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要做皇帝 > 第八百七十九节 构想

第八百七十九节 构想

朱红色的宫门缓缓打开。



  在两个侍从官的带领下,楼烦王战战兢兢的越过台阶,步入大殿之中,然后,他可能是因为过于紧张的缘故,没有依照侍从们的提醒,而是自作主张,在进入大殿之后,立刻就跪到地上,拜道:“北狄酋长顿首百拜,恭问陛下圣安……”



  刘彻端坐在高高的御座这上,居高临下,注视着这个一进门就紧张的连规矩都忘了,直接在台阶门口就叩首的楼烦王。



  刘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实在是,这楼烦王的表现,看似可笑。



  但实则,谁知道他是不是故意这样表现的呢?



  别以为蛮子夷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前有冒顿、老上,让汉家三代天子吃瘪。



  后有尹稚斜、乌维,能在亡国的浪潮中,力挽狂澜,为匈奴续命。



  便是后世历史上,草原上的雄主、忍者,更是层不出穷。



  尤其是哪个毁灭和断送大唐盛世的安禄山,更是让刘彻记忆犹新。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所以,听其言不如观其行。



  刘彻站起身来,提着那柄天子剑,额前的琉珠哗啦哗啦的响起来。



  “楼烦王,既臣于朕,可称臣!”刘彻说道:“来人,为楼烦王赐座!”



  “诺!”大鸿胪公孙昆邪恭身一拜,然后就命人取来坐席,将楼烦王请到殿中左侧,跪坐下来。



  趁着这个机会。公孙昆邪悄悄的对楼烦王道:“王既已朝天子,还不立刻献上忠心?”



  楼烦王一愣。马上就醒悟了过来,连忙取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王印、鸣镝和马鞭。双手呈着这些东西,跪倒殿中,拜道:“臣本蛮夷之人,幸陛下不弃,收为臣妾,愿献楼烦王王印、鸣镝、马鞭,以楼烦上下九千七百余骑,尽为陛下鹰犬,爪牙……”



  刘彻点点头。让宦官手下楼烦王所献的东西。



  这当然是必然的程序。



  所谓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这楼烦王,从前受命匈奴单于,成为楼烦的首领。



  他的王印、鸣镝和马鞭,都是匈奴单于所赐。



  如今,他归降汉室,怎么可以继续用这些匈奴所赐的东西?



  当然是要刘彻重新赐他一套权力的器物,以此作为楼烦部族,彻底成为汉家鹰犬的标志。



  “卿既降朕,朕便命卿为楼烦候!”刘彻说道:“赐食邑两千一百户。所部骑兵,编为折冲军,朕以卿为折冲都尉,依旧总统全军上下。做朕羽翼……”



  楼烦王闻言大喜,立刻拜道:“臣必万死以谢陛下!”



  他心里其实早已经有所准备了。



  刘氏天子不可能依旧让他保留王号。



  能给一个列侯之爵,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不敢奢求更多!



  这中国天子。依旧让他统帅所部骑兵,这就是真正的意外之喜了。



  他本以为。自己的部曲,就算能保留。估计也会被分散,能统帅个两三千人就不错了。



  能成想,自己能继续统帅所部骑兵?



  不止是中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



  草原部族更加清楚,马背上出主人的道理。



  骑兵,才是一切的根本。



  刘彻却是在心里冷笑一声。



  本来,刘彻是想过拆散楼烦人,将他们分成几个互不统属的列侯部曲。



  这也是武帝的成功经验。



  历史上,武帝就是通过将归降的匈奴部族,分成好几个大小不一的列侯统帅。



  一方面,让他们无法抱团,力量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则能充分发挥这些降人的积极性。



  想想看,一些以前只是个左大都尉或者当户、骨都侯一类的贵族,一下子,就从自己的前主人那里分走了许多部曲,成为与自己的主子一般的汉室列侯。



  那他们肯定不会去听自己的前主子的话了。



  没有什么人会愿意寄人篱下的。



  只要有机会,谁不想当大佬?



