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北洋反动派 > 362阎锡山

362阎锡山


 “静庵兄(温寿泉)、维藩兄(姚以价)、文轩兄(孔庚),多年不见。”


 北京因为关闭国会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


 而在太原,阎锡山迎接自己以前的老朋友。都是辛亥年和阎锡山一起指挥山西革命的山西辛亥功勋人物,一个个都是留在山西辛亥革命历史册当中的人。而且很多人和阎锡山都是同学,都是多年的朋友。


 不过他们和阎锡山的关系并不好。


 这里面温寿泉是辛亥年山西革命之后的山西副都督兼任军政部长,当年在山西绝对是一个顶级大佬。不过辛亥革命之后,和阎锡山关系不好,被阎锡山不停地打压,一怒之下宣布下野。


 不过温寿泉这个人,就算是下野,在晋绥军当中影响力很大。


 因为温寿泉毕业日本士官学校返回山西省之后,在山西担任了督练公所督办兼陆军小学监督。培养了大批的年轻军官。


 阎锡山重整晋绥军,整理晋绥军的时候,用了大批保定军校的毕业生。而且里面大部分都是毕业保定军校的山西本地人。这些人早年都是念了山西的陆军小学,然后念了清河中学,最后毕业保定军校的。因此很多人当年念陆军小学的时候,都是温寿泉的学生。包括像傅作义、赵承授、李服膺这些目前晋绥军的营级军官都是温寿泉的学生。


 至于姚以价,也是山西辛亥革命的领导之一。当年山西太原起义的时候,姚以价不是同盟会会员,却是成为了义军总司令,带兵攻打太原,立下了第一功。


 可惜姚以价此人恃才傲物,和阎锡山关系非常不好,看不起阎锡山。阎锡山是什么人,岂能惯着姚以价。所以安排人弄了一个“辛亥革命”的舞台剧,里面把姚以价弄成一个只知道耍大刀的武夫,抹杀了姚以价在辛亥革命的地位。这让姚以价大怒,连报馆都砸了。然后离开了山西。


 离开的时候,和阎锡山闹得非常不愉快。


 后来去李烈钧那里参加了二次革命,又去了蔡锷那边,参加了护国战争。袁世凯死了之后,他才回到北京定居。


 然后就是孔庚。


 他倒是没有参加山西辛亥革命,辛亥年他是跟着吴禄贞的。后来吴禄贞被暗杀,孔庚就投奔了老同学阎锡山。


 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为了麻痹袁世凯,对于军队做了一个调整。那就是在太原部署少数部队,让袁世凯放心。然后重兵放在南北两边,也就是晋北镇守使是孔庚和晋南镇守使是张培梅那边。阎锡山大部分部队都在这两个地方。


 等到袁世凯死了,阎锡山就开始收权。


 把晋北不停地闹事,甚至让部队闹兵变,弄得晋北镇守使孔庚实在是待不下去,所以孔庚也离开了山西。此次三个人回到太原,阎锡山是亲自过来迎接他们。


 虽然大家关系不好,但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表面功夫是要做的。


 “百川兄。”


 三个人也是如此。


 虽然当初他们是被阎锡山逼走的,但他们还是保持了足够的尊重。这算是给阎锡山这个山西督军的。


 “清凉先生,身体还好吧。”


 温寿泉和阎锡山打完招呼之后,对于阎锡山旁边的老头,微微鞠了一躬。


 “还行。静庵(温寿泉),好久不见了。”


 “是。”


 让温寿泉这样恭敬的,是阎锡山第一幕僚,阎锡山的参谋长赵戴文。赵戴文五十六岁,是阎锡山最为倚重的人。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应付袁世凯,后来支持段祺瑞,又跟曹锟一起反戈段祺瑞,都是出自赵戴文的手笔。


 包括目前山西的军队建设、机构建设、经济建设、教育建设,大都是赵戴文一手帮阎锡山弄出来的。


 是山西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物。


 当然赵戴文本来就是读书人出身,而且当年是名气不小的天才人物,很多人都认为他会成为一代大儒。没想到后来留学日本成为了转折点,他在日本认识了阎锡山,认识了革命党,开始逐渐的倾向革命。之后和阎锡山这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人,成为了忘年之交,参加了辛亥革命。这些年和阎锡山配合默契。


 目前山西军政系统当中,很多都是出自赵戴文的门下。温寿泉他和阎锡山关系不好,但对于赵戴文还是有足够的尊敬。虽然阎锡山驱逐他们的时候,背地里给阎锡山出主意的就是赵戴文。


 姚以价只是抱拳,算是跟赵戴文打了招呼。


 当年姚以价作为东路司令防守娘子关的时候,赵戴文就是他的参谋长。姚以价当时因为和阎锡山关系不好,所以一怒之下离开了娘子关。是赵戴文一手负责这些部队后撤到太原的。姚以价认为赵戴文当时是阎锡山派来监视自己的,而赵戴文认为姚以价离开娘子关是当时娘子关被北洋军攻破的主要原因。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不好。


 “请。”


 寒暄结束之后,阎锡山领着几个人进入了自己的督军府。


 双方分作两边。


 “几位,突然来到我太原,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


 阎锡山没有跟温寿泉他们磨磨唧唧。大家虽然认识十五六年时间,作为同学早年私交都很好。但辛亥革命之后,大家并不是好聚好散的。


 相反大家关系很不好。


 这么多年其实没有什么联系。突然之间三个人联袂而来,阎锡山也不想跟他们废话。


 “百川兄(阎锡山),你可以当我们是内阁的说客。”


 “内阁?”


