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一百八十五 孙策之死无可更改

一百八十五 孙策之死无可更改


 许贡的计策毒辣之处在于,它是个阳谋。


 无法破解的阳谋!


 若上表成功,就会给朝廷――也就是程远志一个召孙策入许都理由。


 无论许都安全与否,孙策都必然不会奉召前往许都。


 若不前往许都,对于孙策来说,就等同于与大汉朝廷公开决裂。


 时至今日,大汉朝廷威信仍在,孙策一旦明面上与朝廷决裂,外部先不说,江东境内就立即会有军阀奉皇命而起,反抗孙策。


 如此,已经被孙策统一的江东,就将重新陷入分裂和战乱的境地。许贡也就可以从中得利。


 而这,才是孙策截获此表后怒火中烧怒的原因。


 吴郡,孙策府邸。


 许贡施施然前来,孙策置酒席招待。


 席间,孙策停杯,面色如常说道:“我有一事踌躇不定,想请阁下为我一决。”


 许贡不知是诈,遂问道:“不知将军所虑何事?”


 孙策道:“若此刻朝廷召我还京,不知我是该去?还是留下?”


 许贡闻言一惊,已知事败,当场吓得心跳如擂鼓,讷讷不能言。


 孙策冷声道:“我欲借你一物一用,如何?”


 许贡战战兢兢道:“何…何物?”


 “你项上人头!”孙策拍案而起,拔剑相向,厉声喝道:


 “许贡!往你安敢行此小人之举!”


 说罢,也不等许贡辩驳,当胸一剑刺入。


 少时,许贡倒地气绝身亡。


 翌日,孙策召集江东文武,当众宣称,厉兵秣马,来年春天杀过长江,先灭袁术、再破许昌,清贼于君侧、还帝于洛阳!


 随后,命周瑜为水师都督,粮草器械船只全力供应,让其安心训练水师,为来年北伐做准备。


 ……


 许贡死后,家属皆逃散无踪。有门客三人皆为义士,欲为许贡报仇,时时跟踪于孙策之后,奈何孙策总不出城,苦于寻不到下手机会。


 建安五年初,孙策引军会猎于丹徒西山,自草丛中赶出一大鹿,膘肥体壮。


 孙策见猎心喜,独自纵马追逐上山而去。


 追至树林之内,见有三人持间带弓藏于林内。孙策心疑,勒马问道:


 “你们是何人?”


 三人齐声回道:“取你性命之人。”


 话音刚落,举弓便射。


 孙策大惊,滚落马下躲避,却有一箭躲避不及,正中面颊。


 孙策硬生生拔出面上之箭,含怒奋力甩出,射穿其中一人咽喉。


 另二人见孙策中箭后反而更勇猛,弃弓举枪向孙策一顿乱刺,同时大叫道:


 “好叫你死的明白,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


 孙策拔剑挡之,奈何血流满面,视线不畅,只好且拒且走。


 二人拼死追逐。孙策身中数枪,浑身带伤。万分危急之时,部将程普引兵赶到。


 孙策回身指二人大叫:“杀贼!“


 程普引兵齐上,将二人砍为肉泥。回看孙策时,见他血流满面,伤势极重。程普割开衣抱,裹住其伤处,救回吴郡寻医治伤。


 医官清除创口,包扎敷药后,禀道:“外伤易合,箭创难愈。因其上有毒,唯有静养百日,方能无大碍。切记不可动怒,以防怒气冲激。”


 孙策性疾如火,眼见既定过江开战日子将近,恨不得即日便愈。


 耐着性子,将养到二十余日,刚能下地行走,便要强登城,面北而望。心下暗暗想道:“待我扫平袁术,兵临许昌,看尔还敢小瞧于我!”


 沉思间,忽见城下人群骚动,诸将互相耳语,纷纷下楼。


 问过左右方知乃是道士于吉。


 孙策起身凭栏观看,见一鹤发童颜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俱伏道而拜。


 孙策大怒,命左右将妖人擒来。


 左右皆不敢去。


 孙策愈发恼怒,喝令左右速速将于吉擒来,违令者斩!


 左右不得已,只得下楼,拥于吉至楼上。


 见兵士用拥而不是捆,孙策更怒。叱道:“狂道怎敢煽惑人心!”


 其是于吉心下虽慌,却不至于惊,从容辩道:“贫道乃得道仙人,游方天下治人疾病,普救万民,从未曾取人毫厘之物,何曾煽惑人心?”


 孙策再叱道:“汝分毫不取,又不事农桑,衣服饮食,从何而来?莫非从天降之不成?分明与黄巾妖道张角类同,今若不诛,必为后患!”


 言罢,命左右将于吉斩之。


 却见左右无一人敢上前。


 孙策怒极反笑,亲自执剑,迫近于吉身前。


 众文武一不敢阻拦,二不敢言语,均屏住呼吸,心惊胆颤。


 于吉见孙策脸上带血,面容凶煞至极,心中恐惧,双股战战,跪下求饶。


 孙策停住手,讽刺道:“你既自诩为仙道,何惧死亡?又何故跪我?”


 说罢,狠狠一剑捅穿于吉。


 而后,孙策命武士将于吉人头斩下,悬挂于城门示众,以正江东迷信妖妄之气。


 事未办妥,孙策忽觉脸上热乎乎一片,遂大叫一声,仰天栽倒,昏绝于地。


 ,


 众文武大惊,将孙策扶回府邸,急叫医官来救。


 医官回天乏术,叹气摇头。


 众家眷闻言,俱是小声哀啜。


 少顷,孙策幽幽醒转,叹道:“我天命已至,勿要再为难医官,且唤权弟过来。”


 遂召张昭等人及孙权至卧榻前,殷殷嘱付后事,言尽,瞑目而逝。


 孙策身死的消息传至寿春,袁术大喜,遂聚众文武商议相图江左。


 消息传至许都,天下皆惊,都叹孙策与虽命短,倒也轰轰烈烈,不枉此生。


 消息传至邺城,河北众文武均是心有戚戚,大感意外,同时又为屈死于孙策刀下的众名士感到不值。


 唯有程远志与郭嘉,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程远志是熟知历史,郭嘉是早已从孙策性格中预测到这个结果。


 历史早已无数次验证了,性格决定命运。


 与孙策性格类似的如项籍(项羽,名籍,字羽)、吕布等,皆英年早逝,且不得好死。


 按照孙策的性格,让他喜欢上一个人可能会很难,但若是让他恨上一个人那就太简单了。


 比如说你比他优秀,或是抢了他的风头,都会成为他暴起的缘由。


 正如那句话所说:我杀你,与你无关。


 一如孙策杀于吉,与于吉无关。


 他与于吉无仇无怨,恰恰相反,于吉还曾间接救过他的性命,另外还救过无数江东百姓。


 孙策杀的不是于吉,而是百姓尊于吉而不拜他的行为。


 随便将于吉换成谁,他都会杀。  

(http://www.ccfang.cc/novel/ZY18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