  这也是当年刘邦的故技了——刘邦就是靠着这一招立小弟跟大佬争权,将秦末义军里庞大的越人义军势力给拆成了零件。



  曾经庞大的越人势力,土崩瓦解,变成了四个互相敌对的王国。



  更因此使得越人失去了共主,变成了无头苍蝇。



  但刘彻经过考虑后,决定暂时先放弃这个成功的政策。



  这既是有现实的考虑。



  刘彻需要一个招牌,对匈奴的招牌,来千金买马骨。



  既接着厚待楼烦王,告诉其他匈奴部族:哥打过来的时候,降者重赏,抵抗者杀全家!



  同时,也是存着做实验的想法。



  刘彻想看看,游牧民族能否在经济上与农耕民族进行互补。



  搞搞类似后世的游牧民族定居计划。



  让他们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放牧和生活。



  然后,用他们放牧产出的牛羊和马匹以及各种皮毛,换取粮食物资。



  这很重要!



  一旦这个实验被证明成功。



  那么,未来,刘彻就可以在河套,在河西,甚至整个大草原推广。



  配合改造其信仰以及类八旗制度,尝试将草原狼驯化。



  讲道理的话,只要能证明游牧民族可以在某地定居,依靠春夏放牧,秋冬积蓄,从而不再逐水草而居。



  那么,他们就不再由威胁了。



  你想啊,在以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最大的优势,并不是他们是骑兵。



  在事实上,中国王朝崛起后,用骑步兵吊打整个草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草原的问题是打败他们简单,而控制他们困难。



  这个难点就在于人家居无定所。中原王朝基本无法监控他们的行为。



  而他们一旦定居了。



  就会形成城市,形成村落。形成聚集点。



  就像中国后世一般,变成省市县。



  定居生活的游牧民族还会有危险吗?



  答案是没有了!



  只要他们定居下来,就会被中国的王朝所统治。



  刘彻可以委派官员,可以建立亭里,甚至修建直道。



  这样,用不了十年,定居点的游牧部族,就会成为中国人。



  无他,一是定居后。可以洗脑,可以宣传,将底层牧民洗成中国人,让他们从向自己的主人效忠,转而变成为大汉王朝效忠。



  他们过去需要承担无比沉重的负担,甚至除了每日主人赏赐的食物,他们没有任何财产。



  但,现在,刘彻慷慨的准许他们拥有自己的财产甚至人身自由。



  这样底层牧民就不会有想要叛乱的心。



  讲道理的话。全球民族,都是这样的。



  但凡能活命,谁愿意去打仗,跟人争个你死我活?



  至于那些贵族。也会获得比他们之前更好的生活和环境以及待遇。



  靠着放牧,苦哈哈的看天吃饭。



  那里有坐地剥削和抽成来的爽?



  就像现在的濊人,沧海君金信不就死都不愿意回到过去了吗?



  他现在不就成为了一个死忠脑残的诸夏民族主义者。天天口头禅就是:吾乃青阳氏之后,生来贵胄!



  这货甚至连韩王萁准都不放在眼里。



  濊人之所以如此老实。



  刘彻很清楚。根本不是大臣奏疏里说的‘陛下嘉大惠,泽被苍生。沧海君感恩而拜,沐德而臣’。



  事实的真相是——濊人脚边,有着一个几乎永不枯竭的宝库。



  每年夏季,大马哈鱼的洄游,创造了无数的经济效应。



  之前濊人挨饿,是因为他们只能靠着简单的工具徒手捕鱼。



  但汉军来了之后,用围网、拖网,教大马哈鱼做鱼。



  去年一年,捕获量高达二十万石之多。



  折算为后世的数字是接近五千吨的鲜鱼。



  哪怕是其中大部分都晒成了鱼干,但边角料和剩下的鱼获,做成工资发给帮忙晒鱼的濊人,也足够让他们吃饱喝足。



  更何况,怀化的淘金潮,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内地的经济交流。



  大量的财富瞬间涌入涌出。



  濊人的贵族,便是个白痴,只要坐地收钱,也能过上小康生活。



  随便一个小贵族的日子,现在都可能要比以前的金信这个濊人共主的日子还要爽。



  这些家伙就像后世暴富的煤老板一样,整天陶醉于纸醉金迷之中,那里还有心思去想其他事情?



  而下层濊人,一方面现在最起码能吃饱肚子,而且,有女儿的人家,基本都找了个汉人女婿,小日子过的挺滋润,滋润不会去想其他事情。



  而其他没有女儿或者汉人女婿的家庭,只要不懒,基本上都能找到事情做。



  当地就业率不是百分之百,而是百分之两百!



