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飘逝的岁月 > 第9章双河舅家

第9章双河舅家


 第9章 双河舅家


 吃了晚饭,金勇洗把脸回到哥仨住的小屋,哥哥问道:“你箱子里的三本是什么时候买的?哪来的钱?”


 “是同学送的,这个同学转走了。你怎么能翻我的箱子?”


 “咱家房门坏了,我想修理一下就是找不到钳子,以为在你的箱子里呢。婶娘过来说钳子是让老马家借去没还回来,我只好到老王家借钳子修了门。我听说你们中学现在乱哄哄的不上课,那你天天去干什么?可别惹出什么乱子。你记着,咱们爷爷跑到南朝鲜去了,不知道在那干什么,这是海外关系历史问题,我想当兵都不行,你念书再好也没用,考高中上大学你就别寻思了。”


 金勇的心顿时冰凉,说道:“那我现在就不上学,和你一起到队里干活得了。”


 “不行,你岁数小,身子骨不硬实,怎么也得把初中混下来再说。”


 “你到队里干活的时候岁数比我现在还小呢,那怎么说?”


 “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老爸有病没办法。我是老大,就得挑起家庭的担子。现在的日子比那时候好了一些,你用不着跟我一样早早下来干活。”


 “照这么说,咱们眼前是一抹黑,没有出路了是不是?”


 “也不能这么说,咱们可以学技术和艺术。咱们队里卢正学的家成份高,可他的二胡拉的特别好,精通各种乐器,所以调到镇文化站去了,现在去了县文化馆。高档的咱们玩不了,可以学瓦匠、木匠。反正老天饿不死瞎眼鹰,人嘛,总会有路走的。”


 “总会有路走......你吹笛子就算是学技术了,那我喜欢画画,别人都说我画画好,这也算是一门技术。”


 “你画的... ...


 那两下子也就是涂鸦,离好差远了,你最好琢磨一样能养家糊口的手艺学一学吧。别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学校不上课,你去了也是白去,还可能惹事儿。我看眼前有一件事儿你去办正合适。舅舅每次来都给咱家拿大米,叔叔说吃他们的太多了,说不过去,所以拿大米换了十斤白面想让你送到舅舅家,还得拿瓶酒送给姥爷,你到那玩两天再回来。”


 “我没去过舅舅家,不知道路怎么走,再说我还不会说朝鲜话。”


 哥哥笑道:“这些都不用担心,只要你会说话就行。下午四点半有一趟客车到双河公社,朝鲜族生产队就在公社附近,很好找。咱们舅舅是大名人,一打听就知道了。你的三本给我得了,我拿去和别人换着看。”


 “这是同学送给我的纪念品,只能借你看。别弄丢了,到时候必须还给我。”


 金勇坐上了去双河的客车,这是他从记事以来第一次去舅舅家。客车扬着尘土一路颠簸,三十里的路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双河。金勇下了车看见一位穿一套白衣服的老太太就认定是朝鲜族,上前问道:“大娘,我打听一个人,您认识朝鲜族生产队的徐广德吗?他家在哪?”


 “徐广德?他是俺队的队长啊,你找他干什么?”


 “他是我舅舅,以前没来过双河,不知道他们家在什么地方。”


 “噢,我知道了,你是高阳镇老金家的孩子。跟我来吧,他的家就在我家旁边,是多年的好邻居了。”


 “大娘,您的汉语说的真好,可我不会说朝鲜话。”金勇边走边说。


 “汉语我是后学的。学朝鲜话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行。你的父母都死了,一定很苦,当年你家要是不从这里搬走,就不会是这个样子,咳。”#b... ...


 br#


 “我家以前在这呀?那为什么搬的家?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那时候你才一岁,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搬家,这个......这我就说不清楚了。好了,我到家了,那个房子就是你舅家,去吧。”大娘指着左边房说。


 舅舅家是三间低矮的草房,铺在房上的稻草帘子在房顶两边卷成捆耷拉着,房墙抹了厚厚的黄土,这样的房屋冬天非常暖和。金勇拿着小面袋来到房前看见只有窗户没有门就不知道怎么进屋了。这时,窗户拉开,一个姑娘探身问他:“你找谁?”


 金勇把面袋放在窗前的台阶上说道:“我叫金勇,是从高阳来的。我打听好了,这里应该是我的舅舅徐广德家。你要是我舅舅家里的人,就应该是徐玉珠。”


 “对呀,我就是徐玉珠。那你就是金勇哥吧?”姑娘笑道:“爸爸天天夸你,说你学习好了不起。进屋吧,脱了鞋进来。”


 “脱鞋进屋?”金勇犹豫一下。


 “你不习惯吧?朝鲜族的住家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你上台阶脱鞋进屋就行了。你家不是这样的吗?”


