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 第153章 意图策反?

第153章 意图策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城里。


 当听到轻而易举的收复了幽州城,李恪更是从容的,留存了幽州,他所谓的封地里面,并且,毫不客气的收下了那几十万百姓,李世民只感觉自个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废话,原本幻想着,通过幽州城,来消耗李恪手下的人马。


 最后,让他成为一个光杆王爷的想法,眼下已经告空了。


 再想收拾李恪,那只有真正的派出强军,来对付他了。


 毕竟,李世民可是打听过了,李恪手下的军队,那可是相当的忠心啊,几乎忠心到了让人不敢想象的地步。


 李世民他曾经派出过人,意图策反李恪手下的人,可是,最后这些所做,却都无功而返,而这些,也让李世民意识到,李恪手下的人马的的忠心耿耿。


 也让他疑惑。


 李恪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让这些人,对他如此忠心的。


 由于李恪的生线杨妃,外加自已的皇位之由来,所以,李世民他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自已李恪,心生芥蒂。


 十分担心,后者会反抗于他。


 “王海,派出不良人,盯着李恪那边,每天向朕报告关于李恪的去向。”


 犹豫片刻,李世民一挥手,招过来王海,嘱咐他,让自已手下的情报机关,不良人们,开始调查李恪。


 而李世民却不知道,相比于他此刻的情报=机关而言。


 李恪手下所掌握着的,来自于后世大明王朝锦衣卫的情报人员雨化田以及魏忠贤所构建出来的情报网络,根本不是他手下的不良人所能比拟的。


 就像是当下这般。


 当李世民的命令刚刚发现之后。


 长安城里,摘星楼,武媚娘那里,魏忠贤便收到了这个消息。


 “哼,调查殿下,就凭你们?”


 魏忠贤发出了声冷笑,而一旁,坐在密室里面的武媚娘,却是眉头紧锁着,朝魏忠贤道。


 “皇上会不会,会不会对殿下下手啊?”


 “还有,殿下眼下被皇上给就藩幽州了,我们是不是要到幽州城去找殿下?”


 “不不不。”


 魏忠贤摇了摇头。


 “殿下没有消息传来之前,一切都不需要做。”


 说罢,魏忠贤起身,朝门外走去。


 ……


 一连数日过去。


 当李恪带着大军,班师回朝之时,李世民在接见了后者之后,匆匆的便在李靖的带领下,到达了长安城里的一片军营当中,此刻在这军营里面,赫然有被黑色的帆布给蒙起来的数门火炮在那里。


 “皇上,这便是臣等打破幽州城的武器!”


 李靖朝李世民解释着说道。


 “这个?”


 李世民眉头一挑,随之,只见到李靖手下已经打开了火炮上面的蒙布,他不禁的轻笑一声。


 “这便是那你奏折当中,所提出来的火炮啊?用铜来铸造?威力巨大的那种?”


 “是啊,殿下有所不知,那天晚上,不过是区区这样一百多门火炮,竟然在片刻间,干掉了高句丽五千铁骑,如此,高句丽才彻底的崩溃之后,选择撤退!”


 “哦?”


 闻言,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


 他一挥手。


 “罢了,给朕演示一下这火炮的威力吧!”


 “是,皇上。”


 李靖不假思索的。


 随之,便将大炮,对准了远处,那刚刚修建起来的一堆墙壁。


 随着大炮被装填上炮弹。


 火炮试射之后,李世民的脑海里久久萦绕着大炮发射时惊天动地的场景。


 尤其是当无数头猪羊被堆积到炮口面前进行实弹演练时。


 那产生的威力让李世民不得不颤抖起来。


 “这种火炮一定要多加制造,另外李恪那里有多少门这样的火炮?”


 “回禀陛下,不多,快两百门吧!”


 李靖解释着说。


 “毕竟他手下只有一万多人的兵马,要守幽州城这么大的城池!”


 “嗯。”


 李世民微微点头。


 “不过我大唐朝廷也必须加快铸造这种火炮,至少也需要造出个两三千门!”


 “是陛下!”


 李靖点点头。


 大炮这种国之重器,自然是多多益善。


 毕竟真理永远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大炮越多对于国家来说就越好。


 当李世民正在琢磨着造足够多的大炮的时候。


 如火如荼进行着,大建设的幽州城,已经初具城市雏形。


 规划良好的街道上。


 拔地而起的红砖瓦房数量之多,让人瞠目结舌。


 这些房子仅仅只是简单的装修之后。


 用石灰涂抹,或是从海边捕捞上来的贝壳之类的东西烧制成的粉,粉刷过墙壁之后。


 便住进了人。


 由于当下天气炎热,所以房子凝固的倒也快。


 以至于,这才仅仅不过过去了一个星期。


 幽州城里半数的百姓都被安置得下来。


 而李恪此时,则是眉头紧锁担心着一件事。


 那便是粮食问题。


 他手下的粮食还是不够。


 李靖走时给他留下了五十万万石的粮食。


 可是这五十万石粮食。


 哪里够吃啊?


 幽州城里的百姓四五十万之多。


 这么多百姓。


 每个人只有一石。


 平均下来的话。


 而且这年头没有什么副食品。


 油水也小。


 外加这些人眼下在李恪手下进行的都是重体力劳动。


 每天每人消耗的粮食。


 至少是三斤!


 像是柴绍说的,每人一天一斤。


 这么吃,倒不是不可以。


 只是会导致这些个百姓们身体孱弱到极点,从而无法完成李恪所需要的建设。


 在这样的情况下。


 李恪必须尽快,弄到一批新的粮食,否则的话,顶多再过去二三十天,他这就得断顿了。


 与此同时。


 长安城里当收到李恪的命令。


 一直在打理这个玻璃作坊,还有钢铁厂的诸遂良。


 不敢有半点的怠慢。


 匆匆的便在长安码头。


 购置的无数条船只。


 然后运上大量的粮食变成幽州去了。


 “殿下,粮食的问题您已经解决了,可是咱们可不止吃粮啊!”


 汇报完消息已经送回去之后,雨化田说道。


 “ 什么意思?”


 正在视察着工地建设的李恪,脸色微微一变。


 “我们不只需要粮食,人还得吃盐,吃油吃菜呀!”


 “这倒还真是!”


 李恪一拍脑门说。  

(http://www.ccfang.cc/novel/gOkB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