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道3000年 > 026、内卷

026、内卷

026、内卷

从地铁上来就能看到不远处江北大学的校园了。

不过,姜洋不着急过去。

还不如留点新鲜感呢,更何况一会儿上山了,就能居高临下看个够。

从地铁站到山脚下还有三四里地,姜洋就从地铁口旁租了辆自行车,慢慢骑着往山脚下赶来。

走了几百米,路上骑车的人渐渐多起来。

很多人的车子上都挂着塑料桶子。

看那样子是上山打水的。

这大黑山上有几处泉眼,很多退休老人就把打水当营生了。

骑到山脚下,姜洋忍不住想破口大骂。

你道怎地?

这山脚下通往山上竟然修了一条通天大道!

这条大道能并排走两辆小汽车,看起来规整有气派。

骑自行车的人蹬着车子就能直达山顶。

以前不是这样的。

山下的这条马路都是石子儿铺的。

到了山脚下顺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向山上爬去。

拨开树丛、躲避乱石。

吭哧瘪肚爬到山顶终于云开雾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可你开着车子直达山顶算怎么回事?

欣赏风景的人在乎多走这点路吗?

怕走路的人真的会欣赏风景吗?

再说,这大黑山海拔还不到1000米。

修一条路上去根本就不值当啊。

也就江北这种二线尾、三线头的中等城市爱干这种事。

像燕京、魔都这样的大城市反而不敢这么大刀阔斧。

所以,更容易留下些老古早。

大黑山这座不起眼的山,姜洋3000年前就来过了。

曾在山顶跟范蠡一起研究西施卧底的事儿。

在这3000年里,这座山基本没太大变化。

顶多树少了,野兽少了。

哪成想就这么一二十年的功夫,一条大路直通山顶,整个全变了。

妈蛋……

姜洋站在山根儿下想破口大骂又觉得有辱斯文。

草,草你母亲的!

凭姜洋的体力,他可以蹬着自行车直达山顶。

可那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欣赏远近的风景。

大马路比羊肠小道并没有舒服多少。

羊肠小道到处都有遮挡,并不会在太阳底下暴晒。

这大马路上只能干捱。

好在姜洋只走一半。

这大黑山有一庙一道观。

庙叫朝阳寺,在山顶,常年香火旺盛。

道观叫回龙观,在半山腰,平时乏人问津。

姜洋推着自行车顺着公路旁的小路向山腰走去。

走了二三十分钟就看到一座背靠崖壁的道观了。

姜洋就把自行车放在台阶下,走了上去。

这道观很小,就相当于普通人家一个三进的院子。

这会儿一个游人也没有。

香堂台阶下坐着个蓬头垢面、斜披着道袍的大妈。

一看就是村子里请来的群众演员。

正坐在台阶上吃供果。

姜洋不由得怒骂:“尼玛!也不怕噎着。”

大妈张开缺牙漏风的嘴嘿嘿傻笑。

“了云师傅呢?”

“后边呢。”

姜洋往后院走来。

一个小道童抱着跟他一边高的扫把扫地。

“你了云师傅呢?”

姜洋问。

“那不是吗?”

小道童指一下。

姜洋一看不远的大石头上蹲着个瘦削的老人。

一搭眼看上去,就像一只猴儿蹲在那里。

这老家伙,怎么跟50年前相比没多大变化啊。

姜洋轻手轻脚走过去。

刚想打招呼,了云突然转过脸来。

“嗯,伯仁前辈你来了?”

姜洋吃了一惊,50年对于这小老头儿来说似乎就是打了个盹儿的时间。

026、内卷

“小云子你日子算的真准啊。”

“呵呵,刚好50年了嘛。”

了云比范哲大两岁。

当年,还是名大学生,学的地质专业。

那些年,整个社会就像某网站一样,动不动搞点有奖竞猜之类活动。

猜不中的不是被四零四了就是被屏蔽了。

姜洋休眠前十年,了云也赶上了一波。

扑到尘土里,就有些疯癫了。

姜洋就把他带到山上。

当时,这道观里的老道是浮云道长。

浮云道长一看这伙计,不禁喜上眉梢。

“好啊!是个有缘人!”

就把了云留下来。

眼下,了云自己也熬成道长了。

50年前,姜洋休眠时,只有两个人知道。

一个是范哲,另一个就是这了云道长。

这么多年过去,范哲已经明显衰老。

这了云道长看起来却只是更瘦了些,头发更白些。

可他年轻时就是个少白头,满头斑驳的白发,全白了反而更精神。

“看啥呢,道长?”

了云眯缝起眼睛:“当然是看云了。”

浮云、了云,名字里都带云。

他们师徒也都对云兴趣浓厚。

宣称看云识气运。

“这会儿看出什么了?”

“内卷,内卷严重啊。”

“老东西,这么多年过去,你还皮里阳秋的,不吸取教训。”

“啥?我没说经济,我说的是云,天上的云。”

“云卷云舒那不是大自然的法则吗?有什么奇怪的?还内卷严重。”

“嘿嘿,云卷云舒也有它惯常的规律,事出反常必有妖。”

“哦,大概有什么妖呢?”

“恐有邪祟降临了……”

姜洋心头一跳。

“呵呵,什么邪祟?”

“就是你以前跟师父谈论过的那种。”

在过往的3000年里,姜洋至少听说过10次邪祟降临。

但亲眼所见的就只有400年前王恭厂那次。

可这玩意,只要你见过一次,其它的恐怕就跑不了了。

“呵呵,那你看看,邪祟大概会出现在哪个方向?”

“这个嘛,贫道道行尚浅,并不能看出来。”

“嗯,我给你指点一下吧,应该在东部一带。”

了云像猴子一样,手搭凉棚往远处看了看,面露惊喜之色。

“前辈说得有道理啊……”

姜洋跟了云东拉西扯一会儿,突然想起地铁上碰到的事情了。

就忍不住把经过跟他说了一遍。

了云兴奋不已:“好啊!前辈还是那么快意恩仇!干的好!”

“啥?那家伙眼珠子都掉出来了。”

“那又怎么样?”

“可他罪不至此啊,他只是嘴贱,顶多算小恶。”

“大恶小恶岂有我们来评定。”

“啥意思?你的意思他还罪有应得啊?”

“那倒不一定。但这事真的跟你无关。这个结果并不是你的本意,只是他命该如此。”

姜洋想了想,点点头:“有些道理,给予他怎样的惩罚,并不是由我决定的。”

“嗯,这就对了嘛。下次继续!”

“唉,再说吧……”

姜洋来找了云,除了是探望老友,还想看看了云这里有没有搜集到最近这50年来的,更多的考古挖掘的资料。

“走!到我屋子里!”

了然领着姜洋来到他屋子里。

从床下拖出两个大箱子。

这家伙,他搜集的资料比范哲还多。

“你不是让我找啥碑吗?你看,这都是,这也是。”

“我去,这不墓碑吗?”

“不够方是吧?对了,我想起来,你还要尖一点的,这种墓碑很难找啊,这不是咱华夏的传统……”

“哎,这块儿才是方尖碑!”

“你拿倒了吧?再说那是一块儿宝石……”

这了然道人有时候智识过人,有时候又铁憨憨的。

你让他找方尖碑,他用50年的时间给你找墓碑。

 

(http://www.ccfang.cc/novel/Y27RA9eT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