 “不是。”金勇上台阶脱了鞋进屋一看,屋内是大炕没有屋地,从开着的小门看见了厨房,厨房前后还是有门。他看着大炕想起了马友德爸爸说的话:“你不知道吧?你们朝鲜族有三大三小:牛大马小、炕大屋地小、裤子大上衣小,不信你去打听,看看马叔是不是说了假话。”他正在胡思乱想,又听妹妹问道:“你请假来的吧?”


 “学校现在上不了课。你们小学上课吗?”


 “俺们天天上课。学校有朝鲜族班,双语上课,上完五年级就到县里朝鲜族中学,我现在就是五年级了。”


 “你... ...


 的成绩怎么样?”


 “不好。你不在这上学不知道,在这上过学的朝鲜族学生有一个算一个,朝鲜话说的不行,汉语更不好,不如你那样下功夫学一门语言。我现在就后悔,入学的时候直接上汉族班就好了,成绩也不至于现在这么差。”


 “朝鲜族嘛,就应该学朝语。我呢,因为不会说朝语就打怵见朝鲜族人,怕出笑话。”


 “咱们生长在中国就应该学习中国的文化知识。中国的知识多去了,恐怕一辈子都学不完,你找个汉族人问问,哪怕他是大学老师,他敢说认识所有的中国字吗?不敢吧?他得查字典才行。汉族人都是这个样子,可咱们还得额外学习根本用不上的朝语知识,结果两方面都是一塌糊涂。如果你在这上学也一样,我爸就用不着夸你了。”


 “你只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还是个女孩子,怎么能想这么多?”


 “那是因为你,爸爸整天夸你,我就不服气,时间长了就琢磨出这个道理。”


 金勇笑道:“行,会用脑子了。我姥爷在哪屋?我去看看。”


 “在旁边的屋子,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一起来到老人的屋子。姥爷不在屋里。姥姥八十二高龄耳聋眼花,玉珠和她说了一阵才明白来的小伙子是谁了,她把金勇拉到跟前摸着头说了一句:“你就是金勇?长这么大了......咳......”也许是想起了金勇的母亲,深深的眼窝里有了泪水。


 “玉珠,你告诉奶奶,就说我们哥仨不像话了,一直没来看她,对不起了。”


 “不用解释了,奶奶认出你就不错了,犯糊涂的时候说什么都听不明白。我爸他们应该下班了,咱们去看看。”


 舅舅、舅妈和两... ...


 个表哥下班回来了,见到金勇又惊又喜,舅舅问:“你自己来的吗?你们哥仨一起来就好了。”


 “哥哥上班弟弟上学,俺们中学最近一段时间不上课了,过来看看。”


 “来就好。”舅妈拉着金勇的手说:“小勇啊,你长这么大才来看舅妈。小时候我抱过你,白胖白胖的小样子让人看了就想亲一口。你来了就多住几天,舅妈给你做好吃的。你们兄弟唠吧,我去做饭。”


 金勇听不明白舅妈说的朝语,玉珠和表哥在旁边做了翻译。


 大表哥说道:“都说姑舅亲,断了骨头连着筋。咱们倒好,就三十里的距离隔了这么多年才见面,说出来我自己都觉得寒惨。回去告诉你大哥,就说他的姥姥、姥爷想他了,让他马上来。”


 二表哥:“这不能都怪他们,咱们也有责任。要我说呀,大人之间的事儿咱们管不了,咱们哥们以后要常来常往好好相处就行了。我听说你学习不错,这可挺好,你使点劲儿争取上大学不爬地垄沟子。”


 金勇笑道:“以前有这个可能,现在不行了。我想在学校待一段时间看看,要是一直这样我就得回家干活了。”


 大表哥:“你大哥念书也挺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不念了,你学习更好,没想到又遇到这样情况,真是可惜了。”


 二表哥:“你别考虑太多,好好念书吧。只有多读书才能做大事,要不然就得扛锄头下地种一辈子庄稼。”


 金勇:“种地怎么了?书上说种田也是干革命呢。”


 二表哥:“,站着说话谁都不嫌腰疼,你叫他来干几年试试。有人这么说你就问他,农民和科学家谁的贡献大?你看他还说什么。”


 玉珠拉开门说:“吃饭了,吃... ...


