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四十一章 怼人

四十一章 怼人


 北邙山,望河台,


 程远志顺着袁术的目光,掠过近处的鸟语花红,直直望向远处。


 那里,北邙群岭连绵不绝,静默横兀在东西之间,山脚下,滚滚黄河自西而来,奔腾向东,将大地分为南北。


 抬头,碧空如洗,白云点缀。


 一只苍鹰从高空上俯冲下来,掠过山丘,闪耀着寒光的利爪抓起一只长耳灰兔,迅捷的没入山岭之后。


 看到这一幕的两人各有所思。


 这锦绣山河……不知我(术)何时可以功成名就,如天上的苍鹰一般,威严地俯视大地,被世人仰视……


 袁术感慨道:“术遍观古今英雄,成大事者,皆惊才艳艳,当为一时人杰,贤弟以为然否?”


 程远志立即接过话头,“譬如昔日秦之亭长刘邦……灭西楚霸王项羽,新之放牛娃刘秀……胜人中完人王莽……”


 袁术被噎得翻了个白眼:“那便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人谋,若时不在我,纵是惊才艳艳也要饮恨。”


 怼人,我可是认真的......程远志点头:“不错,三分天注定,七分靠人谋,剩下九十分要看运气。”


 “竖子,可恶……”


 袁术狠狠瞪了他一眼,拂袖而去。


 聊天不欢而散。


 ……


 不几日,张扬独自前往上党就任。


 程远志在洛阳暂居下来,一边收集臂力高强的神射手,一边养名。


 在这个时代名气很好养,只要你多少有点才干,人又在京都洛阳,时不时刷个存在感,名气自然有人口口相传,蹭蹭蹭就上去了。


 存在感怎么刷?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怼人!


 转眼到了七月。


 在将每一个见过的名士都怼了一遍之后,程远志名气如愿传播开来,整个洛阳城,基本上有头有脸的,都知道有“云梦居士袁射”这号人。


 但他却融不进名士们的圈子。


 大家私底下都叫他“云梦狂士”。


 士人经过党锢之祸后,显得格外抱团,谨慎,且排外。


 程远志一没有华美的文章留世,二没有特点鲜明的治世主张,三又怼的是名士们。


 如此就显得与名士们格格不入。


 他们脑子秀逗了才会接纳程远志。


 好在,经过袁术这条线,程远志在何进跟前刷了个脸熟,时不时的,会被召去询问时政,策论。


 虽说程远志的计策何进听了就忘,从未采纳过,但传出去的名声却是“礼贤下士”、“胸怀宽广”。


 这两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何进志大才疏,除了有点胸襟,其他都是渣。


 偏偏何进听了很高兴,更加频繁的召见袁绍陈琳袁射等人。


 不过自从那一日北邙山抬杠之后,袁术再也不与程远志单独相处了。


 对此程远志也很无奈。


 他很想融入名士的圈子,顺便勾搭两个大贤回去,为黑山军效力。


 可融入名士圈子谈何容易?


 首先第一条就是要傲,傲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


 纵然是皇帝,我也敢肆意评述、质疑,哪怕因此丧命,也在所不惜。


 第二条要会怼人,要敢于怼人。


 所怼之人咖位越高,就会越出名。


 这年头,名士如果不会怼人,不把人怼到胃出血,那就是懦弱,没气节的表现。


 譬如因怼曹操而被杀的四位名士,陈宫,祢衡、孔融、杨修,譬如因怼孙权而丧命的关羽。


 虽然他们的下场不太好,但在后世千年间,名气一直很炸裂,好评如潮。


 更是每个朝代名士们的楷模。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怼人的名士下场都很惨,也有好下场的。


 譬如怼的魏文帝英年早逝的曹植。一首七步诗,怼的曹丕左右为难,杀也不是,放也不是。


 杀则会留下恶名,放了的话心里又好气――外人根本不知道,碰到一个能杀自己亲兄弟的机会有多难!


