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宋卒(我全家都是荒古神族!) > 第426章 猪也会吃人?

第426章 猪也会吃人?



br />


 赵曙小心翼翼的走上前说道:“父皇,王安石就这幅德行,您千万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啊,要不大家为啥都叫他“拗相公”呢?”


 赵尚摆了摆手道:“无妨,王安石这是为朕解围,朕不怪他。”


 “啊,父皇,您的意思是说王安石是故意的?”


 赵尚点了点头道:“正是,王安石虽然拗,但也是一个人杰,当朕发现文官与将门已经联合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朕的愤怒,所以才故意激怒朕,让朕回来好好冷静冷静,他怕朕暴怒之下会做出什么不可理喻的事。”


 “父皇,将门与文官联合真的这么可怕么?”赵曙不解的问道。


 赵尚认真的回道:“确实可怕,曙儿,你熟读史书,你最喜欢咱们大宋开国功臣中的哪一位名将啊?”


 “那自然是武惠王曹彬了。”赵曙脱口而出道。


 赵尚继续问道:“曙儿,武惠王曹彬乃百战名将,为什么在北伐之时却一败涂地呢?他率领的东路军兵精将广,以武惠王的本事,哪怕战败,也可全身而退,又怎会全军覆没呢?”


 “那是因为武惠王孤军冒进,兵困马乏,而且中了辽国人的埋伏。”赵曙小心的回道。


 赵尚摇了摇头继续问道:“太宗皇帝与武惠王相比,谁的军事才能更高些?”


 虽然赵曙很想给自家的祖宗脸上贴光,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回道:“那应该是武惠王更胜一筹。”


 赵尚微笑着说道:“当时武惠王进军速度太快,连太宗皇帝都看出了其中的不妥之处,那武惠王为何还会犯下如此大错呢?”


 “父皇,儿臣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武惠王是故意为之。”赵曙不敢置信的说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你皇考临终前告诉朕的,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很相似,大宋刚刚灭掉北汉,无论国力还是军力都达到了巅峰,正是北伐的大好良机,也是皇权最盛的时候,为了限制皇权,也为了保障自家的荣华富贵,将门与文官达成了协议,故意借契丹之手削弱大宋,这便是朕不想用高继宣为帅的原因。”


 “所以这些年父皇您对将门是既打压又利用?甚至逼迫他们从事其它行业?”


 赵尚叹了口气道:“正是,这些年朕不光对将门有所防备,对文官们也是大力打压,这不是朕无情,而是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你知道朕为什么会如此尊重范相么?就是因为范相与赵普等人不同,在范相心中,天下为公,他没有以私废公,范相走后,满朝文武中,也就只有王安石还能保持这份公心,其他人都做不到,所以朕一直觉着,王安石将是继范相之后,咱们大宋的第二位圣人。”


 赵尚今日说的话信息量很大,赵曙的脑子已经快不够用了,但他还是牢牢记住了赵尚的这些话。


 赵曙回到自己的房间,疲惫的躺在了床上,红姑帮他脱掉鞋,然后帮他按摩头部。


 赵曙淡淡的问道:“红姑姑,有一个问题,孤想请教。”


 “殿下但说无妨。”


 “红姑姑,您说自家养的猪吃人了,该怎么办?”


 红姑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回道:“那还能怎么办啊?奴婢出身农家,还真听说过吃人的猪,一旦碰到这种情况,村里人会将这头猪烧成灰烬。”


 “为什么不吃了呢?”赵曙继续问道。


 红袖笑道:“殿下,要是灾年,农家人也就吃了,但是平常年份,没有人会吃这些吃过人的猪,官家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红袖笑道:“殿下,要是灾年,农家人也就吃了,但是平常年份,没有人会吃这些吃过人的猪,官家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赵曙笑着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啊。”


 将门在赵曙眼中就是一群猪,但是今日赵曙才发现,这些猪竟然会吃人,这完全颠覆了赵曙的三观。


 但赵曙毕竟也是赵尚亲自教导的太子,很快便将情绪调整过来了,想到这里,赵尚对于自己的皇考与真宗皇帝就有些无语了,太宗皇帝被文官与将门们坑的很惨,所以没有实力反击可以理解,但这两位皇帝不该啊,身为皇帝,竟然被文官们耍的团团转,这确实有些丢人,直到自己的父皇继位,才以雷霆手段抑制住了这个苗头。


 赵曙坐了起来叹道:“哎,真是一代人不一代人啊。”


 “殿下,官家确实是天纵英才,但您也很好啊,您可不要妄自菲薄。”红姑会错了意,在旁劝慰道。


 赵曙苦笑一声,摆了摆手便离开了。


 再次见到赵尚的时候,赵曙显得有些失落,赵尚笑着问道:“是不是想通了什么事情?”


 “父皇,儿臣觉着咱们赵家人真不适合当皇帝。”赵曙苦笑的回道。


 “哦,何出此言啊?”


 “父皇,儿臣回去左思右想,发现真宗皇帝与皇考并不是没有反抗,真宗皇帝泰山封禅,皇考的狸猫换太子等都是对文官的抗议,可咱们赵家人好像斗争手段不太好,这几次反抗不仅没达到效果,最后反而成了笑话。”赵曙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


 听了这番话,赵尚不禁大笑道:“太子啊,你说的没错,咱们赵家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不太适合当皇帝,若没有朕,你信不信最后咱们赵家会出现一个书画天子?”


 “也许会吧。”


 赵尚干咳一声问道:“既然都想明白了,那你觉着咱们父子俩该如何应对?”


 “将门中人不许参与这次北伐之战,所以高继宣不能召回。”赵曙斩钉截铁的说道。


 “高继宣也算是名将,而且朕答应过他,给他北伐的机会,君无戏言,你又该如何补偿他呢?”赵尚不紧不慢的继续问道。


 赵曙指了指自己苦笑道:“儿臣准备以身相许。”


 “噗嗤……”赵尚刚喝进嘴里的茶水全喷了出来。


 赵曙一边帮着赵尚拍打着后背一边恨恨的说道:“父皇,您放心,儿臣不喜男色,儿臣只是想纳高继宣的女儿为侧妃,这算不算以身相许?”


 赵尚给儿子竖了一个大拇指道:“哈哈,好主意。”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4K61482BI2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