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醉枕三国 > 第423章 登门拜访

第423章 登门拜访


 次日上午,赵凡正在中军大帐内吃早餐。陈述前来向他禀报:“说有个自称叫杨彪的人求见。”


 赵凡一听,立刻放下碗筷,起身向帐外跑去。


 他刚跑出去,就看到身穿青袍的杨彪负手站在帐外,面带笑容地看着他。


 赵凡惊喜地走上前施礼道:“赵凡拜见老太尉。”


 杨彪摇头道:“老夫就是一介草民,早已不是什么太尉了。”


 赵凡恭敬地道:“在晚辈心里,您永远都是太尉。”


 杨彪苦笑着摇摇头,“将军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赵凡忙一伸手,“太尉里面请。”


 走入军帐,杨彪抬眼打量了一番,见帅案上放着一大盘粗糙的米饼和一锅羊肉汤。


 杨彪走到案几旁坐下,伸手拿起一块米饼,边吃边感慨道:“难怪你能在众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光凭你这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做法,就让别的诸侯望尘莫及。”


 赵凡替杨彪舀了一碗热汤,放在他面前,然后小声道:“老太尉,我也就是在军中才做个样子。一旦回到舒城,我可是什么好吃就让人做什么,绝不亏待自己。”


 杨彪笑道:“你到是实成。”


 赵凡在杨彪对面坐下,然后瞅着杨彪道:“老太尉,你现在可是比咱们初见时清减多了。”


 杨彪苦涩地道:“天子驾崩后,我大病了一场。”


 赵凡听到这话,心情也变得低落了起来。


 过了片刻,他才缓慢地道:“当年在涵谷关,我要是能阻止陛下前往洛阳就好了。”


 杨彪一摆手道:“这事不能怪你,你若真要那么做,与曹操又有何异。”


 赵凡闻言陷入了沉默,对于刘协,他确实有点愧疚。原时空,即便曹操将其视为傀儡,却也让刘协平安地活了下去。可他的出现,却让刘协早早地送了性命。


 这时,杨彪岔开话题道:“将军对袁绍是怎么打算的?可否如实相告?”


 赵凡收回思续道:“我在信里说的很明白,只要袁绍自缚双手出城请降,我就饶恕他袁氏一族的诛连之罪。”


 杨彪摇头道:“让袁绍自缚双手出城请降,此事绝无可能。他也是一代枭雄,岂能受此屈辱。”


 赵凡:“他如果不答应,我就领兵攻城。邺城虽大,可士无战心,想要攻取,也并不太难吧?”


 杨彪摇头道:“将军此言差矣,邺城的百姓对袁氏还是很认可的。你如果想要强行攻城,只怕没有数月时间,是绝难攻克的。”


 赵凡笑道:“太尉有所不知,荡阴县城有一万多兵马,我只用了十数日便攻破了此城。邺城再难,我也有信心在一月之内攻破城池。”


 杨彪:“既然可以劝降,将军又何必要强取呢。”


 赵凡:“老太尉,您的意思是?”


 “赵将军,我意是让袁绍自尽,再让其子出城请降,你看如何?”


 赵凡疑惑地道:“让袁绍自尽?可我没有想过要杀死他呀?”


 杨彪怒道:“袁绍犯有谋逆大罪,赦其家眷已是出格。再饶他本人,你是想要天下人都学他造反吗?”


 赵凡尴尬地道:“老太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


 杨彪一摆手道:“不管如何,袁绍都得死。他若不死,你就是师出无名了。”


 赵凡:“好吧,我听老太尉的。”


 杨彪端起面前的汤碗,仰头一口喝尽,然后一抹嘴道:“好了,正事谈完,我也该回去了。”


 赵凡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太尉,您就不想问我接下来会不会登基称帝吗?”


 杨彪翻个白眼道:“这还用问吗?就算你不想,你手下那帮人肯答应吗?”


 顿了顿,杨彪又道:“说到这里,我也想问你一事。如果陛下还在,你会怎么做?”


 赵凡不假思索地道:“不瞒老太尉,此事我早就想过。如果陛下还在,我会继续拥立大汉。不过,我不会让陛下掌权。我的想法是建立内阁负责制,以三公九卿来接管天子的权力,再让首辅来总负责。


 “如此一来,不管首辅换成何人,都对天子没有威协,大汉也将会永远保持下去。”


 杨彪摇头道:“你这是异想天开,根本就行不通。首辅有了权利,岂会不想做皇帝?”


 赵凡苦笑道:“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杨彪:“你是担心还政于天子,会被天子除掉?”