  连倭奴都能找到工作!



  连倭奴都能供不应求!



  所以说啊,当年商汤祭天,祷告上苍,训诫后代子孙说: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确实是至理名言。



  不管什么人,哪怕是黑叔叔,只要吃饱了,就不会闹事。



  但,刘彻知道,濊人只是特例。



  谁叫人家那地方物产丰沛,而且地广人稀呢!



  但草原上就不同了。



  除了牲畜和绿草,茫茫大草原,少有天堂。



  连匈奴的单于庭都需要四季追随雨水而动,其他部族的日子,就更不用想了。



  历史告诉刘彻,大凡草原部族南侵,除了少数时候,其他多数时间,都是因为他们被灾难袭击,活不下去了,于是就互相攻伐,兼并,然后诞生一个霸主,这个霸主再带着他们,像蝗虫一样抢掠。



  然而,一旦他们定居之后,其腐化速度和战斗力下降的速度,肯定让人瞠目结舌。



  而想要让游牧民族定居下来。



  刘彻要解决两个难题。



  第一个是他们的牲畜的饲料来源问题。



  这一点,刘彻可以通过大量建造青储窖和发展苜蓿草种植来做解决。



  实在不行,最多扩大其部族的领地范围嘛。



  反正草原这么大,有着足够的生活空间,来安置那不过几百万的人口。



  反正百年之内,以辽阔的大草原的的空间来看,足以安置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了。



  至于百年后?



  中国应该已经能看到蒸汽机在轰鸣,铁甲滚滚了。



  那个时候,草原民族永远无法威胁中国的文明了。



  但另外一个问题,则需要实践和摸索来解决了。



  那就是,他们的生活问题。



  人家养的牲畜,总要卖掉,才能产生收益吧。



  人家不可能只靠吃奶制品就活下去的。



  没有维生素,没有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他们迟早药丸。



  但,刘彻不是圣母,更不是圣人。



  中国的商人和统治阶级就更可怕了。



  有钱不赚王八蛋。



  只要能赚钱,别说坑蒙拐骗了,就是投毒卖假药,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更何况,刘彻准备慢慢释放资本主义这头怪兽。



  而这头怪兽,可是要吃人的!



  甚至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是刘彻为这头怪兽准备的第一道点心,正餐则是三哥家勤劳勇敢善良的人民。



  刘彻寄希望于这头怪兽能够吃饱以后,不来祸害他的国家和人民。



  然后用一千万甚至更多人的死亡,让这头怪兽能成长到打领带的阶段。



  但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甚至是刘彻死后的事情了。



  现在,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刘彻需要让人尝到甜头。



  不管是草原还是中国的贵族士大夫们,他们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尝到甜头,然后自动自觉的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一员。



  唯有如此,才能让资本主义的萌芽,真正在中国生根发芽!



  反正,刘彻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与权贵结合,拥有广泛认可的资本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发芽。



  反之,只要能与权贵的利益结合起来,获得广泛支持,形成一个全新的利益阶级。



  那么,资本主义的发芽和茁壮成长,是几乎不用去想的事情!



  就像数百年前,春秋战国之交,当地主阶级兴起,而且得到了列国贵族和王族支持后。



  周礼、周制,井田制以及奴隶制,一起被扫到了的历史的垃圾堆。



  为了发展和壮大自己,法家甚至喊出了‘刑无等级’的口号,而黄老派也发明了‘无为而治’‘法无禁止则不纠’的思想。



  正是因为,刘彻看到了春秋战国的历史演变,也看到了后世的历史发展过程,尤其是那个名为图朝的时代的崛起过程。



  因此,刘彻深深知道和明白。



  在中国,口号啊理论啊什么的,都是虚的。



  只有好处和利益,恒久存在。(未完待续。)



  ps:推荐一本好书《摄政大明》



  相信,大家应该都会喜欢的。



  虫子一直是个很有才华的作者。



  讲真,他写的朝堂很精彩,大家感兴趣的话,去看看吧~相信应该不会失望!



  另外推荐一本《大明文魁》



  我深以为,这是明季中期文官流非常有感觉的一本书。



  只是貌似一直不温不火。
 

(http://www.ccfang.cc/novel/oQeZVXzRepZ.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