 再譬如怼的王朗吐血而死的诸葛亮……要知道王朗当时的咖位那可是大的离谱,竟硬生生被诸葛亮怼死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怼何进之曹操、怼董卓之丁原,袁绍;怼曹操之陈琳…


 考虑到这点,程远志就先拿袁术练练手了。


 可没想到这厮就被怼了一次,居然怂了。


 这就让程远志觉得没劲。


 此时已是中平二年七月(185年),叛军首领北宫伯玉已死,韩遂边章掌控了西凉军大权,皇甫嵩因讨伐叛军无功,被免职召回。


 朝廷再次选将出兵,征讨西凉。


 七月十五日,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董卓、周慎为从,合步骑十二万,屯驻美阳,以据韩遂。


 出发之前,袁术私会袁滂,想让程远志以随军参赞的身份同往。


 私下里怼归怼,大事上袁术还是很为朋友着想的。


 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袁术已经把有共同利益的程远志当成了自己人。


 对自己身上被打上“袁术”的标签,程远志持无所谓的态度。


 袁术虽说志大才疏了点,对待朋友还是很不错的。


 大家族的子弟,豪爽大气都是基本素养。


 袁术如此,袁绍也是如此。


 但没想到,这个要求被袁滂拒绝了。


 对于这个结果,程远志并不觉得惊讶。


 普通人想要改变历史,着实太难了,哪怕身为穿越者,也不容易做到。


 君不见王莽之前车之鉴。


 袁滂出于陈郡袁氏,十年前就已经当上大汉司徒之职,其家世底蕴,丝毫不比汝南袁氏差。


 完全有拒绝袁术这个后辈无理要求的底气。


 为此,袁术整日里都黑着脸,耿耿于怀,左一个“老匹夫”,右一个“不死老贼”,大骂袁滂。


 十一月。


 如原历史一样,夜有天外流星,拖着十数丈的火光坠入韩遂营中,驴马尽鸣,部众皆惊,军无战心。


 韩遂边章只好率军撤往金城。


 董卓闻讯追击,先小胜后大败,西北局势僵持下来。


 凉州这一场叛乱,至此已经持续将近一年,看情形,还将持续下去。


 自黄巾之乱后,兵事连年,致使国库见底,刘宏不得不加以重税、征召劳力以应战事。


 百姓生存愈发艰难,天下怨念沸腾。


 朝廷统治的根基愈发薄弱了。


 多事的乙丑年转眼过去了,时间来到中平三年(186年)。


 程远志在正月初三,带着八百名臂力超群的神投手赶往上党郡治所,组建飞矛军。


 这是他精心准备的,对付草原胡人骑兵的利器。


 骑兵通常都有轻甲。又很灵活,弓箭较轻,难以破甲,对其杀伤力有限。


 而长矛军就不一样了。


 用来投掷的长矛,重约二十斤,经过神投手们大力投射,五十步内别说穿透轻甲,光是砸都能砸死人。


 这些射手们只要稍加练习,投掷出去的长矛,基本上可以指哪打哪。


 上党郡治所在长子城、人口二十万,下辖十三县。


 和大汉大多数北郡一样,长子城高地险,百姓贫穷,民风彪悍。


 张扬已到此地半年,堪堪组建出三万人马,骑兵只有三千。


 就已经掏空了整个上党郡。


 若不是程远志在洛阳频繁送钱过来,上党会成为大汉第一个因为组建军队而破产的郡。


 穷兵黩武的后果就是,欠了袁术十几万两银子。


 要还的那种!


 程远志迎着晚冬冷冽的北风,策马率众,往上党缓缓而行。


 盘衡许久,在内斗小能手和外战达人之间,他暂时选了后者。


 这次来上党,就是要拿鲜卑和羌胡练兵……开刀。


 至于实力最雄厚的南匈奴,晚一点再说。


 虽说这些胡人都归顺了大汉,名义上是大汉的臣民。


 但挑起一场战争需要理由吗?


 程远志要把并州这块坐拥五大盆地的粮仓,牢牢掌握在手中。


 如此。才能实行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计划的关键点,就在留在蛮族的那一千斤粮食上――都是这个时代搞不到的好东西,花生玉米,土豆红薯。


 长子城不大,道路很宽,很直,房屋之间也隔得很远,城中可跑马,街上能行车。


 街道宽度大概就相当于后世的双向八车道。


 穷城富路是各个大汉北方城市的标配,


 城池不大,道路巨宽。


 这方便车辆与马驴牛羊等畜牲通行,因为人少,需要的住宅少,所以道路可以适当修的很宽。


 平时操练兵马,都不需要出城,往街道上一拉就行了。  

(http://www.ccfang.cc/novel/ZY18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