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庆余年2天下太平 > 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开始

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开始


 王启年明了,退居了一旁,没有多说任何的话。


 少城主面色平静接过了王启年递过来的东西。


 是一封画卷和一些琐碎的礼品,将礼品纳入后堂之后,少城主翻开了这一封画卷。


 缓缓展开,少城主似乎正打算欣赏一幅美丽的山水,可是当他全篇看到了之后,瞬间将那画卷合上,面色大改如前,看着王启年,冷冷的问道,“这是谁人所作?”


 “是范大人。”王启年看着少城主,恭敬地说道。


 “范大人何时打算见我?”少城主会意,面色稍有松懈向后靠在椅背上,问道。


 王启年斟酌了片刻,才道,“不如少城主自己思索一下如何?”


 少城主看着王启年,片刻之后,站起了身,转身离开了大殿之上。


 ……


 东夷城。


 江湖十分凶险,官场也更凶险,但是同样很公平,只要有才能的人,就能成名。


 成名似乎是这世上人们最想做的事情。


 一个人只要能成名,就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一切,无论是权力还是金钱,就如同倾泄下来的瀑布一般,进入他的生活,生活会完全改变,变得绚烂辉煌,多彩多姿,只可惜他们的生命却往往十分的短暂。


 很多人都是这般。


 因为官场里的人就是这般。


 这些人的生命,本就是没有根的,正如风中漂浮无边的落叶,水上蔓延千里的浮萍。


 天下不知有多少的名人出现过。其中当然也有些人的生命是永远存在的,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不死,虽死犹生。


 也许是因为他们自己虽然已死了,身躯早已腐化,可他们的后代子孙却在天下间形成了一股别人无法动摇的力量,他们曾经的声名,也因此而不朽。


 能够在天下始终屹立不倒的力量很少,但东夷城的剑绝对算一个。


 这是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城。


 在这里,从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到死丧婚嫁,每一件事儿都不必外求,每一样东西准备之充足,都令人吃惊。


 事实上,这天下间,齐国里最考究的酒楼,最时新的绸缎庄,内库都已经准备地齐齐整整,江南花色最齐全的胭脂水粉,名剑狂刀,都可以在这里找的到。


 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都仅限于在这个地区内流通。


 他们也会出口,也会入口,但都只经过一个地方。


 内库。


 范闲终于走入了东夷城。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任何的紧张,任何的激动。


 世上本就有种天生就适合冒险的人,平时也许会为了一丁点的小事紧张焦躁,可是到了真正危险的时候,反而会变得非常冷静。


 范闲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晴朗的天气。


 青葱的山岭宛如一层层鱼鳞般的屋脊上,排着暗绿色的瓦,从山麓下道路的尽头处,一直伸展到半山。


 大海的嗡鸣响彻在耳畔。


 从范闲站着的地方看过去,无论谁都不可能不被这景象感动。


 它给人的感觉不仅是壮观,而是雄伟、沉厚、扎实,就像是个神话里永远不会被击倒的巨人。


 此时的范闲明白,无论谁想要来摧毁这一片伟大的基业,都无异痴人说梦,缘木求鱼。


 王十三郎道:“这就是东夷城。”


 他的口气中充满了炫耀和骄傲,“你觉得这地方怎么样?”


 范闲笑道,“真是了不起。”


 这是他的真心话。


 只不过他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还有种说不出的恐惧。


 他虽然一直没有低估过四顾剑,但东夷城的壮大,还是远远超出他想象之外。


 道路的尽头处,就是东夷城的大门。


 新刷的油漆还没有干透。


 海风还在吹着,这大门居然横跨了一圈海域。


 王十三郎道,“每年端午节以前,我们都要把这扇大门重漆一次。”


 范闲有些不解道,“为什么?”


 王十三郎道,“因为端午节也是师父的寿诞,老年人喜欢热闹,每年到了那一天,我们都要特别为他老人家祝寿,大家也趁这机会开开心。”


 范闲可以想象得到,那一天一定是个举城欢庆的日子。


 王十三郎笑道,“但是在这之前,我认为你不该进去。”


 范闲转身向后走去。


 王十三郎愣了愣,“你去哪儿?”


 范闲道,“你既说我不该进去,那我便不进去了。”


 王十三郎笑了笑,“十日之后再来,会更好。”


 范闲这才明了道,“好。”


 他转身离开了。


 王十三郎意味深长的看着范闲,许久之后摇了摇头,走入了这座宏伟的大门之中。


 范闲并没有回头再去看东夷城,使团已经进去了,他现在要做的是做好准备,做好一切的准备,内库的准备,还有对抗这里面企图杀害自己人的准备。


 这些准备,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王十三郎或许能做的也就是告诉他东夷城的门从哪儿开,还有戒备在十日之后就会出现良机,其他的,也不能多说了。


 谁都有难言之隐,范闲从不强求。


 ……


 酒肆的旗杆不倒,酒肆就不会倒。


 酒肆是靠海之后的唯一一个酒楼。


 东夷城虽然大门靠海,可是港口并不靠海,所以想要进入这个城,要走的路还是很多的。


 没有一条船可以直接开入东夷城,他们必须要从港口再走八十里的路。


 这是赶路的人必经的地方。


 经常赶路的人都知道,要进入东夷城之前,无论你有多么精力充沛,吃的多么饱,喝得多么足,都必须要先睡上一觉,把马喂饱才能继续走。


 而这个酒肆就是最好的地方。


 但今日的酒肆,客人并不多。


 出门在外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一个酒肆最外面的位置坐了一个提着苗刀,凶神恶煞的人,而他的背后站着十几个等着他吃面的人时,无论你有多困,都不应该进去再惹麻烦。


 没有人喜欢麻烦。


 更没有人喜欢在劳累的时候惹麻烦。


 所以今日的酒肆生意并不好。


 可即便如此,酒肆的马老板还是笑嘻嘻的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端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笑着道,“爷,您慢用。”


 那位爷将苗刀放到了一旁,冷冷的看着马老板,“有没有人经过?”


 马老板尴尬地笑着问道,“爷,您说的是……多久以前?”


 那位爷缓缓道,“半柱香之前。”


 马老板摇了摇头,“爷,您是今早来的第一位客人。”


 那位爷这才点了点头,对他说道,“给我的兄弟们一人来一碗。”


 马老板这才回头,喊着,“好咧。”


 所有人都坐在了酒肆里。


 而此时,一辆华贵的马车,已缓缓驶入了酒肆旁边的土路。  

(http://www.ccfang.cc/novel/xQkxE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