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要做皇帝 > 第九百四十五节 自取灭亡

第九百四十五节 自取灭亡

出了那家店铺,刘彻带着人,坐上马车,离开直市。?ap;?
 ?



  “陛下,奴婢有罪!”一上车,王道就扑通一声跪下来。



  刘彻笑了笑,没有接话。



  只是对在外面驾车的剧孟说道:“奉车都尉,中车侍郎累了,你派人将他送回未央宫吧……”



  王道闻言,立刻就不断的磕头。



  他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从此,一文不值!



  宫廷里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类似的先例了。



  身为宦官,失去皇帝的信任,几乎就是等于自绝于天下。



  但刘彻这次却是铁了心了。



  “还不快回宫?”刘彻冷眼看着他:“非要在这丢人现眼吗?”



  于是,王道只好重重叩,然后哭着走下马车,然后在两个侍中的押送下,踏上回宫之路。



  这条路,对他而言,肯定不是那么好走的。



  “朕早就说过,不要贪,不要拿,更不要想背着朕玩花样!”王道走后,刘彻仿佛是对着天花板说道:“可总有些人听不进去!”



  “跟不上朕的,朕不会等他!”



  这句话明显是说给薄世和剧孟听得。



  两人哪里听不明白?



  “先帝衣冠哪里不是还缺个侍奉的宦官吗?”刘彻命令道:“告诉太常,让王道去给先帝侍奉衣冠吧!”



  “诺!”立刻有宦官兴高采烈的领命。



  王道的倒下,意味着一个新的巨头将要崛起。



  大家都有机会!



  至于王道会不会起复?



  这个可能性约等于零。



  原因很简单,有史以来,所有被天子惩罚去侍奉先帝衣冠的宦官,没有一个能起复的。



  他们永远被束缚在先帝的陵寝和神庙之中,在孤寂和默默无闻中死亡。



  “陛下,这是不是有些过了……”剧孟终究是个讲义气的人,他见到王道这个下场,莫名的也有些兔死狐悲。



  在外界的眼里,他和王道是一类人。



  他是幸臣,王道是宦官。



  都是为士大夫所不容,被舆论所蔑视的群体。



  今天王道的下场如此凄惨,明天他也可能会落到这样。



  “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刘彻淡淡的打断了剧孟的劝说:“朕不是唐明皇,他王道,也不是高力士!”



  薄世和剧孟闻言纷纷低头,不敢再多嘴了。



  唐明皇和高力士是谁?



  他们不清楚。



  但他们知道,天子的意思和态度已经很明显。



  敢背着他搞小动作的人,决不饶恕!



  “看来,朕以后要隔三差五的出来看看了……”刘彻说道:“朕要不出来看看,不知道要多少事情,要被人瞒着!”



  宦官和官僚们联手,封锁某些消息和刷掉一些情报,不让皇帝知道。



  有史以来,就屡见不鲜。



  最典型的就是赵高哄骗秦二世,让他以为天下升平,压根就没有什么农民起义,不过是些盗匪。



  等陈胜吴广势大难制时,秦二世才现:我曹,什么情况?



  但农民起义军那个时候已经逼近关中了……



  所以,野史说,赵高是为了复仇,这并非空穴来风。



  而在汉室的历史上,也生过宦官联手封锁情报的事情。



  那一次,造成了武帝培养了数十年的太子刘据自杀,巫蛊之祸牵连无数,大汉帝国差点因此灭亡。



  有这两个故事在,刘彻怎么容得下,王道居然对他封锁消息和情报?



  “出城吧!”刘彻不想再提这个事情,他对着剧孟吩咐:“去城外的作坊看看……别告诉朕,你不知道这些商人的作坊所在地!”



  “诺!”剧孟当然是清楚的。



  刘彻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导致他的亲信王道,居然敢瞒他,作为他的耳目的绣衣卫也不报告要知道,在绣衣卫的体制设计中,刘彻定下了一个名为直奏的制度:假如某位绣衣卫的指挥使,觉得事关重大,但他的报告却没有批复,那他就可以申请直奏君前,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有绣衣卫指挥使申请直奏,哪怕刘彻当时正在女人肚皮上,也会立刻接见。



  但是,绣衣卫上下八位指挥使,包括专责监察长安的三人,没有一个人申请直奏。



  这意味着什么?



