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274章:轰动:燕然勒石的石刻,找到了……(求订阅)

第274章:轰动:燕然勒石的石刻,找到了……(求订阅)



  “燕然勒石,尼玛,又一个武将最高成就。”



  “这个窦宪牛逼啊。”



  “虽然嚣张了些,但立的大功也是实打实的。”



  众人眼睛里面闪现着无数的光芒。



  陈凡此时的讲的东汉,确实颠覆了他们以前对于东汉的认知。



  毕竟在以前。



  他们觉得东汉就像东周一样,实力并不强。



  但事实上。



  东周其实实力也很强。



  毕竟名誉上来说,一众诸侯国仍属于东周。



  东汉也一样。



  哪怕就是东汉末年,三国打来打去了这么多年,三国仍属于东汉。



  你只能说东周天子实力不强。



  但东汉朝廷可比之东汉天子实力强得太多了。



  “陈凡老师,窦宪后来呢?”



  有学子再次向陈凡问道。



  “后来呀,窦宪在燕然勒石之后,再一次向北追击北匈奴。这个时候,北匈奴人心离散,北匈奴一众部落不少人向汉投降。在北海西北的西海,终于,窦宪追上了北匈奴。窦宪原本是想将北匈奴消灭,不过考虑了一下。如果完全要将北匈奴消灭的话,自己的实力也会受很大的损伤,于是窦宪就让北匈奴投降。”



  “北匈奴单于一方面愿意投降,一方面,当得知大汉军队已经入塞之后。北匈奴单于就派自己的弟弟前往汉庭进贡。窦宪看到北匈奴单于没有亲自前来,认为北匈奴没有诚意,于是再次奏请朝廷,准备再次出征。第二年,北单于因为汉王朝遣还他的弟弟,又派使臣求见窦宪,请求向汉称臣,并想入京朝见。窦宪上表请示后,派班固前往迎接。



  这时,南单于上书汉廷,建议乘机消灭北单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归汉。汉廷同意,于是,南单于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受重伤逃走。班固等人走到私渠海,转头返回。窦宪认为北单于势力微弱,想乘机将其彻底消灭,永元三年,窦宪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破北单于,斩首五千余级,北单于向西遁逃,再也没踏足汉土……”



  说到这里。



  所有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北匈奴终于完蛋。”



  “打了这么多年,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不过,不知道北匈奴向西逃往哪里了?”



  对于此。



  陈凡也知道大家的心理,然后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回答:“北匈奴单于被汉朝重伤之后,知道他们的实力再也无法与汉朝相抗横,于是向西逃往。他们来到了多瑙河附近,并在此扎根了下来。而随着他们在这里休息繁衍,他们创建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直到现在,如果你去查的话,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匈牙利人,很多都是匈奴人的后裔。”



  陈凡再一次停了下来。



  他知道。



  他又是一个重料。



  是的。



  当陈凡说到匈牙利人竟然是匈奴人的后裔时,所有的观众就此目瞪口呆。



  “不会吧,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我的天,这太颠覆我的三观了。”



  “这个,都有一个匈……不会真是吧。”



  “我也不知道。不过,如果真的是的话,恐怕欧洲一系列历史都得改变。”



  当然。



  陈凡这样的一个观点也让众人止不住的又一次激动。



  虽然很多人并不怎么喜欢匈奴人。



  但你想想。



  被我们打得满地跑的匈奴人,竟然跑到了欧洲,还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国家。



  现在竟然匈牙利人,还是他的后裔。



  你能想象,当时我们中华是多么强大?



  “这一个观点可能有很多人反对,不过,我建议国内一众史学家可以多研究一下。当然,如果欧州那边的史学者愿意的话,也可以多研究研究。”



  事实上。



  关于匈牙利人是匈奴后裔的观点,可不是前世中国这一边的研究。



  这是欧州,匈牙利人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



  至于怎么个研究出来的。



  今天的课程不是讲解这个的时候。



  但他相信。



  等这一堂课结束之后,一定会有很多非常让大家震惊,也非常让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出现。



  “那我们接着讲班固。”



