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的电影年代 > 第297章 华语电影导演第一人

第297章 华语电影导演第一人

第297章华语电影导演第一人

在中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某人抨击你和你的作品,一定会扯上别人都怎么怎么滴。

尤其是扯上外国人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这也不是最近几十年的现象,自从1840年所谓的天朝上国自信被击碎之后,就成了这样了。

往前翻几百年,你说一个人家外国人怎么看,估计大家伙都懒得搭理你。

外国蛮夷怎么看关我鸟事?我用得着他高看一眼吗?

本质上,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总有人说,中国人的文化创新离不开吃老本,啃名着,不去拥抱现代科技和美学。

等章昊开始拍摄属于自己未来科幻片了,这些人又说章昊认不清自己,你是什么角色?

科幻科学文化那都是老外才能玩的东西,你能玩得明白吗?你看人家外国人都不承认你。

对于这种现象,章昊在央视《面对面》采访中就表达得很清楚了。

不自信就恰恰体现这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等一连串怪异的讨论中。

创作者连创作都需要分析举证,不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这才是真的自卑,真的文化不自信。

当然,如今章昊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做到他如今这个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电影文化的门面。早几年,这个门面是国师。

但现在,华语电影圈还能走向世界的,也就章昊一个而已,其他都在国内打转。

对于这样的文化人才,只要不犯错误,上面是给予一定的保护的。

从《误杀》开始,一部接一部电影,包括章昊执导的两部蝙蝠侠电影。

最搞的环节就是《复仇者联盟2》放一半,转头就放了《黑暗骑士》,表示《复仇者联盟2》是章昊的手下败将。

除了少数南方系媒体和公知们,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就参与到这场维护章昊国际声望的大战中去。

这在以前是很难看到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因为以前没有华语电影人在电影文化领域做出如此高的成绩。

可能有人说国师或者陈鸽子在国际上拿奖无数,不比章昊拍商业片贡献大多了?

但别忘记了,两位导演的片子是在专业艺术领域。

如果能在艺术片领域能拍到头,为什么后来两位导演纷纷转型商业大片?虽然拍的不怎么样。

而且两老头早年间拍的片子,说实话相当于是把家丑拍给外人看,上面能支持才有鬼了。

这个道理放在好莱坞同样适用,提起《肖申克的救赎》,很多中国人都知道,但大部分看都没看过。

但提起《变形金刚》,提起《加勒比海盗》,提起《哈利波特》等等知名的商业大片,很多人不光听说过,还看过。

这些就是最纯粹的商业电影,在奥斯卡上除了技术性奖项,一个艺术奖项都拿不到。

谁也不可能认为约翰尼·德普能凭借杰克·斯派洛这个角色,拿到奥斯卡影帝。

说句不客气的话,奥斯卡一个地区性的奖项,能成为全球电影人最向往的殿堂,还真要感谢《加勒比海盗》这样在全球流行的商业大片。

信不信有朝一日华语商业大片也在全世界流行,华语三金奖项,还有百花奖等电影奖项的含金量立马上升好几个档次。

某位姓毕的名导,虽然拍电影很垃圾,但他说的话没错。

电影艺术是高雅的,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但电影同时又是大众的,大众的就是流行的。

毕竟,谁都知道《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好电影,但如果去院线看,大家还是更喜欢《变形金刚》和《加勒比海盗》。

这个道理放在章昊身上就很合理了,章昊也拍过文艺片,《入殓师》当年拿奖无数,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但真正让章昊具有影响力的,还是高票房的商业大片。

要不然每年奥斯卡都有最佳外语片,都已经八十多年了,诞生了八十多部外语片,能让世界真正记住的外语片和导演有谁?

恐怕,谁都说不上来,估计李安算一个,但人家混好莱坞的,根本不是一个圈子。

章昊的成功,外人很难复制。

就像他拍的科幻片,国内观众就信任,其他人拍的科幻片,就烂成一坨屎一样。

这次《火星救援》不说在全世界,起码在亚洲这块范围内流行是不为过的。

那为什么日韩很东南亚的媒体都快把章昊捧上天,甚至一向自视甚高的韩国媒体都把本世纪亚洲最好的导演送给章昊了。

而自己人却还要无端指责谩骂章昊,不认可他做出的成绩呢?

而且《火星救援》这个片子,和以前那些在国际上拿奖的片子不同,它大格局。

影片很好的展望了中国航天的未来,又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为了帮助航天员马觉民回家,全世界团结一致。

这无疑更是挠到了上面的痒痒处,不支持章昊,难道还要支持BBC这样的无良国际媒体?

