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谋断三国 > 第82章 千骑突袭幽州营!

第82章 千骑突袭幽州营!



br />


 与此同时,天下间的各路诸侯也都掀起了战事。


 曹操、袁术、陶谦大战于徐州。


 孙坚一步步征服江东的残余势力,甚至试探性地对荆州用兵。


 一时间,整个大汉都陷入到了一片战火之中。


 而在这之中,论战事规模,影响深远来看,要以袁绍、公孙瓒的河北之争为首。


 这一战影响的是河北的统一,以及整个北方霸权的归属,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天下。


 战争的过程也十分激烈,各有胜负,僵持不下。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鞠义展现出了其一代名将的风采。


 在兵力悬殊的一次大战之中,以八百先登营对公孙瓒发起冲锋,还出人意料地大败公孙瓒,令公孙瓒折损了两万人马。


 冀州、幽州的战局发生了扭转。


 之前一直占据主动的公孙瓒被迫后退,而鞠义则转守为攻。


 并州、青州的战事也都受其影响。


 颜良、文丑在青州屡次大败田豫,幽州军节节败退。


 并州也逐渐稳住了局势。


 形势一片明朗。


 好在公孙瓒及时改变策略,才再次让战场上的形势稳定下来,冀州军占据主动,却也无法轻易战胜一心求稳的幽州军。


 除了青州大捷,彻底将公孙瓒的势力赶出青州之外。


 冀州、幽州边境,并州之内的战事则是再次陷入了僵持之中。


 这样的局面持续了数月之久。


 双方开战之时,还是初春,冰雪消融,春风吹绿大地。


 现在却已经是草木枯黄,寒风呼啸,凛冬将至。


 ……


 洛阳城。


 数年之前,这里还是大汉乃至整个天下的中心,最为繁华、富饶的城池。


 可在董卓来此之后,大肆掠夺,在撤离之时又一通搜刮,将能带走的尽数带走,不能带走的尽数摧毁,甚至还想用一把大火将洛阳焚毁。


 好在时逢大雨,才保住了这一座古都。


 但洛阳城却早已经不复当初的繁华景象了。


 而此时,却有数十个身着大汉官服,浑身上下狼狈不堪之人护送着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来到了洛阳,一路直奔皇宫而去。


 来到皇宫,进入大殿,看到映入眼帘的一切。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


 这还是当初那个繁盛、富饶的洛阳么?


 这还是天下最宏伟的宫殿么?


 他们站在大殿之上。


 当初这里金碧辉煌,恢宏大气,哪怕只是一根普通的柱子都价值不凡。


 而现在却只剩下了一片断壁残垣,破败不堪。


 周围灰尘弥漫,污秽之物到处都是,甚至连个可以坐下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少年瞪大了眼睛,一步一步朝着大殿之上走去。


 他的双眸之中是震惊,是茫然,还有一丝畏惧。


 他的年龄虽小,但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怎会如普通的孩童一般什么都不懂。


 他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大汉,就如这宫殿一般,破败、腐朽、坍塌…………

 


 大汉,就如这宫殿一般,破败、腐朽、坍塌……


 他终究要成为那亡国之君!


 不错,他便是当今天子刘辩。


 或许是许霄的出现触发了蝴蝶效应,令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


 董卓欲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但还未等他真正施行,一十八路诸侯盟军就已经打上门了。


 此时也只好作罢。


 如今的天子仍然是汉少帝刘辩,而非历史上的献帝刘协。


 就在一个多月之前,刘辩在朝中老臣的策划之下趁李傕、郭汜不备,趁机逃离了长安,一路向洛阳逃亡。


 在这一路上,他们遭到了西凉军的追击,遭遇了不知道多少困难,本以为来到洛阳便情况多少会好上一些,却没想到此时的洛阳已经不是当初的洛阳了。


 小皇帝刘辩目光茫然地在大殿之上四处寻找着。


 原本,在大殿之上最显眼的地方会有一张金灿灿的龙椅,那是独属于他的位置。


 但是现在却已经不见了。


 他四处寻找,也没能找到一个适合坐的地方,犹豫了半晌,最终随意找了块还算平整的石头,用袖子拂去上面厚厚的灰尘坐下了。


 “陛下……”


 下方,一众忠于汉室的大臣见到这一幕,都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脸上带着无比复杂的神情,有些悲愤,又有些无奈。


 那可是天子,身份何其尊贵!


 怎能就这样坐在一块石头上!


 可是……不坐到那里又能坐到哪里呢?


 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感到戚戚然,前路一片渺茫。


 “陛下!”


 一位老臣来到小皇帝刘协的面前拱了拱手,道:“如今,我们已到洛阳,应当立即向天下各路诸侯发出诏书,令天下诸侯前来勤王。”


 他名为钟繇,不过天命之年,发丝、胡须却已经斑白,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的神色。


 在李傕、郭汜掌控朝堂之时,是他假意迎合获得了李傕、郭汜的信任,从而创造出了天子逃出长安的机会。


 “是啊,陛下!”


 “我们虽逃到了洛阳,但西凉军还未放弃追击,我们仍然时刻都处在危险之中,应当尽快发出诏书才是。”


 又一位老臣站出来拱手道。


 此人年纪与钟繇相当,看上去却要年轻许多。


 他名为董承,是当初灵帝之母,董太后的侄子,是外戚的一支。


 “嗯。”


 小皇帝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一切便按你们说的去做吧。”


 “喏!”


 钟繇、董承再次拱手行礼,然后当即下令,派人前去传信。


 小皇帝刘辩微微皱着眉头,一张青涩的脸上写满了忧虑。


 “众位爱卿,你们说诏令发出之后,会有人前来勤王么?”


 “那……西凉军可是就快到了。”


 说到西凉军三个字的时候,小皇帝刘辩的脸上闪过了一丝畏惧,声音也略微颤抖了几分。


 董承拱手道:“陛下,一定会有人来的!”


 “袁绍袁本初出身自汝南袁氏,袁家四世三公,世代忠良。”


 “袁本初也素有英雄之名,当初董卓欲行僭越之事,袁本初不畏董卓权势,当面斥责,后又为一十八路诸侯盟军的盟主,兴兵讨伐董卓。”……

 


 “袁本初也素有英雄之名,当初董卓欲行僭越之事,袁本初不畏董卓权势,当面斥责,后又为一十八路诸侯盟军的盟主,兴兵讨伐董卓。”


 “近些年来,他更是征讨黄巾军,黑山军,为天下百姓谋福。”


 “此人乃是国之栋梁,他知道您到了洛阳,一定会马不停蹄地赶来勤王的!”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e20HKL8LbF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