  陈凡继续说道:“在班固投附窦宪灭掉北匈奴之后,班固也立了大功,被朝廷升官。只是窦宪虽然打匈奴打得很厉害,但他嚣张的个性仍还是如此。仗着军功,窦宪认为自己可以自比西汉时期的霍去病,卫青……甚至还远远比他们出色。于是,他开始把持朝政。甚至到后来,还准备谋反。”



  “汉和帝年岁渐长,感受到了窦宪的威胁。但身边一众大臣元老,都被窦宪迫害。无奈,汉和帝只好重用了身边的宦官。公元92年,汉和帝与宦官郑众一起设宴犒赏三军,而在此时,汉和帝秘密逮捕了窦宪,并收回了窦宪的大将军印,与此同时,为了安抚窦宪,汉和帝封窦宪为冠军侯,对,就是当年汉武帝封霍去病的那个冠军侯。当窦宪等一众兄弟回到封地之后,汉和帝便又下令让其自杀。窦宪自知大势已去,自杀而亡。”



  西汉有霍去病,他因军功,被封冠军侯。



  东汉有窦宪,也因军功,被封冠军侯。



  但两人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



  人生,真是谁也意料不到啊。



  只是。



  就在大家感慨的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窦宪出了问题,那班固可能也会出问题。



  是的。



  正是如此。



  陈凡点头:“班固因为此前投附于窦宪,这个时候也因窦宪谋反一事受到了牵连,虽然他并没有参加。狱中官员与班固有仇,在狱中将班固杀死,年六十一岁。汉和帝得知班固已死,下诏谴责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



  这便是班固的一生。



  他以史官的身份,见证了东汉的崛起。



  但也因东汉朝廷的政治斗争,最终也丢了性命。



  “同学们,这节课就此这里,我们下一期再见。”



  ……



  “陈凡老师,这节课讲得太好了。”



  “我还以为东汉没有什么看点呢,没想到,竟然如此的精彩。”



  “是啊,那个史官班固,25年写就汉书,深为佩服。可惜,此前很多的朝代都不怎么重视史官,所以让这一些史官就此埋没。与之同时,他们写的史书很多都失传了。”



  东方卫视。



  朱台长以及一众节目部工作人员兴奋不已。



  百家讲坛第一堂课,可谓是一炮而火。



  看看收视就知道。



  这会儿,东方卫视《百家讲坛》的收视,已经破了14个点。



  当然。



  收视只是一方面。



  百家讲坛第一期,不只收视创造了一个记录,而且还赢得了一口好口碑。



  “百家争鸣,百家讲坛。”



  “陈凡老师百家讲坛第一人,带您一起欣赏东汉之辉煌。”



  “西汉有霍去病,东汉有窦宪。”



  “封狼居胥vs燕然勒石。”



  “陈凡老师借班固之笔,书写2000年东汉国史。”



  不得不说。



  今天这一期看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窦宪,班固,汉书,百家争鸣,燕然勒石,北匈奴……



  其中每一个看点,都让人止不住的沸腾起来。



  不过。



  更为让众人沸腾的,还是陈凡在百家讲坛提到了的个观点,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兄弟们,我们来聊一聊,匈牙利人到底是不是匈奴人的后裔?”



  “这个,不太清楚啊。好像史书上记载,北匈奴在被汉朝打败之后,他们便往西逃了。至于往西逃到了哪里,不太清楚。”



  “往西逃,很有可能逃到欧洲啊。”



  “我也认为。就像大月氏一样,大月氏之前也是在西域混不下去了,然后就往西逃。然后,慢慢的又南下,建立了庞大的贵霜帝国。北匈奴的战斗力打我们汉朝自然已经不可能,但他们的战斗力打起当时的欧洲国家来说,那不得分分钟建立一个国家啊。”



  “我靠,这么一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不过。



  这样只是猜测。



  要证明必需要有一系列的证据,史料。



  不过。



  不需要担心。



  《百家讲坛》实在是太火太火了,陈凡的这一个观点一下子也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



  在这其中,有一些历史类学者,教授。



  同样,还有一系列欧洲那边的人群,学者。



  ……



  很快。



  不少欧洲那边的学者便开始与陈凡的观点进行互动起来了。



  “陈凡老师的观点非常有意思,我觉得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一下。”



  “嗯,匈牙利在欧洲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以前我们一直觉得奇怪,不过,现在我们好像有突破口了。”



  “那么,开始吧。”



  不少欧洲那边的史学家一下子好像打了鸡血。



  他们纷纷开始寻找一系列的证据进行支撑。



  首先。



  匈牙利人与欧洲人,他们的人种就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与欧州很多人其实是很不一样的。



  是不是很奇怪。



  都是在欧洲,为什么人种会这么不同?



