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三百九十三章 近之则不恭(第三更)

第三百九十三章 近之则不恭(第三更)


 等到吃了晚点,夫妻俩在池子边熘达消食儿。


 现下已经立春,随着天气变暖,白天有些长了。


 将近酉正的功夫,太阳才落了一半。


 在落日余晖中,两人也没有提灯笼,顺着甬道往西。


 这边僻静无人。


 过了龙王庙,两人也没停,就往北熘达。


 九阿哥想起还没提小太监的事。


 “之前瞧着那个吴德圆滑周道,这件事却是让人膈应!”


 九阿哥简单说了一遍,抱怨道。


 舒舒没有与其打过交道,不做品评,只道:“那这个小太监怎么办?”


 留着的话,不能安心使唤。


 九阿哥道:“要不回头我问问八哥,他要不要这人,要的话帮他转到贝勒府,不要就退回景阳宫?”


 舒舒想了想,道:“就是一个小太监,不必如此吧,专门说一回,倒显得爷大惊小怪似的,直接退回敬事房就行了!”


 各宫的宫女子、太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退回去重新分配,也是常事。


 既是那个吴德太监没有打招呼,就当不知道两人叔侄关系好了。


 非要当成一件事来,只会显得九阿哥小题大做。


 也容易有歧义。


 好像九阿哥容不下与八阿哥那边有关系的人似的。


 兄弟俩在旁人眼中,依旧是热络亲近。


 自己这边却像防范八阿哥似的,就太古怪了。


 显得独。


 九阿哥点头道:“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到了大北门,熘达差不多了,两人就往回折返。


 暮色四合,开始有幽暗起来。


 风也起来了。


 等到过了龙王庙,将要到荷池四所的时候,影影绰绰的,就看到前头有两个人影。


 “不机灵,也不说拿灯迎一迎……”


 九阿哥牵着舒舒的手,埋怨着。


 他以为是何玉柱他们。


 舒舒眼神好些,看出来两人身量不高,不像是何玉柱他们。


 等到还有十几步远的时候,就看到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站在西所边上的甬道上。


 “九哥,九嫂……”


 十三阿哥见了两人,上前两步招呼着,身上穿着单薄,就是一件薄棉衣,连个马甲斗篷什么的都没有。


 后头闭着嘴,也冻猫子似的,蔫耷耷的跟着的,正是十四阿哥。


 九阿哥皱眉道:“大晚上的,不好好屋子里待着,出来做什么?”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


 哥俩有些蒙,不明白挨骂的理由。


 这兄嫂不是也在外头么?


 九阿哥轻哼一身,指了指自己身上:“爷穿的什么,你们穿的什么?池子边本来就冷,还起风了,你们这不是找病么?”


 舒舒不好不开口了,笑着说道:“是找你们九哥么?回屋子里说话吧!”


 要是折腾病了,就在眼皮子底下,还是他们夫妻俩的差事。


 十三阿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还以为九哥在家,前后就几步路,就没穿大衣裳。”


 说话的功夫,几人回了南所。


 九阿哥就直接带着两个小的去西屋了。


 楼下总共就三间屋子,总不能带两个这么大的兄弟去妻子卧室。


 舒舒回了东屋,吩咐核桃去膳房:“煮几碗姜茶,再叫小棠看着上几样小点心,十三阿哥嗜甜,就上份糖耳朵、一份蜂蜜麻花,其他两样看着来吧……”


 核桃应声去了。


 小椿小声道:“十四阿哥倒是跟之前不同。”


 舒舒想到一句话,“远之则怨,近之则不恭”。


 十四阿哥就有些这个意思。


 窝里横。


 不必惯着他脾气。


 现下这样保持距离正好,他也能老实些。


 换做之前,舒舒与九阿哥给他好脸色的时候,那个劲儿劲儿,不讲规矩,哪里有十三阿哥先说话的余地?


 少一时,小棠送了姜茶到西屋。


 核桃也端回来一份,是给舒舒的,里面放了红枣。


 舒舒想着明日要去百望山,就跟小椿道:“那边看庄子的还是邢嬷嬷两口子?”


 那边是两个庄子,一个是伯夫人给的小庄,四百多亩;一个是康亲王太福晋添的大庄,九百亩。


 两个庄子挨着。


 如今打理庄子的就是伯夫人的陪嫁丫头邢嬷嬷一家。


 这个邢嬷嬷随着伯夫人是王府嫁过来,后来嫁给了伯爷的奶兄弟。


 他们一家是伯府的户下人。


 早在伯夫人给舒舒庄子时,就说将邢嬷嬷一家给舒舒。


 皇子福晋陪嫁人口要上册子,还有其他福晋的人口比着,不好超过太多。


 还有就是九阿哥没有开府,名下不好立户下人。


 因此,这一家人口没有写到嫁妆单子上。


 总共是一家七口。


 邢嬷嬷老两口,长子一家三口,还有两个没成家的小儿子。


 舒舒大婚之前,邢嬷嬷带着长媳进府给她磕过头。


 小椿点头道:“嗯,上回奴婢回都统府时,正赶上邢嬷嬷婆媳进城往府里送东西……”


 将两个庄子的一些杂粮干菜之类的送到都统府,是舒舒出嫁之前就安排的。


 后来她又想起叫人养猪养鸡。


 养猪需要周期。


 养鸡则是半年就能下蛋。


 要是抓鸡的时候买的雏鸡大些,正好是腊月开始下蛋。


 “他们家老大怎么没进府?”