 赵凡:“不是担心,而是肯定的。想霍光对大汉忠心耿耿,一手将宣帝扶上皇位,最后不也是落下个诛灭九族的结局。我可不想落个霍光那样的下场。”


 杨彪点头道:“我早就知道你不是那种愚忠之辈,我对你也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你以后能善待那些汉室宗亲。”


 赵凡忙道:“老太尉放心,我会的。”


 “那老夫就先走了。”


 杨彪冲赵凡拱拱手,随即起身出帐而去,赵凡站在帐门口,目视着杨彪的身影逐渐消失。


 …


 当天中午,袁绍在府中病故。


 下午未时,袁绍的次子袁熙手捧玉玺率领一众文武出城请降。


 赵凡受降之后,命赵云率领一万士卒先行入城接管城防。等到城内全部安定之后,他才领着贾诩、陈宫等人入城。


 赵凡入城之后,下令将袁绍的家眷安置到秣陵居住。


 同时,对于附逆袁绍的那些官员,赵凡下令让他们按照官职大小罚钱抵罪。


 忙完邺城的事务,赵凡又派兵去收复周边的郡县。他的军队刚一抵达,那些郡县的官员就主动开城投降。


 与此同时,高顺派人传来喜讯,他已经领兵攻破了晋阳城,并且活捉了并州刺史高干。


 紧接着,陆逊也派人传来消息,青州刺史袁谭弃城而逃,不知所踪。陆逊领兵攻占了青州的治所临淄城,还俘获了三万多袁军士卒。


 赵凡随即下了几道任令,陈端升任兖州刺史。刘晔升任并州刺史。吕范升任雍州刺史。鲁肃升任青州刺史。


 …


 秋末冬初,寒风凛冽。


 荀府后宅的书房内,荀彧和他的弟弟荀湛正隔着一张案几在对奕着围棋。


 荀彧心不在焉地伸手从棋笥里夹出一枚白子,轻轻地放在棋盘之上。


 坐在他对面的荀湛笑道:“兄长,你今天好像是大失水准呀。”


 荀彧苦笑道:“友若,我在想,咱们是否该返回颖川老家去了。”


 荀湛:“兄长,咱们还是再等等吧。此时离开,我担心会引起赵凡的注意,若是他怀疑你我要别投他处,那可就要麻烦了。”


 荀彧:“应该不会,他是个聪明人,自然会明白,我若是想离开,早就走了,又何必等到现在。”


 荀湛:“小心无大错,你我毕竟名声在外。小心一点总是好的。”


 “好吧,咱们就再等几日。”


 荀湛忽然叹息道:“咱们这次可是看走眼了,原以为成事者不是袁绍就是曹操,谁成想这个赵凡会突然冒出来,将我荀氏的谋划撤底给打乱了。”


 荀彧苦笑道:“这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天道无常,岂是人力可以挽回的。”


 荀湛:“兄长,你说邺城这边的官员,赵凡日后会起用吗?”


 荀彧点头道:“肯定会,他如果不想起用,直接下令都抓起来好了。何必要搞什么以钱赎罪。”


 荀湛:“也幸亏他手下留情,要不然,你现在就该去给我烧纸了。”


 荀彧:“友若,你别忘了,我也曾是他的敌人。要死咱们只会同时落难,躲不掉你,也跑不了我。”


 “那到也是。”


 荀湛伸手端起案几上的酒盅,凑到嘴边抿了一口,道:“这个赵凡还是颇有胸襟,难怪他能击败袁绍和曹操这两大枭雄。”


 “友若,当初袁绍起兵进攻兖州时,你们为何没能阻止他?”


 “兄长有所不知,那次是赵凡将传国玉玺送给了袁绍,让他起了称帝的野心。他以为击败了曹操,赵凡就会奉他为天子。”


 荀彧:“袁绍真是蠢不可及,赵凡会平白无故地将传国玉玺送给他吗?只要稍动点头脑,他也能明白这是个挑拔离间的计谋。”


 荀湛:“此事也要怪曹操,你说他只有一州之地,玩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嘛。袁绍早就对他不满了,传国玉玺只是个引子,董昭才是那个火折子。”


 荀彧尴尬地道:“友若,扶天子以令诸侯是为兄最先向曹司空提出来的。当时天子就在洛阳,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曹司空这边,我才向他提出这个主张。”


 荀湛:“兄长,我怀疑是赵凡故意让你们挟持天子的,以他当时的能力,若想挟持天子,可说是易如反掌。他将天子让给曹操,其目的就是想要挑拔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关系,他好从中鱼利。”


 荀彧叹口气道:“此事我当时也没想到,直到后来袁绍兴兵讨伐兖州,我才明白这是赵凡早就布下的陷阱。那小子心机之深,真是无人能及。”


 荀湛:“那小子年纪不大,心思却是深沉得可怕。走一步,看三步,连咱俩都是自愧不如。”


 荀彧摇头道:“这应该是他身边的谋士贾诩的计谋,我听说贾诩此人乃是董卓麾下第一谋士。当年李傕、郭祀祸乱长安,就是拜他所赐。”


 “这个贾诩,我也略有耳闻,只是未曾~”


 荀湛的话还未说完,就见家仆急匆匆地跑进来,向其禀报道:“主上,那位大将军赵凡登门求见,说是要见令君。”  

(http://www.ccfang.cc/novel/fE1Jc-dE0H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