  其次。



  从匈牙利的历史来看,匈牙利人并不是本土所在的土著,他们是外来民族。



  这是他们的史书记载的。



  不过欧州那边的史书记载比之中国这一边更不详细了,此前他们也是头晕。



  但现在。



  他们感觉,匈牙利的祖先应该是从亚洲那边迁徙过来的。



  也正因为迁徙的原因。



  所以从语言上来看,匈牙利与欧洲一系列的语言也完全不一样。



  是的。



  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虽然他们并不一样,但他们其实有很多相同的。



  本质上来说,他们在最早的时候是同一个语种。



  但这一些语种,与匈牙利语却完全不同。



  这么一看,你就会发现,匈牙利与欧洲有些格格不入。



  此外。



  姓名也一样。



  欧州大部分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



  但匈牙利人不一样。



  匈牙利人与汉民族一样,姓在前,名在后。



  不只是姓名。



  包括地址也是一样。



  他们写地址,也是先从城市,再到街道,然后是自己的家,这和亚洲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



  可在欧洲,没有人会这样写。



  在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



  匈牙利语与突厥语存在着800多个单词字义上是一样的。



  至于你问,突厥又不是匈奴。



  事实上匈奴并不是一个民族,他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突厥就是匈奴里面的一支。



  第三,从文化来看。



  匈牙利的文化与欧洲也很不一样。



  相反,与中国倒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比如他们的饮食,他们在饮食这一块也有不少与中国是一样的。



  他们那里有一个非常知名的菜,叫做土豆烧牛肉。



  呵呵,不知道的你还以为是来到了中国。



  此外。



  他们还有一个民族乐器,唢呐。



  你没有看错,就是唢呐。



  唢呐也是匈牙利的民族乐器。



  是不是很神奇?



  如果将这一些全部加起来的话。



  可能。



  暂时还是不能证明匈牙利人就是匈奴人的后裔,但至少,你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怀疑了。



  ……



  “陈凡老师,陈凡老师。”



  “朱台长,什么情况?”



  “跟我走。”



  “去哪。”



  “北蒙。”



  “北蒙?”



  百家讲坛的影响力实在是有一些大。



  大到。



  这不仅让整个媒体都是议论纷纷。



  与之同时,北蒙那边却是发现了一个重料。



  “去北蒙做什么?”



  “您之前说的燕然勒石的证据,可能要找到了。”



  “啊……”



  陈凡一愣。



  他还准备着开讲第二期百家讲坛呢,没想到就来了一个炸。



  要知道。



  虽然陈凡讲了不少历史,但也不是所有的历史都能找到证据。



  比如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到现在为止,陈凡也不知道狼居胥山在哪里。



  至于燕然勒石的燕然山,于狼居胥山一样,也不知道在哪。



  不是这个地方不存在,而是几千年过去,地名,山名,早与原来完全不同。



  2000多年之后再去当时窦宪的证据,那就太难太难了。



  就算是有证据,很有可能也消失于时间的长河当中。



  “我去,朱台长,你说的是真的?”



  “我还能骗你不成,北蒙大学那边负责人给我打了电话。”



  “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去。”



  “哈哈哈,激动吧,陈凡老师,我也十分的激动。走,我们边走边说……”



  东方卫视这一边的动作,自然也被一众看客注意到了。



  好吧。



  不注意到也不行。



  为了增加这一次事件的影响力,东方卫视直接就来了一个全程直播。



  “我靠,陈凡老师准备去哪?”



  “好像去北蒙。”



  “北蒙?”