 阎锡山看着温寿泉道:“你们是代表段总理(段勋)而来。”


 “可以这么说。”


 “说吧。”


 阎锡山很镇定。


 心中却是大骂段勋。


 该死的。


 想当年他们那些人为了推翻满清抛头颅洒热血。当时段勋是什么,还在保定军校教书。可以说中华民国就是他们那一代人打下来的,是他们推翻了满清。可是十来年之后,自己这些辛亥功勋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督军,可是段勋这个混账东西竟然是混成了中华民国的内阁总理。真是老天不开眼。


 不过阎锡山心中对于段勋是非常忌惮的。


 就在一个月前,段勋已经把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卢永祥搞定了。和卢永祥相比,阎锡山什么都不是。卢永祥甭管怎么样,可是一度号称拥有二十万大军的。就算有些吹牛,而且里面很多不是嫡系部队。但卢永祥光是嫡系部队就有七八万人。


 而自己呢?


 目前在山西只拥有四个混成旅。总共拥有十二个步兵团、四个炮兵营、一个机枪营。人数加起来倒是不少,但步枪、马枪也就是一万来支。这点部队还不如段勋那边的一个正规师厉害。


 而段勋拥有多少正规师?


 目前段勋最少拥有四十五个正规师。


 实力悬殊。


 “百川兄,内阁对于地方督军会有新的限制。以后开始地方督军不允许兼任军队职务。”


 姚以价抢先温寿泉说出了今天来的目的。


 心中很有得意。


 十年前阎锡山为了赶走姚以价,不仅在山西散步姚以价的坏话,竟然还排了舞台剧,埋汰姚以价。让当时的姚以价非常愤怒。


 离开的时候,姚以价是感到耻辱的。


 今天段勋让他们过来劝阎锡山,姚以价心中很爽。你阎锡山为了山西这个一亩三分地,把当年辛亥革命时候的元勋,把当年那些同学,一个个都逼得离开了山西。


 可是现在怎么样?


 内阁是不允许山西这边有手握军政大权的诸侯存在。


 阎锡山听到姚以价的话,并没有表现出吃惊的样子。只是和旁边的赵戴文彼此交流了一下眼神,然后开口道:“内阁下命令就可以了,何必让你们过来。”


 阎锡山这种从容的表情,让姚以价非常不满。


 难道他不惊讶?


 难道他不吃惊?


 难道他不愤怒?


 为什么这么镇定。


 姚以价实在是不明白,你阎锡山怎么一点表情都没有。这个时候你不应该是表现的很愤怒,很惊讶吗?


 毕竟内阁的意思是,要剥夺阎锡山他们在军队的职务。也就是说以后所谓的地方督军就是地方部队的后勤部门,不再是以前那种控制军队的地方诸侯。


 完全是不一样的。


 怎么能够不愤怒,怎么能够不吃惊。


 “百川兄,说实话我是不想来的。”


 温寿泉虽然也是和阎锡山关系不好,所以离开了山西。当中也有过很多次的龌龊,但温寿泉没有姚以价那样对阎锡山有那么多的怨恨。


 所以说话的时候很是平静。


 “自从宣布下野之后,我已经是很多年没有关心这些事情,也不想关心这些事情。但这一次我不能不来。前段时间内阁和长江巡阅使之间的战争,虽然仅仅打了几天时间,但对于江浙皖沪的破坏力很大。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家庭破碎,经济损失也惊人。百川兄,我和你有什么矛盾,那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不想看到山西也有战火,也不想看到我们晋军没落。所以我来了。”


 “静庵兄,你可以明说。”


 温寿泉的操守,阎锡山还是相信的。


 温寿泉直接道:“百川兄,段总理的手腕你是看到了,他的实力我想你也知道。他要推行‘军民分治’,说白了就是解决军阀的决心是很大的。你自己数数,现在地方督军还有军队职务的有几个人。这些人谁能够阻挡段总理的决心。只是内阁刚刚平定长江巡阅使卢永祥,刚刚把手伸进江浙皖沪,不好强硬的推行,所以才留了下来。在内阁推行之前,百川兄你率先表态,支持内阁,对于你、对于晋军,乃至于对于我们山西都有巨大的好处。”


 阎锡山点点头。


 但没有说话。倒是他旁边的赵戴文笑着道:“如果我们支持内阁,率先做出表率,而且呼吁其他人效仿我们,内阁会给我们什么?”


 “三点。”


 旁边的孔庚竖起来三根手指。


 “哪三点。”


 “我们来之前和段总理见过,他会对于百川兄以及晋军三点改变。第一,给百川兄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担任山西督军,一个是入京担任总装备部第一副部长兼任计划部部长,负责协调装备部的武器保障部和武器发展部。”


 “第二,晋军部队扩编为四个师,下辖十二个旅,三十六个团。四个师的师长分别为马开崧、孔繁霨、杨爱源、傅存怀。”


 “第三,赵戴文入京担任全国电力发展委员会主任,负责制定全国电力发展计划。当然如果百川兄还有一些其他想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阎锡山听到这些条件,才第一次微微露出笑容。


 转过头看了看赵戴文。


 赵戴文对阎锡山微微点头,阎锡山立马道:“几位,你们远道而来,晚上我安排了宴席。至于几位说的事情,我会想想的。”


 “好。”


 温寿泉他们其实并没有因为多少利益来到山西。他们此次过来,主要是不想看到山西打仗。


 仅此而已。  

(http://www.ccfang.cc/novel/eL25Hf955A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