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神风之后 > 第149章海上瀛洲

第149章海上瀛洲



“海上瀛洲。”



  忽必烈捏着手中象征权力的黄金马鞭指着冻结了的太液池中的南岛放声长叹着。



  若是日本如同眼前的小小岛屿只有一步之遥该多好,他就能亲自带着手下一干无能的将领亲自去征服、去屠杀、去占有。



  可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毕竟不是风平浪静的池塘,这不,除了藐视天威的海盗的袭掠还有上苍无情的风浪。一想到两次让自己铩羽而归的台风,忽必烈愤愤的挥出一鞭。



  “可恨、可恨呢。”



  忽必烈当然不知道所谓瞒上不瞒下,耽罗外海的巨大损失被害怕追究失职的官员们描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而且这场子虚乌有的天灾更是让反对继续征东的朝廷重臣们得到了最好的借口,人力有穷不可与天抗争。



  “高丽的倭寇还闹得厉害嘛?”



  仿佛一下子把自己的愤懑都挥了出去,这位宏才大略的君王冷静了下来。



  “命令辽阳宣慰司抽调一个万户进入高丽西界和黄海道,至于那群无法无天的海盗吗,命令朱清、张瑄两人立刻予以招抚,招抚不成,即刻进剿,务必不使漕运受阻。”



  朱清和张瑄是宋末活跃在长江口崇明州的海盗,他们率众“啸众剽劫”,贩卖私盐,掳掠富商巨舶,最多时曾纠集海盗近千人,船只五百艘,活动范围南至通海,北至胶东半岛和莱州湾,后被南宋招安。



  元灭南宋时,两人背叛宋廷,后来成为了元廷设在松江的海道运粮万户,专司负责海上漕运,而被东海军屡次击败、劫掠的正是两人的部下。



  不过鉴于两人在北长江以北的漕运中占据无可替代的作用,忽必烈还是决定再给他们两人一次机会。



  “再传朕的诏令。”



  命令完上述的一切,忽必烈的目光落在了躬身而立的尚书右丞相桑哥、中书右丞相安童及御史大夫月律鲁等人的身上,这些朝廷的重臣或是以财力困顿或是因天下骚动等等原因一个个都反对自己四面出击的计划。



  当然忽必烈也明白他们是自己忠心的臣子,反对征东也是为了眼下紧迫的朝局考虑,但是他们不懂啊。



  现而今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在玉门关外虎视眈眈,乃颜、势都儿(注:成吉思汗大弟哈撒儿的孙子)和哈丹(注:成吉思汗二弟哈赤温的后裔)等东道诸位对自己不经忽里台大会成为蒙古大汗也多有不满。



  因此,在危机四伏的此时此刻,元廷决不能表露一丝的软弱,否则认为狼王已老的窥视者将毫不犹豫的扑上来,自己已经七十一岁了,能不能亲自征服这些叛逆在朝臣们的眼里还是一个疑问,更何况太子真金······



  一想到刚刚因为“禅让”风波而惊吓致死的心爱的儿子,忽必烈一阵黯然,算了,算了,内忧外患,征东并非急在一时,放在大海元军过不去,日本人也未必能过得来,还是等四方安定下来再行征伐吧。



  “罢废征东之议,将合浦之粮全数运回大都。”



  “主子,东盛商号的东主卢建平在外面候着主子已经候着主子多时了。”桑哥刚刚回到自己奢华的府邸,门下就前来报告着,几乎同时一张厚厚的礼单已经放在了桑哥的面前。“主子是不是要见呢。”……

 



  “主子,东盛商号的东主卢建平在外面候着主子已经候着主子多时了。”桑哥刚刚回到自己奢华的府邸,门下就前来报告着,几乎同时一张厚厚的礼单已经放在了桑哥的面前。“主子是不是要见呢。”



  “不见。”



  小小商号东主也想见自己,真是岂有此理,若不是看在对方礼单够厚,又有杨琏真迦的顾拂和八思巴的遗物,他一早命人乱棍轰出去了。



  “慢,你告诉他,他那点小心思就放回肚子里去吧,”桑哥想了想,反正很快会明发天下,不如做个人情,也不枉收了他那么多的好处。“你再告诉他,正旦之后,朝廷或有明旨,暂罢征东之意,让他可以放心的跟日本人回易了。”



  说到这,桑哥忽然想到什么,吩咐下人道:“你再向那个姓卢的要十万缗,若是他肯给钱,就告诉他,陛下已经下诏令朱清、张瑄和海盐澉浦的杨发招抚东海盗,不从者征之。”



  由于桑哥收受了大笔的贿赂,所以最新的消息赶在元廷邸报公布天下之前传递到了东海,东海高层齐齐舒了一口气,这简直是救命的稻草,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东海现在跟蒙胡直接冲撞的结果,然而无论如何,危机是暂时渡过了。



  “卿等现在放心了?”



  张煌也暗自庆幸顽固的历史并没有因为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而发生大的变化,如此一来,东海至少又有了两三年的缓冲时间。



  “放心了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今日事今日毕,马上就要过年封印了,要是谁的事情留到明年,孤可要打你们的板子啊。”



  “主上,那杨大人和蓝旗军那边?”



  在众臣的轻笑声中大都督府佥事沈鸿出列询问道,既然蒙胡已经调集一个万户南下高丽,既然蒙胡已经放弃了暂时东征的计划,是不是暂时可以让已经消耗大半人手的蓝旗军和同样劳顿的水军喘一口气了。



  “让杨伯玉和余笑撤回东海休整,至于蓝旗军的缺额嘛。”张煌犹豫了一下。“从黑旗军监管的官奴队中抽五百名原来属于武士的倭奴填补进去,告诉他们若是作战奋勇的话,将来也不是不可以授予他们功民的地位。”



  “主上,那水军和马步军的扩充计划?”



  抚军司郎中郭天郭万里看到赵彬和唐峥对自己挤眉弄眼,犹豫了片刻还是踏出一步,关切的询问了起来。



  “水军还有继续用雷霆战船替换普通战船。”张煌轻笑了起来。“至于马步军方面,一样,明年先完成了射声和静海两军的编制,再填补了各军炮队的缺,至于其他的,就暂时先按之前议定的一年水军,一年马步军的扩充计划执行吧。”



  于是众人皆大欢喜的离开了大殿,是的,对于东海高层来说胆战心惊的旧的一年就要过去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即到来了。



  不过,这喜庆是东海人的,而不是陷入内战的日本人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南朝虽然重新入主京都,但是和幕府的战斗依旧持续着。



  现在的局势是南朝在山城、河内、和泉、摄津、丹波、丹后、若狭、但马、因幡、播磨、美作、备后、备中、淡路、伊予、阿波、赞崎、土佐、大和等十九国中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http://www.ccfang.cc/novel/mZERF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