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火热1990 > 第480章:试验

第480章:试验


 虽然在场的职工在先前的其他挖机厂学习过组装挖机的技术。


 甚至焊工也学习了下料,焊接等工艺。


 但作为启明星第一次挖机开工,武长风还是要加油打气。


 武长风面对车间工人说道:“这三个月的学习,我相信你们收获不少。”


 “无论是下料还是组装,心里都有几分流程。”


 “但我要说明的是,咱们启明星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


 “其他厂家的经验可以拿来学习,但不能照本宣科。我们改进和吸收他们的成果和经验,否则,如何在众多挖机厂家中突围?”


 “挖机的质量和工艺,关系到企业生存问题。”


 “不要以为企业经营是老板的事情,错了,是大家的事情。”


 “启明星只有一个原则,产品卖的越好,你们的奖金就越高。”


 “谁敢摆烂,第一个就会被踢出队伍。”


 “我们需要的有进步,有学习的职工,而不是跟着吃大锅饭。”


 “你们的付出,终将体现在奖金上。”


 “话不多说,钱部长,组织工人开始生产试验机吧。”


 武长风说完,就将现场指挥权交给钱旺。


 钱旺又鼓动下工人积极性。


 接着分配任务,开始组装样机。


 对于启明星这种没有生产经验的,第一台样机就是拿来练手的。


 就像江城的研究中心,为了摸清光刻机的结构和原理,几乎将第一台光刻机拆了又拆,装了又装。


 几乎都要被玩坏了。


 这是必要的流程,不可缺少的。


 在前些日子,下料和焊接已经完成了必要的程序。


 现在就是开始组装了。


 吊车缓缓开动,各路工人各行其职,开始尝试组装。


 由于这些工人是在五个厂子里学习的经验。


 各种装配方法不一而同。


 怎么装的都有。


 比如上有油缸,有的厂子是无杆腔先上,有的是有杆腔先上。


 履带,有的是先组装完行走部,整体上。


 有的是先上行走部,然后再包履带。


 还有液压的排线管子AB口,有的厂子无所谓,只要路线走对了就行,试机后,如果动作反了,再倒油管AB。


 但这种方式会造成油管在拆卸时,液压油泄漏,优点是组装进度快。


 而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走油管AB口,需要两个人在机器内扯管子对AB口,浪费时间。


 当然,也有厂子在油管上挂上标签。


 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一部分劳动,因为每根油管的长度不一样,需要从繁多的油管中挑挑拣拣,一根一根捋。


 相当麻烦。


 其实,麻烦不麻烦,各有各的说法,并不存在太大的优劣方式。


 就看厂子的习惯是什么了。


 厂子的人多,麻烦一点倒是可以。


 人少的话,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干活。


 而换到启明星,由于在场的职工有五种装配方法,一时间,都乱成一锅粥了。


 甚至还因为某个部件的先后顺序怎么装还争吵起来。


 他说自己学习的厂子不是这么装的。


 另一个人说只学习的厂子是这样的装的。


 争的面红耳赤。


 钱旺想要制止这种混乱的局面。


 武长风摆摆手,让他别管。


 让工人吵去。


 真理往往在争辩中形成。


 无论怎么吵,这个挖机组装任务是要完成的。


 最终他们会选择一个较优的方式来形成启明星自己的工艺。


 当然,武长风也劝诫工人们:争吵可以,但不能无休止的争吵,这是无用的,要向着一个优秀的方案行进。


 否则,毫无意义,而无意义的事情,在启明星企业中,会遭受到警告,甚至罚款。


 允许你们有不同意见,但争论必须达成最优方案。


 最终,在工人争吵之后,对每一个部件如何处理,如何改进,大家论事不对人。


 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


 武长风很满意,但工人的心思放在如何吸收和改进方案上,这个企业一定能走的很远。


 因为,只有底层的工人才知道什么地方不合理,什么地方不正常。


 这种改进,需要的是自下而上的过程,而自上而下,那就太被动了。


 现场也有研究院派过来的机械专业的大学生。


 跟着工人们一起进步。


 对于任何好的建议,他们作为研发人员认真学习。


 形成技术图纸。


 技术是要传承的,自然需要研究院作为后盾。


 虽然当前大学生的经验不一定给工人多,但随着时间积累,大学生利用专业优秀,很快就能拉开距离。


 用武长风的说法:给他们点时间,便是奇迹。


 这也是启明星没有去挖其他厂家工程师的原因,自己培养也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三天后。


 第一台样机下线了。


 启明星举办了小型下线仪式。


 没什么节目,发个鞭炮,拉个条幅,集体合影。


 食堂加餐。


 当然,样机下线的时候,全厂的男女老少都过来围观。


 甚至看门的大爷也来凑热闹。


 武长风也没制止,挖机这玩意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幼儿园小朋友都看的津津有味。


 但是……


 开挖机也是一门技术活。


 虽然工人们能组装,也能将挖机开出去。


 但是要让挖机工作,去挖坑,去作业,对于工人就有点难度了。


 大臂,小臂,左右旋转,挖机伸缩,这可是一套技术活啊。


 于是,在厂子内部的空地上就出现这一幕:


 工人操作挖机,像得了帕金森一样,一卡一卡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液压系统出了问题。


 属实辣眼睛,现场的其他职工咯咯大笑,看的欢乐。


 武长风扶着额头,不忍直视。


 最后还是胖经理赶来,把工人换下来,亲自试验。


 胖经理本来就是基建的经理,对于各种设备都很熟悉,操作经验也是丰富。


 在他的手中挖机和别人就不一样了。


 顺滑的一批。


 这个样机终于正常工作了。


 看着还不错。


 运行一段时间后,胖经理走了下来。


 而其他工人开始检查设备螺丝,油管等部件是否存在松动和漏油。


 武长风问着胖经理;“感觉怎么样,和其他厂家有区别吗?”


 胖经理如实回答:“区别还是有的,座椅真的不错,舒服。还有各种监控设备也亮眼了,以前老师傅只凭经验感受动力和液压的工作状态,现在一目清晰。”


 “但是也有缺点,手柄有点沉,长时间很累手臂。监控的东西太多,眼花缭乱,甚至有的东西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武长风点点头:“手柄可以调节,监控这方面我们做个说明书就行,让司机了解即可。”


 随后,胖经理又提了几个改进意见,比如增加个小型空调什么的,哪怕是风扇都是好的。


 研究员一一记下,准备回去研究一下,然后在下一台机子上进行改进。


 没几天,第二台改进版开始组装。


 而此时,武长风要接待几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http://www.ccfang.cc/novel/nvZ9a8DzZd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