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 杨伯丑

杨伯丑


 杨伯丑是冯翊武乡人。</br></br>  喜好研究《易经》,隐居在华山。</br></br>  隋帝开皇初年,帝访察隐居的贤人,听说杨伯丑懂道术,就把他请到京城。杨伯丑看见王公大臣们从不行礼,他认为人就是人,没有什么贵贱之分(这么自由的思想理论好像是现代才有吧?仙人早了几千年啊),所以对谁都是一样的称谓,人们也不能了解(他思想的深远)。</br></br>  皇帝赏给杨伯丑一件华丽的衣服,他举到金殿外面的百官议事厅里就脱下扔掉了。</br></br>  杨伯丑经常披散着头发疯疯癫癫在街市上逛,满身污垢也从不洗澡。</br></br>  他还摆了个卦摊,他的卦非常灵。</br></br>  有人丢了马,来找伯丑算卦,伯丑刚被太子召见,在路上看见了丢马的人,立刻给他算了一卦说:“你可以先去西街东墙南边的第家店铺里,给我买鱼吃。(神仙的指引)”</br></br>  丢马的人按他的话去了那店里,果然有人牵着他丢的马进了店,被他当场抓住。何妥曾和他谈论《易经》,他听了之后嘲笑地说:“你读的不都是郑玄和王弼的那一套理论吗?”</br></br>  于是就用自己的独到见解讲解辨答《易经》的疑难,谈得十分玄妙深刻,论点和过去的大学者大不相同。</br></br>  一些道学家认为伯丑真正得到了道学神奥玄妙的真谛,就问他在哪里学的,杨伯丑说:“我在太华山下的金天洞蒙受伏羲皇帝教我《易经》,还有天地为一的‘玄同’大道理,这些深奥的道理,和你们这些世俗的学者们是谈不明白的,你们也不可能理解神仙的道义。”</br></br>  几年后,杨伯丑又回了华山,后世的代代人都曾有见过他的。</br></br>  「原」杨伯丑,冯翊武乡人。好读《易》,隐于华山。隋开皇初,帝搜访逸隐,闻其有道,徵至京师。见公卿不为礼,人无贵贱,皆汝之,人不能测。帝赐衣,着至朝堂,舍之而去。常被发徉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亦开肆卖卜,卦无不。有人失马,诣伯丑卜之,伯丑方为太子所召,在途遇之,立为作卦,曰:“可于西市东壁南第店,为我买鱼作鲙。”如其言,诣所指店,果有人牵所失马而至,遂擒之。何妥尝与论《易》,闻妥之言,笑曰:“何用郑玄、王弼之言乎?”于是别(别原作测,据明钞本改)理辨答,思理玄妙,大异先儒之旨。论者谓其有玄,因问其所学,曰:“太华之下,金天洞,我曾受羲皇所教之《易》,与大道‘玄同’,理穷众妙,岂可与世儒常谈,而测神仙之旨乎?”数年复归华山上,后世世有人见之。(出《仙传拾遗》)</br></br>  

(http://www.ccfang.cc/novel/Y59NX4SEQ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