  看着东方卫视电视台,陈凡与一众工作人员前往北蒙,不少观众无比的意外。



  “听说,北蒙那边有两个牧民在蒙古高原的杭爱山上,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他们不知道这个石刻是什么意思,于是就上报给了北蒙大学历史系。但北蒙大学历史系倒是认识这里面的字,但却不知道石刻里面记载的内容是真是假。直到,当陈凡老师在百家讲坛说到窦宪【燕然勒石】之后,北蒙大学就打电话邀请陈凡老师前往那里进行辩识……”



  此时。



  画面当中,镜头对准着陈凡。



  “朱台长,这个石刻是在哪发现的?”



  “在北蒙的杭爱山那边,不过,现在北蒙已经不属于我们国家。”



  “嗯。”



  陈凡点头。



  不过当时的北蒙与南蒙都属于中华。



  “从窦宪北去三千里来看,确实符合燕然勒石这一个地点。”



  2000多年过去,那里早已经不叫燕然山了。



  所以。



  很多人也不知道燕然山在哪。



  “陈凡老师,您知道窦宪燕然勒石写的内容吗?”



  “按史书上记载,燕然勒石是窦宪请班固所写,题目应该叫做《封燕然山铭》,所写的内容应该是记录当时窦宪北击匈奴的情景。”



  不过整个铭文陈凡不记得了。



  陈凡只记得这里面最后一句诗。



  说着。



  陈凡不自觉便念了起来:“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意思也很简单。



  他说的是:威武王师,征伐四方。剿减凶残,统一海外。万里迢迢,天涯海角,封祭神山,建造丰碑。广扬帝事,振奋万代。



  这便是史学家班固所写。



  ……



  次日。



  在陈凡办完一切手续之后,陈凡与朱台长等一众东方电视台工作人员,还有几位国内这一边的史学大家,前往了北蒙。



  此时。



  北蒙大学历史系,以及北蒙那边的学者,负责人,也在杭爱山等候着众人。



  “陈凡老师,您好,您好,我是北蒙大学历史系讲师,也是这一次的负责人,我的中文名字叫做卢爱明。”



  “爱明老师,您的中文说得真好。”



  “北蒙与中华渊远流长,不只是我,我们这里也有很多人会说中文。”



  一翻客套,卢爱明带着陈凡等人来到石刻所在地点。



  并且。



  卢爱明还向陈凡介绍着当时的情况。



  “当时发现这一块石刻的时候上头并不是很重视,好在我发现图片里的字迹,所以才向上头请示。结果,在我看到您在百家讲坛的节目时,我才明白,这一块石刻上面的内容。”



  一众观众,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镜头。



  此时。



  镜头拉长,横扫到了整个的杭爱山。



  这里处于蒙古高原。



  2000多年之前,大汉曾经带领着一众部队北征匈奴。



  “看,就是那一块石刻。”



  众人纷纷上前。



  只看到前面一个小山坡上,显现着一块摩崖石刻。



  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看情况,这一块摩崖石刻,前期得到了北蒙大学这一边的保护与清理,字迹采用的是以隶书的方式刻之。



  陈凡有些激动,登上了脚手架。



  这会儿,镜头已经对准了这一块石刻。



  字首正是陈凡之前写说的:“封燕然山多铭”。



  “我的天。”



  “真是封燕然山铭。”



  “啊啊啊……”



  电视机前一众看客激动的叫了起来。



  陈凡忍着激动,读起了《封燕然山铭》的内容: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读完。



  陈凡又进行翻译了一遍:于是登高阙,下鸡鹿,经荒野,过沙漠,斩杀“温禺鞮王”,用其血涂鼓行祭;用“尸逐骨都侯”的血来涂刀剑之刃。然后四方将校横行,流星闪电,万里寂静,野无遗寇。于是统一区宇,举旗凯旋,查考古传图籍,遍观当地山河。终于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燕然山。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稳固后代,拓宽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此所渭一次劳神而长期安逸,暂时费事而永久安宁。于是封山刻石,铭记至德。



  冒顿就是匈奴单于,他首次统一了北方,建立匈奴帝国。



  所以封燕然山才有写,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最后的辞曰,正是此前陈凡在路途当中所念的诗句。



  而在这一刻。



  东方电视台收视,彻底炸了。

 

(http://www.ccfang.cc/novel/VKp84bG8pn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