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执剑写春秋 > 第42章 千兵万马避白袍

第42章 千兵万马避白袍


 感谢堕天丶路西法588赏,感谢亮哥哥1212、剑道独行和年少lg杨阳的打赏。新书期,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各种求。


 ………………………………我是纯洁的分割线……………………………………


 在忠信的下首,刚才发问的红衣老僧轻咳一声,场间顿时恢复了寂静。


 看的出来,这个红衣老僧在少林寺内的威望非常高。


 “都不要乱想,那个人距今已经超过百年,而根据方丈所言,殿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过百岁。名字应该只是一个巧合罢了。”红衣老僧道。


 “师叔说的是,弟子也是这样想的。”忠信道。


 “方丈,殿下想要交好少林,你的意思呢?”红衣老僧问道。


 “少林寺沉寂太久了,也该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忠信毫不迟疑道。


 “那就意味着要与蒙古为敌。”下方有僧人道。


 “少林和蒙古,永远不可能交好。密宗还在一天,少林就必然会遭受打压。”忠信右手边第一个僧人开口道。


 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


 无色一开口,又有一名僧人点头道:“无色师兄说的是,蒙古若是真的入主中原,就算我们不与蒙古为敌,只怕蒙古也会对少林寺下手。”


 “既然如此,那就战。少林寺历史上从来不乏被统治者反对的时候,但是时光流转,少林依旧存在,王朝却已经崩塌。我们少林,只要明确了目标,从来不需要顾忌太多。”红衣老僧一锤定音道。


 这便是千年少林的底气。


 自少林建立至今,不是没有统治者想过灭佛。


 但是少林如今依然存在,而且必将继续存在下去。


 这份底蕴,绝非全真教这种新兴的宗教可比的。


 “师叔,那殿下的其他要求?”忠信问道。


 “殿下说要用《九阳神功》和我们交换《易筋经》?”红衣老僧反问道。


 忠信点点头。


 红衣老僧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九阳神功》,其实我也有所耳闻。当初著成《九阳神功》的那位高僧,和我们少林还有些关系。《九阳神功》之所以能够大成,我少林也功不可没。只可惜,后来那位前辈突然失踪,《九阳神功》也逐渐被人遗忘。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九阳神功》,的确是一门不逊色于《九阴真经》的神功宝典,而且对我佛门弟子有天大的好处。”红衣老僧缓缓道。


 忠信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之色。


 他虽然喊红衣老僧为师叔,但是事实上,他在少林寺内的地位非常特殊,眼前这个红衣老僧的年龄,已经是他的三倍有余,是少林寺内辈分最高的存在。


 很多事情,忠信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但是红衣老僧都有所耳闻。


 “如此说来,殿下之言的确是颇有诚意。”忠信道。


 红衣老僧点点头,道:“按方丈所言,殿下既然愿意将《九阳神功》送给少林,又承诺从少林弟子中选取一位衣钵传人,那便同意殿下的请求。少林从来不需要求别人什么,但是殿下有意示好,我们也没有必要拒绝。”


 “可是,那毕竟是《易筋经》啊。”有僧人反对道。


 “我少林之所以能够千年不倒,靠的从来都不是《易筋经》。这千年的历史上,《易筋经》练成者才有几人?失传过几次?可是那又如何?即便是七十二绝技全部流传出去,对我们少林又能有多大的影响?”红衣老僧的语气并不严厉,但是却掷地有声。


 刚才出言的僧人满面羞愧,道:“弟子知错。”


 红衣僧人将目光收回,放到忠信的脸上,道:“方丈,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就不要让人小瞧了少林。你告诉殿下,《九阳神功》交换《易筋经》没有问题,殿下收徒那一日,我少林再奉上《洗髓经》为贺礼。”


 忠信动容。


 “师叔,需要动用《洗髓经》吗?”忠信问道。


 世人皆知,《易筋经》是少林寺第一神功。即便是在少林寺内部,大多数人也都是如此认为的。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道,少林还有一门毫不逊色于《易筋经》的神功,名曰《洗髓经》。


 《洗髓经》的功效,比起《易筋经》更为单一。


 它没有什么威力。


 《洗髓经》,本来也不是用来战斗的功法。


 这门功法,唯一的作用,便是让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挖掘人体内部的宝藏。


 它之所以没有名气,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自达摩之后,少林再无一人练成《洗髓经》。


 因为《洗髓经》的修炼前提,便是将《易筋经》练至大成。


 易筋功已毕,便成金刚体。外感不能侵,饮食不为积。犹恐七情伤,元神不自持。虽具金刚相,犹是血肉驱。须照《洗髓经》,食少多进气。


 少林千年历史,修习《易筋经》者为数不少,但是习练有成的人,屈指可数。


 将《易筋经》练至大成的,除达摩外,空无一人。


 所以《洗髓经》,也随之蒙尘千年。


 “这门功法,在我们少林寺内部,也是束之高阁,毫无作用。拿来表现我们的诚意,恰到好处。”红衣老僧道。


 忠信迟疑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道:“师叔,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们既然已经做到了如此地步,不妨再多付出一点。”


 “方丈,你是想?”红衣老僧仿佛已经预料到忠信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忠信点了点头,道:“忠信既然身为少林寺方丈,自然要为少林寺做出贡献。”


 “哎,这是方丈的私事,老衲就不过问了。不过老衲代全寺上下,感念方丈的付出。阿弥陀佛。”红衣老僧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


 …………


 “方丈,你还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赵昊有些震惊道。


 在赵昊的身边,正是少林寺方丈,忠信大师。


 “其实少林寺是没有忠字辈的,忠信也不是我的法号,而是我的名字。我之所以能够成为暂代方丈之位,最大的原因是我的出身以及能力。”忠信道。


 “少林寺做出了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只可惜,最适合你的地方,应该是战场才对。”赵昊道。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赵昊的确没有想到,忠信居然是陈庆之的后人。


 七千白袍军,若是能够再现,对赵昊、对宋朝来说,甚至比少林寺的意义都要重大的多。  

(http://www.ccfang.cc/novel/oVcR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