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香浓春暖 > 第333章 第 333 章

第333章 第 333 章


 因着起了疑心,  一路上顾得欢与崔景行都与这两个胡人向导走得很近,随时监控他们的行踪。


 顾得欢借口想学习胡人的语言,与这两个胡人不时的交谈着。


 她惊喜的发现,  这个时代的胡人的语言居然真的和俄语差得不是太多,  从发音上来说,  很多都非常相像,  特别是大舌颤音居然也存在!


 要知道这个大舌颤音可是她学俄语的时候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


 当时外教来上第一节俄语课的时候,带来了一个茶杯。


 老师上课带茶杯,  并不是一件特别的事情,  毕竟语言课一般都是要不停的说,  说得口干舌燥喝几口水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然而,等到上课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原来茶杯是一个教学工具。


 老师打开茶杯,  给他们展示了里边盛得满满的水,然后喝了一口,没吞下去,  当着他们的面展示了舌头卷着水不住的颤抖,  就如漱口的时候用水呲牙的那感觉。


 “想学好俄语,  你们一定要掌握大舌颤音。”


 老师把水吐出来以后,  给他们示范了一下所谓的大舌颤音是怎么样的。


 顾得欢至今还记得那个场面,三十多岁的俄文老师刚刚张大了嘴,同学们就听一阵“哒啦啦啦啦”的声音回荡在空中,  好像是机关枪扫出了一串子弹,  又像是舌头底下安了弹簧一样,  快速的颤动让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个字里居然要夹杂这种奇怪的颤音,像简单的问候一句“您好”,舌头都得弹上一弹,  就像在嚼旺仔qq糖,啊,那绵软q弹的感觉真棒啊——并不。


 老师让班上的同学逐个来试试大舌颤音,全班都测试了一下,能马上速成的只有两个人,都来自湖南中部地区,估计那地方的方言可能与俄文相似,所以两个人毫不费力就将大舌颤音发出来了。


 接下来的一节课,那两个人就可以坐在旁边休息闲聊,看着他们二十多个人拿了茶杯喝一口水苦练大舌颤音。外教让他们俩去指导同学们发音,两个人都表示任务艰巨:“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发出来的,就是一开口就是这样。”


 外教笑着看了看她们俩,那两个女生也一脸无辜的笑。


 顾得欢花了小半个月的练习,这才勉强发出了半流畅的大舌颤音,熟练自如的掌握是半年以后。虽然辛苦,但是她并不觉得后悔,因为她掌握了另外一种语言,这非常值得。


 而且现在看起来更是物有所值,和这两个胡人学习他们的语言,居然也用得上这个大舌颤音,而且很明显那两个人都非常惊讶于顾得欢一点就通的本事。


 “顾小姐,你实在是太聪明了。”一个叫巴达尔的胡人表示了惊叹。


 另外一个叫格尔什,也赶紧附议:“在玉门关住着的时候,周围的小孩让我们教他们学胡语,可是这个颤音学很久都学不会,顾小姐怎么马上就知道怎么念了。”


 蒋麒麟从马上歪着身子插嘴:“什么颤音这么难学?我才不相信说句话有什么困难的,你们说说看,让我来学一学。”


 巴达尔冲着蒋麒麟开口说了一句话,长长的一串,叽里咕噜,舌头打了好几个滚。


 蒋麒麟眼睛都直了:“你说慢点,说慢点。”


 巴达尔又将那句话用慢节奏说了一遍,可是蒋麒麟依旧还是觉得快:“哎哎哎,你那几个哒哒哒的声音是怎么弄出来的?”


 格尔什笑了笑:“我们就说顾小姐聪明,一学就会。”


 蒋麒麟挠了挠脑袋,这两个人的意思是他不聪明了?他赶紧朝崔景行喊了一声:“景行,你会么?”


 崔景行摇了摇头:“我方才暗暗试过了,不行。”


 蒋麒麟脸上露出了笑容:“你们看,他也不行。”


 仿佛找到了同类就会心安,崔景行也不能发出这个大舌颤音,说明自己并不笨,是那个音真的太难了,没几个能一学就会——顾得欢太可怕了,她就是异类。


 崔景行方才在旁边听着顾得欢向那两个胡人请教,心里想着学点胡语是必要的,可是听到胡语里那一连串的颤音,他觉得还真有些困难,在一边默默的模仿了许久,还是不能顺畅的把这个音发出来。


 这可比练武困难多了,嘴唇都颤起来了,舌头还是很僵硬,不知道该怎么调整。


 顾得欢与巴达尔和格尔什两人一路走一路说,学了不少实用胡语(重温了部分俄语),一些日常的单词基本上都已经被她掌握,巴达尔和格尔什两个都啧啧称奇,一连串夸赞顾得欢聪颖过人。


