面这条臭水沟就说他是郑国渠,未免没有太多的说服力。



  毕竟。



  当地的老百姓对此都不认可。



  但没关系。



  陈凡说道:“我们可以继续寻找……”



  不过。



  陈凡这个寻找,可不是单独纯粹就是靠走的方式。



  他一边在实地寻找,陈凡也一边拿出3d地图。



  因为郑国渠历经2000多年,有不少地方已经荒废,也有不少地方已经堵塞。



  陈凡的目的。



  那就是通过实地与3d地图的结合,将完整的郑国渠给测量出来。



  与之同时。



  他也需要通过实测,将整条郑国渠在图纸上打通。

 

(http://www.ccfang.cc/novel/VKp84bG8pn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