 完再唠。你们等一会儿,我去弄一盆水,你们洗完手进屋。”


 屋里的大炕上放了桌子,玉珠把饭菜摆放在桌上。金勇看了一眼,有炒鸡蛋、炒辣椒、炖茄子、炸鱼,有菜汤,主食是米饭。“姥爷他们不过来吗?”金勇问玉珠。


 “爷爷说在一起挤得慌不过来,我把饭菜端过去了,奶奶说让你晚上过去在她的房间睡觉。”


 舅妈进了屋一边擦手一边说:“小勇啊,桌上的菜都是自家园子里出的,鱼是在前河套抓的,不管做的好赖你可要吃饱。”


 “前边有河?”金勇问玉珠。


 “你来的时候没看见哪?河就在门口,也就是二百多米吧。这些鱼都是我抓的。”


 “你会抓鱼?”


 “这有什么奇怪的,在这儿抓鱼是女人的事儿。抓鱼不难,有鱼瓶就行。明天是星期天,你要是有兴趣明天早点起来,咱俩一起下河。你吃饭吧,吃完再说。”


 金勇对抓鱼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天一大早跟着玉珠来到河边看她怎样抓鱼。他看见玉珠说的鱼瓶是玻璃做的,高有三十公分、中间宽二十多公分,形状像小罐子,上瓶口和水杯口差不多一样大小,瓶底往里窝进去十公分左右留了个口子,只是比上瓶口略小一些,玉珠说鱼就是从这个口子进到瓶子里的。“就这玩意儿能抓到鱼?”金勇看着鱼瓶说道。


 “当然能了,你可别不信,我拿四个鱼瓶一天抓过三十多斤鱼呢。今天也是四个瓶子,咱们先砌鱼窝再下瓶子。”


 两人在膝盖深的河里把石块摞起来稳住水流,玉珠往瓶里放了饵料,用纱布封住上瓶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瓶子放在小石堆下面,在相距十多米的地方又做了一个鱼窝子放瓶子。放完四个... ...


 瓶子上了岸,金勇问:“鱼真是傻子,怎么能进这样的瓶子。你用什么做的鱼饵?”


 “保证进鱼就是了,鱼从底口进去就不容易出来,只是进多少的问题,我最多的时候一瓶起了二斤鱼。这种抓鱼的办法我们叫捂鱼,抓到的鱼都不大,大部分是白漂子,这种鱼特别贪吃,是河里最多的鱼。鱼饵很简单,烀熟的土豆、大酱和炒的苞米面搅拌在一起抓一把放瓶里就妥了。还有一个办法是把鱼饵抹在瓶底窝口外侧。这个办法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省饵料,第二次下瓶子时只要添一点就行。再就是把瓶里的鱼倒出来的时候干净,没有饵料渣,很适合到远地方抓鱼。想用这个法子鱼饵就得有粘性,土豆就不能用了,用炒熟的苞米面、黄豆面、大酱和大米稀粥搅拌均匀成团就行了,一块二斤重的面团可以用一天。”


 “多长时间可以起瓶子?”


 “最少也得半小时。你在这多住几天,我帮你抓点鱼拿回家。”


 “抓的鱼放时间长了还不得臭了?”


 “不能,把鱼肠子挤出去洗干净放盐卤就行了,拿回去用清水泡一下和刚抓的没多大区别。行了,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起瓶子吧,你拿着鱼篓。”


 两人下水来到放第一个瓶子的石堆跟前,玉珠看了水里的瓶子说:“你看你看,瓶里有很多鱼。”


 金勇弯腰一看,瓶子里黑乎乎的都是鱼,在里面乱蹦乱跳。玉珠小心翼翼地用两手把瓶子拿出来,扒开上口的纱布,把鱼倒入鱼篓,然后往瓶里放饵料、蒙上瓶口再放到水里。起完四个瓶子时抓的鱼装了小半篓子,“照这个样子,今天少说也能抓二十斤鱼,你都拿家吧。”


 上了岸,玉珠又把鱼篓放水里,搁进去一块石头,拿布盖在篓口说道:“不... ...


 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头一下就抓了这么多鱼,这些鱼都是奔你来的吧?”


 “瞎扯,我要是有那样的神通就不是现在这个样了。你们这的河鱼真多,俺那边有条河比这条河大多了,可是抓鱼的人更多,还有人拿石灰药鱼,动不动河水泛白鱼都死光了,别说用鱼瓶抓鱼,就是下网也抓不到几条鱼。到了冬天还能用瓶子抓鱼吗?”


