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九十七节 津关

第三百九十七节 津关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我要做皇帝》更多支持!



  吕臣三人在听说天子只是让他们写故事后,自然就一口应承下来。@



  刘彻于是任命这三位列侯为石渠阁待诏,赐予宫籍,准许他们进入石渠阁,查阅相关的文献典籍。



  当然,刘彻也不会傻乎乎的就真个放手让这些家伙去写。



  相应的大纲与思路,刘彻都帮他们拟好了。



  这部《大汉英雄传》走的是后世封神演义的路子,统而言之,就是秦朝暴虐,所以高皇帝受命于天,斩白蛇起义,四方豪杰,天地鬼神,皆同心同力,刘氏得天下,是正义,神圣,且注定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不是读者们所需要知道的东西了。



  为了防止这三个家伙写着写着就跑题,去写八卦。



  刘彻下令,从自己身边调去四个机灵的侍从协助处理著书过程的杂务。



  这四人,都是刘彻还是太子时,就已经在他身边的侍从。



  能力虽然不怎样,但胜在忠心,勤勉。



  另外,刘彻还下诏,这本书,每写完一个篇章,都必须递到他案前,由他过目、审阅。



  将此事布置好差不多就到了六月中旬。



  这一日,刚刚下过小雨,太阳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出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雨后的长安,依旧闷热无比。



  刘彻处理完政务。放下手中的笔。



  他按着习惯,来到石渠阁旁的阴凉树林中。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身为穿越者。他自是清楚,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



  想要活的久,就得常锻炼,还得按时作息。



  他与他的皇帝老爹不同。



  先帝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一天十二个时辰恨不得全拿来处理政务。



  而刘彻则是规划的很好。



  每天最多看两个时辰的奏折,然后开两个时辰的会议。



  而且中间必然会有一段适当的休息时间。



  不仅如此,每天早晚,他都会锻炼一下自己。



  早上晨跑、打打自创的太极。



  黄昏时分,则来这石渠阁附近的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每五天。刘彻必去一次上林苑游猎。



  一般,除非有突发的紧急大事,掌灯以后,刘彻就不会再看任何奏折。



  他就像一个后世的公务员一样,谨守着这些规矩。



  如此一来,他的身体,自然比自己的皇帝老爹,好得多。



  他至今,没怎么感冒伤寒过。



  年轻的身体。也因为常常锻炼,而变得强壮。



  只是……



  任何事情,只要跟皇帝沾边了,自然而然。就会变成政治。



  像刘彻现在这样,在树林中散步,身边也跟着两个尚书。向他汇报着天下各郡的报告。



  此时的尚书,远没有后世一品大员的地位。



  他们在汉室的官僚体系中。不过是个类似皇帝秘书的地方。



  一直都是打酱油的存在。



  但刘彻上台后,就开始重视尚书台。



  他首先任命了自己的心腹颜异。兼任了尚书左仆射。



  然后,又提高了尚书的政治地位,将尚书的秩比从四百石,提高到了八百石,准许他们参知政事,意思就是可以在朝会发表意见。



  这一套措施下来,刘彻发现,自己的权柄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许多以前,皇帝不好说,说了掉身份的事情,现在可以指使这些小虾米肆无忌惮的说了。



  最重要的是,通过尚书们,刘彻得以从丞相衙门,抢来一些对基层政策的话语权。



  同时,刘彻还在盘算着拆分内史衙门。



  现任内史田叔,年纪大了,精力也没有那么强,最重要的是他是刘彻的自己人。



  因此,刘彻通过田叔,已经悄悄的在内史衙门内部,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最主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在内史衙门下面,分设了‘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三个新设机构。



  分别对口管理长安城及城郊地区、长安以东的地区以及长安以西的地区。



  田叔卸任告老后,这三个机构应该就成熟了,可以独立成衙门。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加有效对关中各县进行管理,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分配。



  不然,单靠一个内史衙门,要管理整个关中七十二县,差不多四五百万人口,总会有力有未逮的地方。



  而且,内史衙门经过五十四年的发展,早已经积重难返,不把它拆散了,将来可能要出篓子。



  “陛下,江都王急报!”刘彻正在听着那两个尚书给他说着天下郡县的监察御史们汇报的各种事情,王道急匆匆的走过来,手里捧着一封密封的奏疏。



  刘彻接过来,将蜜蜡解开,拿出里面的帛书,一看,不由得呀了一声。



  到底是兄弟齐心啊!



  刘阏当这个江都王才一两个月,居然这么快就出成绩了。



  根据刘阏的奏报,他到任江都国后,立即就执行他这个皇帝大兄的旨意,首先,就是重新整理江都国国内的造船业,现在,已经有三个大型造船厂开始复工,预计年内,就可以造出大型的内河的楼船,两年之内,就可以尝试建造用于近海巡逻和捕捞的船只。



  只是,刘阏说,当今之世,海船技术最强的,是齐国和胶西国,尤其是胶西国,已经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近海捕捞船队,因此,刘阏希望刘彻这个皇帝大兄能下诏从齐国和胶西国,抽调工匠,支援他的造船大业。



  报完喜,刘阏就开始诉苦了。



  什么江都闷热,臣弟思念陛下云云。



  又什么远离中国,思乡之情巴拉巴拉的。



  最主要的就是,刘阏告了一状。



  被他告状的人是曲周候俪寄和弓高候韩颓当。



  这两位在去年平叛战争中立下了大功的将军,居然霸着津关,设置关卡,收取关税,严重阻碍了他这个江都王恢复国内生产,还惹得整个‘东南怨怼四起’。



  刘彻看完奏疏,挠了挠头。



  他想起来了,前些时候,俪寄上书建议,重新设置津关,以备将来。



  这个事情,刘彻问过丞相周亚夫。



  周亚夫的回答是:津关事关东南安稳,太宗孝文皇帝时为羁绊吴逆,许以恩义,故罢,今复,理所应当。



  刘彻当时没当回事,也就许了。



  现在看来,这里面水深的很啦!



  连周亚夫,都跟俪寄、韩颓当合起伙来了……



  嘿嘿……



  刘彻冷笑了一声,不动声色的将刘阏的奏疏收起来,对王道吩咐道:“去,把石渠阁中的东南地图给朕拿来,要太宗孝文皇帝十二年前的!”



  津关是在太宗孝文皇帝十二年所罢。



  刘彻想要了解这个事情,自然就要找当时的档案了。



  他想了想又道:“再去把太史令唤来!”



  除了司马谈谁还能对这些事情更清楚呢?(小说《我要做皇帝》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明天要去武汉~~~~~~
 

(http://www.ccfang.cc/novel/oQeZVXzRepZ.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