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香浓春暖 > 第71章 第 71 章

第71章 第 71 章


 “张氏,  现在苦主已经发声,你可认罪?”


 左知州拍了拍惊堂木,瞪起了眼睛。


 说实在话,  审这种案件甚是无聊,  不过是那些内宅妇人们之间的争斗,  也拿到公堂上来断案,  若是换了旁人,他是绝对不接这种案子的。


 年代久远,  人证物证全无,  况且苦主并未死,  现儿活得好好的,即算张氏认罪,该处何种刑罚才合适?


 “大人,  不,民妇不认罪!”


 张氏抬起头,一脸的不服气:“大人,  断案也需讲求人证物证罢?如何就听她一面之词便给民妇定罪?”


 公堂内外听审之人里也出现了不同声音:“这倒也是,  怎么着也该有人证物证嘛。”


 “都过去十来年了,  哪里找人证物证?顾姑娘不就是最好的人证?当日发生的事情她自己还不知道么?”


 “可不是嘛,  那么小的孩子被推进水井里头受了那么大的罪,怪可怜的。”


 众说纷纭,嘁嘁喳喳。


 人证物证?顾得欢笑了笑,  做什么事情不可能没留下痕迹,  张氏想要见着人证物证,  那就让她看到好了。


 “大人,那时候沈家还未发达,家中只有两个做零活的,  其中一个叫玉嫂子的主要帮着我娘打理家中内务,她曾亲眼目睹张姨娘将我推下水井。”


 左知州精神一振:“果然有人证?”


 “当然有人证。”


 顾得欢点了点头。


 她记忆里的玉嫂子那时候大概是三十多岁,生了一张圆胖脸盘,为人十分和善。她醒来的时候耳边除了顾敏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便是这位玉嫂子的低低抽泣。


 后来玉嫂子不住诫告顾得欢:“大小姐,你别再跟着那个姨娘朝没人的地方去啦,她想害你哩。这次亏得我赶紧去喊了人过来帮忙,要不是你可就没命了。”


 从玉嫂子的话听起来,她肯定是看到了张姨娘出手的那一瞬间,只是不好直接告诉她而已。顾得欢明白玉嫂子对她是一片好心,与她十分亲近,这引起了张姨娘的怀疑,过了大半年,她找了个岔子让沈宝清将玉嫂子辞了。


 玉嫂子离开之前,抱着顾得欢痛哭流涕:“大小姐,以后你可要好好的啊,我这一回家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见着你啦。”


 顾得欢听顾敏提起过,玉嫂子家里住在离禹州城二十几里之外的乡下,大周交通不便利,自从玉嫂子离开以后顾得欢与她就没太多来往,只是顾敏过年的时候总会寻到玉嫂子家去看望她,多多少少送点过年的节礼表示心意。


 那时候在沈家被婆婆打压姨娘排挤,玉嫂子是对她最知冷暖的一个人,更何况她还喊人救了自己的女儿。


 人怎么能忘本呢?


 顾得欢也坚持着要跟了过去看望玉嫂子,顾敏总是以她年纪小,走不了那么远的路,天气寒冷下雪路上滑,不让她跟着去。直到今年,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才去了玉嫂子家给她拜了年。


 不管怎么说,玉嫂子是真心疼爱沈晓月的人,自己也该代替沈晓月去表示感谢。


 玉嫂子男人早些年干活出了点事,一条腿有点跛,这些年家里全靠着玉嫂子在大户人家做点零碎事情养家糊口。日子过得虽然艰难,可家里还是和和睦睦一派其乐融融,前年玉嫂子的大儿子终于娶了媳妇,去年给她生了个大胖孙子,玉嫂子便没再出去干活,全心全意在家带孙子,顾得欢去的时候,那娃儿已经快满一岁,生得虎头虎脑着实可爱。


 “知州大人,可差官爷们骑马赶去城郊李家庄,寻了玉嫂子过来一问便知。”


 “准!”


 左知州又扔出了一支签子,让衙役们去带人证。


 因着玉嫂子家理禹州城还有二十多里,来回五十里路,一时半刻衙役们也回不来,左知州决定先歇息,下午再审。


 他笑着看了一眼崔景行和顾得欢:“两位要不要去隔壁本府宅子里歇息,一块儿用个午膳?”


 用膳之时拉拉关系,请这两位届时到京城里多多美言几句,过上一两年,应是升迁有望。


 顾得欢赶紧推辞:“不用不用,我家就住在城西,不必劳烦大人了。”


 崔景行赶紧跟上:“不用不用,我就在城西给顾小姐家盖房,包饭,不必劳烦大人了。”


 左知州:……


 公堂之上只有张氏声嘶力竭的在喊:“知州大人,你这是踩边啊,你怎么能这样偏心呢?”


 左知州身子一挺,眼睛一瞪:“哼,本府想请人用个午膳与你何干?”


 张氏大着胆子道:“大人,你这般做分明就不是秉公执法!”


 “居然敢污蔑本府!”左知州大怒:“且将罪妇张氏押入女监候审,让牢头好好招呼她!”


