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诸天武命 > 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能紧着一只羊薅啊

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能紧着一只羊薅啊



  枪杆子里出政权!



  大乾帝国当今皇帝,可是手中掌握有部分军权的强势帝王。



  皇宫禁卫军,京城外的京营,以及边军都有当今能够控制的部分人马。



  大乾王朝文武并立,加上皇亲国戚三足鼎立,政权相当稳固,手握部分军权的当今自然有很大话语权。



  他若是表示对某位朝堂大佬不喜,就是内阁大佬都会感受到沉重压力的。



  眼下,京城突然流言四起,当今有意调任晋省布政使林如海,前往津门主持盐务,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事情是真,那就不仅仅只是职位调动那么简单,而是当今显露出了针对林如海的森森恶意。



  前文说过,津门盐场负责人的官职,甚至都没到四品。



  要知道,此时的林如海可是从二品封疆大吏,就算平调也的是从二品的职位。



  也难怪,摸不清楚情况的荣府上下,选择了疏远贾敏。



  一些刚刚熟悉的京城诰命,最近也刻意和贾敏拉开距离。



  好在,她的那帮子手帕交,可能碍于面子和物议,不好做得太过,倒没有落井下石,还是和贾敏正常交往,不过次数也逐渐减少。



  贾敏又是担忧又是恼怒,干脆直接停下了和外头诰命的交际,直接跑到宁府女学当先生去也。



  本来,她就是女学的编外先生。



  当然,也有避开外头汹涌流言,让自己心情平静的用意。



  倒是没有因为流言失了方寸,贾敏可是当初荣国公贾代善的掌中宝,见识相当不俗。



  她自然看得出来,当今就算不喜林如海,也肯定不会做得这么赤洛洛,很容易就伤了朝野上下的能臣干吏之心。



  不然,这时候她就该给丈夫写信了。



  可她并没有如此行事,就是为了避免林如海担心慌神。



  免得林如海自乱阵脚露出破绽,当今干脆就来个顺水推舟,那就亏大发了。



  “姑奶奶不用担心,老爷说此次可能是当今想要开辟财源,才想到了林姑爷,并不是刻意针对!”



  秦可卿见贾敏时常面有忧色,得了丈夫贾蓉的指点,私下里悄然告知。



  “开辟财源?”



  贾敏有些不信,摇头道:“津门盐场再如何扩张,财源也是有上限的!”



  她不是寻常内宅妇人,林如海时常将衙门里的事务告知,所以她对许多公务并不陌生。



  当初在扬州的时候,为了收拢更多的盐税,丈夫林如海可是耗费了极大精力和手段。



  津门那边的盐场,担负给北方供盐重任,其中牵涉的权贵比扬州那边更多也更夸张。



  想要在里头做文章,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一个不好,就可能捅了马蜂窝。就是内阁大佬坐镇都吃不了兜着走,更别说林如海了。



  “姑奶奶,老爷说姑老爷最后在扬州弄出来的海盐晒制之法,很可能引动了当今的心思!”



  “什么,海盐晒制之法?”



  贾敏惊得花容失色,连声道:“这可如何是好,此时绝对不能胡乱插手,不然下场实在难料!”



  显然,林如海当初在扬州最后搏一把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隐瞒枕边人。



  “姑奶奶放心!”



  秦可卿虽然有些好奇,不明白‘海盐晒制之法’,为何叫贾敏如此大惊失色,却还是柔声安慰:“老爷说,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落到姑老爷头上!”



  “就算当今有这样的想法,老爷也会联合勋贵方面的官员,想办法拒绝!”



  说到这里,掩嘴轻笑道:“按照老爷的说法,朝堂上想要上位的官员可不少,有想法的也不在少数!”



  “有大抱负,想要有一番大作为的高官也有,没必要死盯着林姑爷不放!”



  这话不仅仅只是安慰,而是贾蓉托秦可卿转述的心里话。



  他的消息来源,自然比贾敏强多了。



  直接找上出宫休息,或者说捞银子的大内总管戴权,怎么可能不清楚真实情况?



  很显然,当今也并没有一定要保密的意思。



  又是三千两银票,戴权将内情说道得很清楚。



  当今有想法,想要好好做一番事情,起码在青史上留下一个明君的称号。



  可问题是,国库没有剩余银钱,供他折腾啊。



  没有足够的银钱,想要做什么都是白日梦。



  上皇还活着,许多上不得台面的敛财手段,当今也是不能胡乱使用的。



  那就只能想办法开源了,这不就想到了在津门盐场,尝试一番海盐晒制的手段。



  从故纸堆里,找出当初林如海上的折子,当今对于海盐晒制之法,也算是有了清晰认识。



  说白了,只要有海滩以及足够的阳光,这玩意几乎不耗费多少成本,而且产量还大得惊人。



  可以想见,一旦海量海盐投入市场,原本已经稳定下来的大乾食盐市场,将出现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之前,当今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里头牵连甚广。



  不仅国库,还有众多盐商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都将受到极大冲击。



  搞不好,很可能会出现大乱子。



  若是当今只向当个太平天子,自然用不着在这上头浪费精力和时间,维持原状即可。



  以大乾眼下的状况,朝堂和地方官府再稳定运行五十到一百年,不成问题。



  只要不出现大的连年天灾,以及短时间内难以收拾的兵灾人祸,此时的财政状况勉强能够支撑下去。



  可当今想要有所作为的话,自然得改变一些原本稳固的利益格局。



  这些,戴权自然不可能说得如此清楚,都是贾蓉琢磨出来的,和真实状况应该不会有太大偏差。



  他又不是没做过老大,很能理解当今的一些心思想法。



  当今又不是什么少年天子,在上皇的压制下好好磨练了十几年,在处理朝政和一些事物上的能力和想法,绝对已经成熟稳重了,不会突然来一下子胡乱动作。



  既然将目光放在晒制海盐之上,显然已经想好了各种策略。



  这些,贾蓉都能猜测出来,并且理解当今的某些想法。



  可问题是,尼玛林如海都跳出泥潭了,当今不能紧着一只羊往死里薅啊……



  (本章完)



  wap.



  /78/78002/31548201.html

 

(http://www.ccfang.cc/novel/e3YlD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