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隆唐 > 第284章 蹴鞠打赌

第284章 蹴鞠打赌

第284章 蹴鞠打赌

隋国覆灭,天下一统,举国庆祝三日,百姓同欢。

大业十二年,七月十五。

高顺在邺城西郊祭祀英灵,并且刻石立碑,记录了数万将士,还有许多无名英雄。

这一天是中元节,各大寺庙都举办盂兰盆法会,民间也自发举行祭祖,所以十分适宜。

典礼过后,民间对高顺的行为高度评价,齐国的风气比较开放,文人墨客也比较敢说话。

虽然这两年打仗消耗不小,但齐国的强大是有目共睹,杨坚虽然带走了班底,却也留下一些人才。

皇宫之中,华林园内十分热闹,诸位皇子还有几个大臣的孩子,正在玩蹴鞠。

高顺知道后世足球的情况,所以打算提前培养,高顺的几个儿子都不小了,已经分封为王,在宫外开府。

高璟、高珩、高珰,秦琼、房玄龄、魏征, 还有几个国子监的学生, 裴寂、萧瑀、温彦博和高俭,再加上一位凑热闹的高珞。

十一位皇子贵胄,对战禁军的十一人,所有人都摩拳擦掌, 只为了争高顺的彩头。

观众席上, 高长恭带着一众妃子,高顺带着一众妃子, 再加上大臣与他们的家眷, 可以说是一次盛大的比赛。

至于为什么举行这次比赛,还要从高长恭和高顺打赌说起, 高顺觉得诸多皇子都不如他, 但高长恭并不这样认为。

和天下父母一样,高顺是恨铁不成钢,而高长恭则和所有长辈一样, 典型的隔代亲。

二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二人本来就是一文一武,也分不清谁高谁低。

高顺要求子女文武双全,可高长恭要求子女学文就够了,他打了一辈子仗,知道打仗的辛苦, 所以他这位马上皇帝反而不看重武功。

对比高顺很无奈,他可是明白拳头才是硬道理,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军政一起抓。

二人争论的问题,看似是子女问题, 实际上是齐国未来的治国方向,高长恭思想比较传统, 觉得天下统一了,自然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可高顺并不这样认为, 他已经决定进行第三次军事改革,彻底摒弃府兵制度, 全部转换为正规军。

这个想法遭到高长恭反对,在他看来有禁军就够了,没必要全部转换, 不但增加朝廷负担, 反而还增加造反的风险。

事实上自古以来华夏就有常备军,第一支名叫魏武卒, 和齐国的禁军一样,属于精髓部队。

对于这种脱产军队,历代统治者都不敢养太多,哪怕到了明清,都需要屯田。

所以高顺这个想法是前所未有,也不怪高长恭接受不了,就连很多大臣都理解不了。

而高顺的想法是,将军队划分的再明确一些,保留少量的正规军,剩下的只能叫预备役。

高长恭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他主要是担心控制不了将领,而高顺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在每级单位都派了监军,不干涉军务,只负责后勤和思想工作,其实就是政委。

对于白养活这些人,高长恭不同意,别看他不干涉国事,但在军中很有威望。

改革一时间无法继续,高顺只能转移话题,于是就说到了子女方面。

为了说服高长恭,高顺最终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蹴鞠。

别看这是个娱乐活动,其中却讲究排兵布阵,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和武功,最重要的就是团结。

于是二人打赌,高长恭选了一帮孙子辈儿的,高顺从禁军中挑选出十一个年轻人,制定了规则后, 举办了这次比赛。

比赛开始, 皇子队十分自信,高珩抢到球后, 一个人就插入了禁军队,结果射门的时候被拦下。

而禁军这边拿到球,队员之间配合默契,一路上相互传球,把皇子队耍的团团转,最后守门员高珞没能守住。

“停!”

高长恭见状赶紧叫停,指着高珞道:“你上场,让你二哥守门!”

“啊……”

高珞不情愿地上场,作为高顺的长女,平时她很受宠爱,所以这次才带着他。

作为高顺的子女,从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这些人单独拿出来都很优秀,不过最优秀的还是李靖。

也许是受家庭影响,向房玄龄、魏征等人,虽然身体不错,却都有点偏科,也就是武功不行。

而高顺的三个儿子,更是文不成武不就,这让高顺十分担心,觉得后继无人。

在观众席上,杨阿五抱着个小娃娃,是高顺最小的儿子,高瑞。

小家伙刚一岁多,却表现的十分聪明,这让高顺心里琢磨,若是让这小子当太子,将来是否能统一两国呢?

比赛还在继续,虽然高长恭做了调整,可皇子们依旧不是禁军的对手,气的高长恭胡子直抖。

他们几个人,不是他们实力不行,而是他们不够团结。

别看他们都是同学,可毕竟尊卑有别,高璟经历上次的事儿,虽然保住一命,但身体比较虚。

高珩作为二皇子,俨然最有希望当太子,所以有些骄傲,根本不把魏征他们当回事。

高珰是老三,受其母亲影响,平日里老实巴交的,对于两个哥哥比较尊敬。

高珞是长公主,平日里嚣张惯了,和她两个哥哥一点不客气,尤其是和高珩经常吵。

因为高珞的缘故,高珩被调到守门也的位置,高珩很不愿意,奈何不敢不听爷爷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隆唐

而高珞并不擅长玩游戏,还是个女孩子,结果一直要球不说,还各种失误,简直是又菜又爱玩。

至于魏征他们,表现的也是平平无奇,看起来很尽力,实际上没什么兴趣。

反观高顺这边,那些禁军都是他手下,由他亲自训练过,而且他是对团队提的要求,而不是一个人。

这样一来,十一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就配合默契,再加上并肩作战过,信任也没问题。

看着丑态百出的二女,高顺笑着看向高长恭,高长恭有些恼火:“你笑什么笑,那都是你的儿女!”

高顺的笑容凝固,这时高长恭身边的两个年轻人偷笑,高长恭一拍桌子:“还有你们俩,下半场把那两个给我换下来!”

高长恭说的是高顺兴和高顺达,作为高顺的弟弟,年龄和他的儿女差不多,自然不好欺负小辈,所以一开始就没上。

现在场上高璟和高珞都靠不住,高长恭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事实上高俭也是宗室之人,他还有个名字叫高士廉。

中场休息,双方分别做出调整,皇子队的高璟已经体力不支,高珞也有些玩够了,让两个叔叔上。

高顺这边没什么变化,禁军是职责军人,体力远超常人,此时分数是三比一,这还是高顺交代过放水,没让他们太丢人。

父子俩斗智斗勇,大臣们在一旁看热闹,要说这对父子一直斗来斗去,却从来没认真过。

对于高长恭,大臣们也是十分敬佩的,齐国能有今天,高长恭也是功不可没。

但是这一次,众人心里各有想法,大部分都是支持高长恭的。

毕竟天下已经统一,再养着军队没有必要了,周围的小国都称臣纳贡,已经没有仗可打了。

他们不理解高顺的用心,担心军队作乱,而且看着几个皇子,高顺也没有启用他们的意思,这让高长恭很不悦。

作为皇室子弟,天生就身份高贵,高顺宁可把权利交给别人,也不愿意给他们一个职位。

这并不是高顺不信任他们,而是他们的能力的确有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历史上皇亲国戚做的坏事还少么?

明太祖朱元璋最恨贪官,却管不了自己的子孙亲戚,这就是认知不清。


 
求推荐。







喜欢隆唐  

(http://www.ccfang.cc/novel/yMZLGDm0pXV.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