 舒舒想起一件事。


 早先还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庄子也需要庄头盯着。


 可是现下想想,夫妻俩一人是伯爷的奶兄弟,一人是伯夫人的陪嫁丫头,那本该是总管、内总管的后选。


 怎么跑到庄子里去了?


 还有夫妻俩的三个儿子,居然一个也都没有入府。


 大的那个,不是该给锡柱做个伴读、长随什么的,才是正确的打开模式?


 就跟都统府这边,大管家就是齐锡的奶兄弟。


 大管家的儿子,长子给了舒舒做陪房,幼子是珠亮的伴读。


 可要说夫妻俩有什么错处撵出来,也不大可能。


 那样的话,伯夫人不会将他们一家给舒舒。


 舒舒想到了七阿哥,平日里也是鲜少露面。


 许是有什么不足之处?


 她有些好奇,随即放下,反正明天就晓得了。


 *


 西屋。


 姜茶与饽饽上来,十三阿哥就带了欢喜,配着姜茶,吃了半碟子蜂蜜小麻花,半碟糖耳朵。


 十四阿哥在旁,欲言又止模样,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只当未见,吃完两样甜的,又去吃另外两样,一碟金糕、一碟炸排叉。


 一个正好解了前头的甜腻,一个撒了白芝麻,香脆香脆的。


 九阿哥往抚枕上一躺,想起明日安排。


 时间不对。


 要是春夏就好了,才是郊游的好时候。


 这一片是汗阿玛的畅春园,当时旁边赐给裕亲王一个小园子。


 下五旗的几个亲王、郡王,也都有赐园。


 就是园子都不大,有的比西花园还小些。


 九阿哥觉得西花园大小就是标准,再小遛弯都遛不开。


 不就是四、五百亩地么?


 九阿哥已经琢磨开了。


 趁着这几日无事,可以围着畅春园多转几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界。


 十四阿哥憋得不行,终于开口了:“九哥,宫里进贼了么?”


 九阿哥转过头,看着他。


 十四阿哥有些忐忑。


 九阿哥坐起来,盯着十四阿哥:“你心虚什么?做什么坏事了?”


 十四阿哥忙道:“谁心虚了?”


 九阿哥轻哼一声道:“爱说不说,不说就别问,小孩子家家的琢磨太多长不高……”


 十四阿哥脸色红了白,白了红,却是难得没有犟嘴,只耷拉着脑袋道:“大年初一那天,东头所那边搜出来一个人……”


 九阿哥与十三阿哥对视一眼,都带了后怕。


 对方敢混进宫中,谁晓得是哪里来的亡命之徒。


 居然真的藏在阿哥所?!


 幸好十四阿哥没事。


 九阿哥蹙眉道:“这就吓着了?就是个捡了腰牌混进宫偷祭品的毛贼,有什么好怕的?”


 十三阿哥也道:“搜出来就好了,没有什么好怕的,经了这一回,往后宫里门禁也会严了。”


 十四阿哥的神色舒缓了一些,道:“可要是毛贼,汗阿玛用得着这么大张旗鼓移驾么?将皇子皇女都带出来了?不会是想要进宫行刺汗阿玛吧?跟荆轲那样的?”


 九阿哥白了他一眼:“话本子看多了,荆柯那是有亡国之恨,才想要刺秦始皇,汗阿玛好好的仁德之君,旁人有什么理由刺杀?大明都没多少年了?”


 十四阿哥吭哧着道:“不是说……还有个朱三太子在外头……要是他们的遗民呢?”


 九阿哥懒得搭理他了,道:“别整天琢磨的这些没用的,天塌下来有大个儿的顶着,就算真有刺客潜入皇宫,也不会冲咱们这些皇子阿哥下手,汗阿玛那么多儿子,杀一个、两个顶什么用?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又不是太子!”


 十四阿哥抿着嘴,没有说什么。


 实际上,那人也跟亡命之徒差不多。


 对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潜入皇子膳房,藏了剔骨刀在身上。


 被侍卫们搜查的时候,那人也奋起伤人,刀直接冲侍卫的脖颈上去了。


 幸好那个侍卫身手灵活,躲得快,一刀扎在棉脖领上,只划了一口子。


 要不然的话,就要血溅当场。


 十四阿哥当晚都失眠了。


 他以为自己会发烧,结果好好的。


 不过一晚上的折腾,他也想起之前在西四所的事情。


 自己当时确实不大懂事。


 九哥、九嫂照顾自己也辛苦。


 还有最关键的……


 有人要害他!


 还是他身边的人,才会在他的屋子里作祟。


 是口技,还是别的,故意弄出吓人的动静。


 否则汗阿玛不会将他身边的人都抓进慎刑司。


 他看了看吊儿郎当的九阿哥,又看了眼还在全心全意吃点心的十三阿哥,心里叹了口气。


 好像两个哥哥,都不是靠谱的。


 发生这样大事,他连个倾诉的对象都没有……


 *


 下一章会在9月24号早9点更新,本书首发起点,欢迎大家来起点app  

(http://www.ccfang.cc/novel/vQYpzyMl3EPr.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