 顾得欢瞥了张氏一眼,见她脸色雪白身子瑟瑟发抖,心中大快。


 昔日她伸手将沈晓月推入水井之时,可想到过有此报应?左知州那句“让牢头好好招呼她”说出口,可以断定张氏收监的这一段时间里应该会要挨揍,是掌嘴还是棍棒伺候就不得而知了。


 听说上午审案暂时告一段落,禹州百姓慢慢散去,口中还在谈论着今日左知州审案速度之快,简直是雷厉风行。


 “以前可是要磨蹭好几日才能结案,今日这是怎么了,当场就给沈老板定罪了。”


 “可能是知州大人喜爱吃沈记豆腐的缘故罢?”有人小心翼翼提出自己的看法:“知道沈老板居然用这种恶毒的法子害人,知州大人自然生气,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着了道没有呢。”


 一提到沈老板居然用阿芙蓉熬汤制作豆腐,百姓们真是义愤填膺。


 禹州百姓喜欢吃豆腐,而豆腐的价格又不贵,一般人家都能买得起,故此,禹州百姓没有几家没吃过沈记豆腐。


 得知沈老板竟然做这种黑心事,没有一个人同情他。


 顾得欢听着周围的议论,点了点头。


 食品安全无小事啊,触犯了众怒,便是花钱也难救出来呢。


 未正时分,知州衙门又开庭审案。


 玉嫂子已经被带了过来,四十余岁的妇人,一脸沧桑,昔日的圆胖脸儿也消瘦了些。


 见着顾得欢走进来,玉嫂子十分激动:“大小姐!”


 顾得欢冲着她笑了笑:“玉嫂子,今日劳累你来衙门这边跑一趟,是想让你帮我作证,将十年前那恶人犯下的事情揭露出来。”


 仔细辨认了那个被衙役们按着跪在地上的张氏,玉嫂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小姐,你长大了!”


 谁又能想到,十年之前被欺负的那个小姑娘,此刻居然能挺直腰杆站在公堂上,将害她之人踩在了脚底?


 “堂下何人?”左知州又按流程走了一遍,问清楚姓名住址,接下来便问玉嫂子可还记得十年前张氏害人之事。


 “回大人话,民妇记得清清楚楚。”玉嫂子指着跪在那里的张姨娘,一脸气愤:“当时民妇正在后院走廊上洒扫,见着张姨娘带着大小姐朝中庭去了,我知张姨娘一直不喜欢大小姐,心中疑惑便悄悄跟在了后头想看个究竟,赶到月亮门之时,便见着张姨娘伸手将大小姐推下水井。民妇此刻没时间去找张姨娘掰扯此事,只能赶紧折回身去后院找人帮忙打捞,大小姐救上来之时已经没有气息,幸得老天怜悯,过了半日大小姐居然活了过来,这是夫人和大小姐前世积德啊!”


 玉嫂子详详细细将那日之事说了一遍,众人听得咬牙切齿,都指着张氏骂道:“毒妇!”


 居然向一个六岁孩童下手,这心真是黑透了。


 “大人,张姨娘之女只比大小姐小一个多月,民妇觉得她定然是想要将大小姐谋害了,庶出的二小姐才能取而代之成为沈家的长女。后来民妇常常叮嘱大小姐,一定要躲着张姨娘些。张姨娘找了不少机会没有得手,便疑心是民妇在其间作梗,便在老爷耳边进谗言,将民妇赶回家中,后来与沈家再无联系。”


 “这毒妇!”众人又开骂。


 左知州一拍惊堂木:“张氏,你可认罪?”


 张氏垂死挣扎:“大人,他们是串通的!”


 “如何串通?李刘氏还是刚刚本府派人去喊过来的!”左知州有些生气,这个女人怎么还不肯认罪呢,简直是浪费他的大好光阴!


 “大人,我还有物证。”


 顾得欢款款上前,从袖袋里摸出了一块手帕子:“请大人过目。”


 这是一块很旧的帕子,丝绢的颜色都泛着黄,上边绣了一枝桃花。


 “大人,这是张姨娘的手帕子,彼时民女掉下水中时抓住了她这块帕子,大人只消将这块帕子给沈家的人看看,他们便知道这帕子究竟是谁的。”


 张氏名字里带了一个桃字,故此她的手帕都绣了一枝桃花。


 “你怎么可能抓住了我的手帕……”张氏脸色变得雪白,一脸的不敢相信:“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


 她怎么会带着帕子去找沈晓月?万一遗落在水井边,那不是给留下了罪证吗?可是这块帕子看上去就有些年份了,难道自己那次太紧张以至于忘记把帕子留在房间就出去找沈晓月了?


 张氏的眼珠子转了转,越想越心虚。


 “去,找个沈家的丫鬟过来问问便知。”


 不仅有了人证,还有了物证,左知州精神一振,这案子就好结了。


 顾得欢静静的站在那里,低头看着张姨娘不安的眼神,心里有一种快意恩情的欢喜。


 当她决定为沈晓月报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策划。


 手帕子是张氏的不假,然而却不是被沈晓月从张姨娘手里揪下来的,是顾得欢某日得了个机会从洗衣裳的盆子里偷的。


 张姨娘有好多块手帕子,少了一块她也不知道。


 而过了这么多年再把手帕子扔出来,张姨娘心虚之下也有可能会觉得当年她带了这块手帕子去水井边。


 再说了,就算张姨娘不认又如何,只要知州大人肯采信就够了。


 左知州会相信吗?


 答案是肯定的,即便沈家的丫鬟不指认,左知州也会说这就是张姨娘的东西,丫鬟不承认,那是她们主仆串供


 作者有话要说:  给某烟古言文求个预收啦~~


 文名:《芳菲歇》


 文案:  新婚之夜被射杀在在燕王府门口,云芳菲死都咽不下这口气,看到丈夫姚琛渐渐走近的身影,她眼角流着泪胸口流着血问他:“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芳菲,对不起,是我们姚家对不起你们云家。”


 醒来以后,云芳菲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长公主的女儿,离她死去已经时隔二十多年


 她的家人已经全部遇难,而她的夫婿姚琛一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权倾天下


 重生以后云芳菲心里只放了一件事:报仇


 《芳菲歇》电脑看文的菇凉请戳这里


 《芳菲歇》手机看文的菇凉请戳这里  

(http://www.ccfang.cc/novel/openr6kEe7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