 蒋麒麟练习了两下已经彻底放弃,而崔景行却继续在坚持,他向顾得欢请教如何才能将舌头变得很软发出那个音来,顾得欢让他去含一口水反复练,整整一个下午,崔景行一只手拿了一个皮囊,两个腮帮子鼓得像一只青蛙,嘴里总是哗啦啦的响,一不小心就有水喷出来吐到了地上。


 巴达尔与格尔什看了有些心疼,毕竟在西北这边,水源是重要的资源,大家都很珍惜水,看到崔景行练习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吐出来,两个人都觉得揪心的疼。


 练了一个下午,崔景行觉得自己的舌头比原来柔软多了,可还是觉得有些生硬,心里头想着等晚上好好向顾得欢请教。


 今日他们比较幸运,居然在天黑之前到了一个小镇。


 虽然说是个小镇,可却比较荒凉,只有一条直街,两边稀稀落落有些土砖房屋,进镇子走了一段路,基本没看到人,走了一会儿才见着有个铺面,卖的是一些日杂,可柜台上积了不少灰尘,看上去已经很久没人光顾的样子,店老板看着他们过来,很热情的打招呼:“远方的客商,快来看看,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吗?”


 崔景行走到里边瞄了一眼,看到那里有一卷很厚的皮毡。


 他请巴达尔问老板是否有帐篷卖,老板点了点头:“有的有的,别的不敢说都有,可这帐篷是绝对有现货的,而且绝对的经久耐用。”


 一边说着话,老板一边转头向库房里走,没多长时间就和他那婆娘拖着一大捆东西出来了:“客商,你来看看合适吗?”


 巴达尔问了一下帐篷大小,顾得欢现在已经能听得清一些胡语,大概是说能住六到八个人的样子。


 “够了够了。”顾得欢点了点头,用胡语回复:“我们自己有帐篷,只不过是想多买一顶备用。”


 她说的语法有些不对,发音也不是很标准,可老板还是能听懂,他惊讶的看了顾得欢一眼:“姑娘,你经常来我们这边行商?”


 顾得欢笑着摇了摇头:“第一回。”


 巴达尔笑着补充:“她一路上跟着我们学说咱们的话。”


 “不错,真不错。”店老板朝顾得欢翘起了大拇指:“姑娘真是太聪明了!”


 因为跟店老板做了生意,他分外热情,给他们指了客栈的路:“在街道的最尽头有一家客栈,因为这里长年累月鲜少有人过来,也不知道他们家还有没有在开,你们过去碰碰运气吧,要是没开了,你们只能自己支棱帐篷睡觉,或者看看他那里有没有空房间,借住一个晚上了。”


 听到此处,顾得欢心里忽然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都是一个小镇上的人,为何杂货店的老板居然不知道客栈有没有开业?


 这个小镇真的很小啊,一眼就能望到尽头。


 她看了一眼崔景行,他的脸色也有些凝重的模样,眼睛不住的在打量这家小小的杂货店,好像想从里边找出什么破绽来。


 “走,去客栈瞧瞧。”


 张统领一只手压在刀柄上,一挥手,命令那些押车的人推着车辆朝前走。


 “巴达尔大叔,你们平常回胡地要经过这个小镇吗?”


 顾得欢从怀里摸出了一张舆图看了看,这时候的舆图绘制师们应该没有怎么深入胡地,各种路线画得极其简单,只画了几根主要的线路,直达胡地的名都尔德和另外几座重要的城市,这些小地方根本就没有出现在舆图之上。


 或许有更细致的舆图,可民间能买到的也就是这种了。


 巴达尔摇了摇头:“我们是阿剌利大汗那个部落的,素日里回家不用走这边。”


 “阿剌利大汗?”顾得欢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想了想,那位大娘曾经跟她提起过这个人,说他是草原八部里一个比较强势的部落汗王,而且之前还有一个人也曾经提起过这位大汗。


 “那你认识忽耳昊吗?”


 算是随口一问吧,毕竟胡地也有那么大,不一定问到的人便相互认识。


 巴达尔眼睛一亮:“顾姑娘,你认识忽耳昊?”


 “算是朋友吧。”顾得欢笑了笑:“怎么?你认识他吗?”


 “忽耳昊是我们部落里一个名人呢,他家财万贯,又仁义好施,大家都很敬重他。”巴达尔很热心的向顾得欢建议:“既然姑娘认识忽耳昊,不如到了名都尔德就去找他,让他帮忙把这批货物出手,很快就能卖掉。”


 “好。”顾得欢点了点头:“我们到时候去找他。”


 众人慢慢朝前边走,街道不是很宽阔,大约并排能走两辆马车,眼见着街道末端就在眼前,可好像怎么也走不到尽头一样。


 车轱辘碾压着黄沙铺着的地面辘辘作响,机械而单调,街道两旁的房屋一直在转换,可是走了很久也没走到客栈,过了一会儿,巴达尔和格尔什忽然惊叫起来:“我们又回到了杂货店了!”  

(http://www.ccfang.cc/novel/openr6kEe7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