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宋卒(我全家都是荒古神族!) > 第425章 王安石激将

第425章 王安石激将



br />


 但因为宋辽之战迫在眉睫,又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了。


 当曹艾将自己的担忧告诉赵尚后,赵尚不禁大笑道:“哈哈,皇后多虑了,皇后以为朕什么时候会攻打辽国?”


 曹艾小心翼翼的回道:“难道不是春日么?臣妾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知道冬日辽国大雪封路,后勤物资很难保障。”


 赵尚笑着点了点头道:“甚好,当全天下人都这么想的时候,朕便算赢了一半,皇后啊,朕其实是打算冬日出兵,要说之前确实如你所说的这么一个情况,但现在不同了,我们大宋有了水泥路,而辽国没有,所以后勤补给不足的是他辽国,而不是咱们大宋,至于到了辽国境内,那就更好办了,就粮于敌便可以了,所以说曙儿的婚事完全来得及。”


 “官家圣明,臣妾也不想曙儿这孩子留下什么遗憾,虽然还是免不了刀兵相向,但是能看见这两个孩子在一起,臣妾这心里很是欣慰。”曹艾长出了一口气道。


 赵尚叹道:“哎,此事也是难为曙儿了。”


 “官家,不必如此,为君父分忧乃是曙儿的本分,臣妾相信自己的儿子,会以大局为重的。”曹艾很有自信的回道。


 赵尚之前最烦这种“做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人,而现在随着自己地位的改变,自己反而变成了那种人,而且也将身边人带成了那种人,这也算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吧……


 洪武十年最后一次大朝会上,赵尚提出了“太子娶妻”的议程,得到了文武百官的一致赞同,皇帝子嗣单薄,就靠太子繁衍生息呢,此事是越早越好。


 下朝后,韩琦、文彦博、曾公亮、富弼、王安石几位重臣却单独留了下来,几人联袂去了后殿。


 几人到达后殿的时候,殿内已经摆好了沙盘,狄青、司马光、苏洵、曾巩几人正陪着赵尚、赵曙父子俩在沙盘上指点江山。


 待众人落座后,赵尚干咳一声道:“狄帅,说说你兵部与枢密院联合制定的战略吧。”


 狄青看了一眼富弼谦虚的说道:“官家,还是由枢密使富公来说吧。”


 看着富弼跃跃欲试的样子,赵尚立刻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道:“专业的事情专业人做,枢密院此次只负责后勤物资补给,至于作战的事,你兵部才是主力,还是由你来说吧。”


 听了这话,狄青大喜过望道:“诺,官家。”


 文官们没想到上来赵尚便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赵尚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此次北伐,你文官少掺和,更别想领兵了。


 狄青信心满满的指着沙盘说道:“官家,此次作战主要分三路,东路军由老臣率领,也是此次北伐的主力,从河北出发,直奔幽州,西路军由贾帅率领,出雁门关,主要任务是拿下云、应、朔三州之地;中路军则是由杨文广率领,出飞狐口,拿下逐鹿,与臣形掎角之势,共灭辽国主力。”


 这个战略早在几月前就制定好了,也是在座的全体人员的智慧结晶,所以自然无人有意见,今日所讨论的也只是一些细节而已。


 这时富弼上前一步道:“官家,雁门关的大军大多是高继宣的部下,官家若用杨文广为帅,臣恐怕军心不服。”


 赵尚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富弼,心中却是如江涛波浪般翻动,这文官什么时候与将门中人穿一条裤子了?


 仔细想想,赵尚也就释然了,这次出征的三位主将都是赵尚的心腹之人,文官们害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等这三位功成之日,也就是赵尚皇权无敌之时,到那时赵尚才算得上一位“口出成宪”的皇帝。


 赵尚干咳一声道:“高继宣暂时还不能调回北面,朕让他留在西南作为疑兵,对外朕会宣称攻打大理、交趾二国,以此来迷惑辽国,然后再出其不意的拿下燕云十六州……”……

 


 赵尚干咳一声道:“高继宣暂时还不能调回北面,朕让他留在西南作为疑兵,对外朕会宣称攻打大理、交趾二国,以此来迷惑辽国,然后再出其不意的拿下燕云十六州……”


 还不待赵尚说完,司马光便跳了出来道:“官家,此乃国战,怎可不告而征?臣以为,若想使燕云十六州归心,就要行堂堂正正之兵。”


 “臣等附议。”司马光话音刚落,众臣便站了出来附议道,只留下孤零零的赵曙一人在那站着。


 赵尚看了一眼狄青有些生气的问道:“兵者,诡道也,狄帅,你意下如何?”


 面临着这么大的压力,狄青已是满头大汗,最后狄青还是鼓起勇气回道:“官家息怒,臣赞同司马大人之策。”m


 见赵尚还在犹豫,性急的王安石不禁说道:“官家,您在担心什么?现在我们大宋国库里的银钱已经堆满、无处堆放,将士们枕戈待旦,常平仓的粮食经常会发霉,这样强盛的国力,我们已经无敌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是时间问题,既然如此,何不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呢?”


 “哼,骄兵必败。”赵尚有些不满的回道。


 王安石摇了摇头叹息道:“官家,您老了么?想当初的那位气吞山河的少年天子去了哪里?官家,您还记得么?您刚刚继位时,那时候的大宋多灾多难,国力匮乏,是您力排众议平定了西南、收复了青塘,大宋才慢慢走上了复兴之路,现在的大宋国力远胜二十年前,这个时候的您怎么连堂堂正正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了呢?”


 赵尚被王安石的一番话说的有些恼羞成怒,冷哼一声道:“王安石,你少在这里博名声,堂堂正正朕也不怕,倒是你这个无君无父的混账,真是不知所谓,既然要堂堂正正的开战,朕便重新启用移民转运使了,我大宋的军队攻下一城,你王安石就要把这一城给朕填满,要是填不满,朕拿你九族去充数。”说完赵尚便怒气冲冲的离开了。


 这些年随着各地移民的饱和,移民转运使已经被裁除了,今日它终于又用上了用场。


 赵尚离开了,赵曙也连忙跟了上去,过了不久,九陵便跑了回来,狠狠的瞪了王安石一眼道:“官家有旨,北伐之事,明日再议。”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4K61482BI2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