章昊和他的电影,在上面看来,就是重新建立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当然,国际舆论的争端无法影响《火星救援》,BBC是英国媒体,但BBC的恶意评论丝毫没影响到《火星救援》在英国的票房。

欧洲首周3779万首周票房,英国市场就贡献了四分一票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电影年代

可以这么说,好莱坞影片在英国上映,差不多也就《火星救援》这个成绩了。

而受到BBC和《纽约时报》大规模恶意差评的次周,《火星救援》欧美市场票房仍然坚挺。

北美次周七天砍下5924万,不敌《X特遣队》,继续位列北美周票房亚军。但两周加起来的成绩,使得《火星救援》北美票房达到1.15亿美元。

章昊凭借蝙蝠侠电影所获得的号召力,在《火星救援》这部影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如果《火星救援》是一部烂片,是绝对不可能连续两周都维持这么高的票房幅度。

而影片一旦达不到院线的预期,就会被强制下档。

除了华纳影业给院线联盟做的公关工作之外,也与院线联盟信任章昊这两个字有关。

如果不信任,估计《火星救援》在北美开画院线都达不到五百家,很快就因为影响力和宣传不够而下画。

除了在北美创造的好成绩,欧洲第二周也拿下4213万的票房。

这里面BBC还帮了点小忙,众所周知,法国人一直看不起英国人的审美,认为英国人就是一个混混,完全不懂艺术。

于是当英国媒体BBC居然大力抨击一部华语科幻电影时,很艺术的法国人就非要看看影片是什么样子的。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居然还很惊喜。

最重要的是,《火星救援》当中的喜剧元素,完美Get到法国人的笑点。于是《火星救援》不出意外,在法国迎来收获的一周,成为欧洲的主要票仓。

加上其他地区次周砍下的875万美元,以及亚洲地区票房的继续累积,使得《火星救援》顺利突破十亿大关,来到10.14亿美元。

当《火星救援》突破十亿美元的那一天,几乎可以说是华语电影圈的狂欢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票房破十亿美元的华语电影,《火星救援》也成为全球第三十一部票房破十亿美元的电影,也是唯一一部十亿票房俱乐部里非好莱坞出品的电影。

种种彪悍的成绩,注定着章昊的辉煌,他耀眼的成就晃得所有人都睁不开眼睛。

除非这时候有人能拿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否则现在章昊就是毫无争议的华语电影导演第一人。

破十亿美元的当天晚上七点,新闻专门用了两分钟时间来报道《火星救援》所作出的成绩。

这个成绩也刺激了股市,天幂影视制作公司没有上市,但是和天幂影视制作公司合作的博纳,光线,还有企鹅影业的股票开始上涨,市值飙升。

不光如此,也因为章昊的成绩,让更多的资本看好电影这块产业。

这可是十亿美元啊,抢银行都没有这么快,章昊和他的合作伙伴直接用邮轮装钱了。

这让其他资本公司羡慕嫉妒得眼红,同时更加疯狂的投入到电影市场中来。

甚至看到章昊在海外的成功,许多资本和电影公司都计划开始海外的发行。

首当其冲的,就是预定在国庆档期上映的《尚海堡垒》,甚至制作公司就已经计划制作续集了。

可以说,在大量利益的刺激下,所有人都红了眼,疯狂,甚至拼命的挤进电影这个行业。

不光是资本,就连从业者,无数心怀梦想的导演,幕后工作者,乃至演员们,流量们都是如此。

章昊的母校北电,给章昊颁发了优秀校友的奖章,章昊也成为北电的骄傲,力压隔壁中戏。

而与之对比的是,今年艺术类院校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想当大导演当大明星的梦做得更多了。

对行业发展而言,这是有利的,毕竟这么多人当中总有一两个具有才华的导演或者明星。

但这种全民娱乐对娱乐业的向往,对出名的向往其实也是一种病态。

审美的畸形,对成名的病态向往,对作品的不用心,都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隐忧。

章昊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是章昊,他有其他人没有的机遇(指外星人)。

但其他人没有,总以为章昊能办到,自己也能办到。章昊能出名,自己长得比他帅,应该也能出名。

殊不知,在章昊每次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做了多少工作,背负巨大投资压力,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就怕起来发现自己失败了,投资商跑了,公司倒闭了。

就算是抄过来的,能抄成功的,恐怕也没几个。毕竟,拍电影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当然,这个事情章昊就管不着了。

虽然现在的他可以说是行业领头羊,但不代表他就能指导行业如何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总有一天,它会回到应该有的轨道上来。

而现在,章昊只需要迎接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就够了。

喜欢我的电影年代  

(http://www.ccfang.cc/novel/dL8BEDL4-M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