  刘彻再清楚不过了有人不想他这个皇帝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而且,这个人手眼通天,居然能打通关系,真的埋下了这个事情!



  这才是最恐怖的!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个。



  第一:两步之内,必须全是自己人,全是对自己忠心耿耿,没有二心的人。



  第二:耳聪目明,能掌握天下动态和情报,知道曾经生过什么,出现过什么。



  换句话说,是一切尽在掌握中。



  但,现在有人破坏了刘彻的这两个基本权利。



  居然让他如同瞎子聋子一般。



  这事情,肯定不简单!



  ………………………………



  两个时辰后,刘彻一行的马车车队,来到了长安城外,距离鸿固原约三十里左右的一处河流旁。



  渭河滔滔奔流而下。



  远方的平原上,原本是阡陌连野的农田,已然消失。



  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作坊运营中心。



  刘彻仅仅举目眺望,就现了至少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作坊,林立于此。



  无数的污水和废弃物,被排入渭河中。



  河里面,一片浑浊。



  许多的死鱼,散着腐臭味道,郁积在一起。



  远方的山林中,甚至有浓烟升起,一个个耸立的烟囱,让刘彻看了冷笑不已。



  “这就是他们在瞒着朕的事情了……”刘彻只看一眼,就明白了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了。



  讲道理的话,现在的造纸和纺织,都是手工业。



  手工业意味着污染小,可控制。



  但是……



  看着此地,刘彻觉得,这帮家伙,肯定不止在玩手工业。



  至少也是一个密集型的血汗工厂!



  “朕能看到什么?”刘彻问着身周的其他人:“包身工?奴工?童工?还是别的什么?”



  没有人敢回答这个问题。



  “九卿们知道吗?”刘彻又问道。



  “丞相和御史大夫知道吗?”



  依旧没有人敢回答。



  但没有敢回答,正说明了问题。



  “此地存在有多久了?”刘彻又问道。



  “已经一年多了……”终于有人敢回答这个问题了。



  “一年多啊……”刘彻笑了起来。



  莫名的,刘彻想起了他曾经看过的一部神剧是,相。



  他的心里,冒出了一句名言:瞒上不瞒下。



  现在,看来,这情况是包括他在内的高层三公九卿统统被瞒在鼓里。



  刘彻能理解,为什么要瞒着他了。



  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人要瞒着三公九卿了。



  谁他妈敢把这个情报报告上来?



  看看这一段的渭河吧!



  这水里的污染物和垃圾,多的能让人作呕。



  这里的水源,已经不再可以饮用了!



  此事,要是被捅到朝堂上,要掉多少脑袋?



  反正刘彻自己是数不清楚了。



  但……



  他们能瞒多久?



  纸是包不住火的!



  “这些傻瓜!”刘彻骂道:“这是自取灭亡啊!”



  然而,这正是资本的本性。



  为了利益,他们能亲自卖出绞死自己的绳索。



  然而,这个烂摊子,刘彻却不得不帮他们收拾了。



  想要展工业,尤其是大工业。



  污染是必不可少的。



  甚至可以说,污染就是工业化,工业化就是污染!



  又想要展,又想要环境。



  那是做梦!



  在没有核聚变之前,人类想要纯绿色无污染,这不是弱智就是脑残。



  但,眼前的这个情况,旁的不说,单单是这段河流中的情况,是不能被捅到朝堂上的。



  一旦捅上去,不仅仅要掉一圈脑袋。



  还会掀起一股反工业和反技术的潮流。



  儒家和黄老派,肯定会扛起机变械饰的旗号疯狂攻击墨家和少府引导出来的新技术和新器械。



  更可怕的是,南阳的重工业基地,也要gg思密达。



  中国的士大夫和传统的思想舆论,必然不会接受,任何要破坏自己环境,还可能祸及子孙的工业化。
 

(http://www.ccfang.cc/novel/oQeZVXzRepZ.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