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奋斗在晚明 > 第一百七十章 葡萄酒酿成(第三十五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百七十章 葡萄酒酿成(第三十五更,求订阅,求月票!)


 孙悟范走后,宁修便在七郎和十郎的陪伴下来到新宅的地窖。


 陈酿期的葡萄酒如今就存放在地窖中。这座地窖虽然比不了后世葡萄酒庄园里的那些专业酒窖,但用来贮存陈酿的葡萄酒却没有任何问题。


 地窖冬暖夏凉,加之荆州的气候比较适中,用来贮存葡萄酒还是很合适的。


 十郎点燃了几盏油灯,漆黑的地窖立刻变得明亮起来。


 那一只柞木桶就在地窖最显眼的地方,宁修走到近前示意七郎过来帮忙。


 在制作柞木桶时宁修特地让师傅在桶身上留了一个小洞,并配以木塞。


 这既是为了定期检查葡萄酒的陈酿情况,也是为将来倒酒分装做准备。


 一满桶葡萄酒可以分装几百瓶,虽然宁修只酿制了一桶葡萄酒做实验,却也不希望出现任何的意外。


 葡萄酒酿制最大的问题就是酿制周期长,他已经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将陈酿期缩短至半年了,但这个时间他仍然浪费不起。


 若是在陈酿的过程中酒品出现变质,对宁修来说将是极大的打击。


 故而他命人定期检查酒样,确保不会出现意外。


 现在已经接近半年的陈酿期,宁修迫不及待的想要尝尝葡萄酒的味道了。


 七郎用木托盘托着几只瓷瓶、陶罐走到宁修身边,好奇道:“三哥,这酒真的酿好了吗?”


 宁修淡淡一笑:“从时间来说是差不多了,不过还需要品尝后才能做定论。今后你便做我的品酒师吧。”


 “品,品酒师?”


 七郎直是有些发愣,他虽然已经习惯了时不时的从三哥的嘴里蹦出一些新奇的词语,可乍一听到这些新词还是会觉得好奇。


 “恩,就是专门检验评定葡萄酒成色的人。今后咱家葡萄酒量产后,肯定需要一个专业品酒师的。”


 决定葡萄酒品质口感的因素有很多,葡萄本身的品质,当地的气候,贮存酿制条件都会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


 哪怕是同一批葡萄酒,因为木桶的个体差异,口感也会有所不同。


 品酒师需要做的就是将不同口感的葡萄酒区分出来,并进行定级。


 宁修的计划是将葡萄酒的等级分成五级,等级越高定价越高。


 这样一来可以细分市场,锁定不同的目标人群。


 葡萄酒可是被他寄予厚望的拳头产品,绝不能出现任何的意外。所以品酒师必须从他最亲近的人中选。


 老爹年纪大了,品酒多了不好,十郎还太小当然也不能做这份工作。


 想来想去,宁修发现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就只有七郎了。


 “三哥,我光喝酒就行?”


 宁修翻了记白眼:“当然不是光喝酒那么简单,你需要评定葡萄酒的品质,并对其进行定级,我准备把葡萄酒的品级定为五等,不同等级的葡萄酒售卖给不同的人,当然价格也会有较大差异。”


 “我真的行吗?”


 七郎怯怯的问道。


 对此,宁修也曾有过犹豫。


 但凡事都有第一次,如果他不让七郎去尝试,怎么知道他一定不行呢?


 后世的那些专业品酒师也是从零开始的啊。


 何况他让七郎做的只是根据葡萄酒的品质口感定级,并没有太多苛刻的要求。


 宁修觉得以七郎的能力是一定可以胜任的。


 至于葡萄酒的包装嘛,宁修决定使用瓷瓶和陶罐。


 在后世谈起葡萄酒,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想到玻璃瓶包装,仿佛红酒只有玻璃瓶包装似的。


 实则不然。


 在玻璃没有制出的年代,欧洲普遍使用陶罐包装葡萄酒。陶和瓷有一个好处,不会和葡萄酒发生任何的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葡萄酒的口感。


 在这一点上,玻璃也是同理。


 后来之所以玻璃瓶替代了陶罐,成为了葡萄酒的标配包装,一是因为玻璃量产后价格更为便宜,可以节约成本。二是玻璃瓶可以看到葡萄酒的颜色,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而在这一方面,不论是陶罐还是瓷瓶都要逊色很多。


 虽然只有这点差距,但就是引发了葡萄酒包装的革新。


 宁修当然也想用玻璃瓶包装,但制作玻璃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完成的。


 身为化工博士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制作高品质玻璃的困难。那些穿越小说中的男主角拍拍脑袋就能做出玻璃实在太扯淡了。若论制作难度,玻璃比水泥难出了许多倍。


 在没有玻璃的前提下当然要选用替代品,陶罐和瓷瓶就是最好的选择。


 之前提到在欧洲瓷瓶、陶罐比之玻璃的两个劣势,在大明实际上只存在其一。


 价格方面的劣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大明本就善于制作瓷器、陶器,成本无非就是陶土、釉料以及加热时候的木柴罢了。


 之所以瓷器、陶器到了欧洲会翻数倍价格,一是因为物以稀为贵,欧洲本身很难做出精美的陶瓷器,只能从大明进口。二是因为高昂的运输成本,运输瓷器基本走的是海路,一趟走下来成本高的令人咋舌。


 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瓷器、陶器的价格上。


 综合以上因素,陶器、瓷器在欧洲才会那么昂贵。


 但在大明不存在这些问题,细算一算,可能用陶器和瓷器包装葡萄酒比用玻璃成本还要低。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两种包装不能从外面看到葡萄酒的颜色。


 但这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中国的米酒、白酒都是用的陶罐、瓷瓶包装。国人百姓已然习惯。


 在宁修的示意下,七郎将一只瓷瓶取来,站在宁修身边等候。


 宁修深吸了一口气,启开了柞木桶上的木塞,用一只特制的酒提将酒从柞木桶中舀出来,再小心翼翼的倒进瓷瓶之中。


 这可是酿成的第一瓶葡萄酒,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宁修为自己和七郎、十郎各倒了一杯,笑声道:“快尝尝吧。看看味道如何。”


 十郎虽然年纪尚小不能喝太多酒,但一杯还是没啥问题的。至于七郎和宁修就更没有啥可顾忌的了。


 ......


 ......  

(http://www.ccfang.cc/novel/rftQe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