 “不用到冬天,用瓶子抓鱼也就是七,八月,这俩月是汛期,大水把河底冲的一干二净,鱼没什么吃的就进了瓶子,过了这个季节瓶子就用不上了。其实在这条河用鱼瓶抓鱼的也就是俺们队的人,还都是女人,别的队没人用瓶子抓鱼。”


 “为什么只有女人用瓶子抓鱼?男人不行吗?”


 “男人心粗手重容易打碎瓶子,也没有耐心这么等着。前年二哥不服气拿瓶子下河,半天功夫弄碎了两个瓶子,再就不提抓鱼的事了。”


 两人坐在河边说话,没想到二表哥来到身后,“好哇,你们俩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胆子不小。”


 玉珠:“谁说你坏话了?俺说抓鱼的事和你没关系。你来干什么?”


 “找你们回去吃饭哪,你们不饿吗?”二表哥掀开鱼篓上的布看了又说道:“这一个早晨没少抓呢。你们回去吃饭,我在这看着,走吧。”


 “那就麻烦二哥了,可你不能动鱼瓶。”玉珠和金勇离开河边回家,金勇问道:“河边连个人影都没有,二哥看什么呀?”


 “就是有人也没事儿,怕的是鹅子鸭子碰到水里的瓶子。”


 玉珠和金勇吃完饭带了一个大的鱼篓来到河边,“这回瓶子在水里的时间长,进的鱼可能更多。”玉珠说。


 “不一定,也有少的可能。... ...


 不管什么事不能总是往好处想。”


 玉珠笑道:“哥哥就是哥哥,懂的就是多。”


 “多什么呀,我就是随便说说罢了,我遇到事也一样犯糊涂。起瓶子吧。”


 两人起了瓶子一看,正如玉珠说的,瓶子里的鱼很多,大鱼小鱼挤在一起费了好长时间才把鱼瓶倒空。金勇说:“你说得对,时间长鱼进的就是多,这是你的经验。”


 玉珠笑道:“哪有什么经验?我也是随便说的。这回咱们就不能等着起瓶子了,把鱼肚肠挤出来装大鱼篓里,到晚上拿回去。”


 两人坐在河边挤鱼肚肠,又计算时间起鱼瓶,两样活交替进行。接近中午的时候,玉珠挑一些大鱼回去做饭,金勇自己起了一次瓶子。他怕出意外,把瓶子拿到平坦的草地倒鱼放饵料,算是独立完成了程序。午饭是两人换着吃的,金勇回来问玉珠:“鱼是你做的吗?”


 “是啊,不好吃吗?”


 “好吃,特别好吃,你是怎么做的?”


 “很简单,平常怎么做的就怎么做,只不过多加了青辣椒和茄子。你说鱼好吃还是茄子好吃?”


 “茄子好吃,鱼味也正,没有鱼腥味是因为加了茄子吗?”


 “也许吧,都说做河鱼放茄子好吃就是这个原因。”


 “你不简单,做饭、抓鱼都有一套,一个小女孩做到这一步不容易。”


 “什么小女孩?我就比你小一岁,上学晚就是了。家里人都上班,我十岁就开始学做饭了。”


 “你的这些鱼瓶是在哪买的?”


 “供销社,现在没有了。供销社的人说鱼瓶在运输过程中破损太多,不想经营了,可是供销社的会计是咱们队的人,队里隔几... ...


 年就统计数量让他进一次货。怎么,你想买瓶子啊?”


 “我想买两个。”


 “你不是说那边的河没有鱼吗?我看你就别买了,想吃鱼就过来,要不你就拿我的瓶子自己抓,还可以钓鱼、下网、叉鱼、电鱼,办法多的是,不一定就得买鱼瓶。咱们说好了,今天抓的鱼你可得都拿回家。”


 “我拿那么多鱼干什么?拿二、三斤就行了。”


 “二、三斤够谁吃呀?都拿着。你大姑家也在高阳,拿回去给她家送点儿,炖茄子吃。”


 “要是我都拿走了,你不是白受累了吗?”


 “受什么累?我每个星期天都抓鱼,晒干的就有十多斤了。”


 到了晚上,两人抓的鱼有二十多斤,舅妈说的和玉珠一样,非要金勇把鱼都带回家,还给准备了装鱼的篓子,金勇只好应允,因为这些鱼他决定回家了。第二天早晨,二表哥提前去买了车票,舅舅硬塞给金勇五元钱,让他用在学习上。舅妈还想让他带二十斤大米,金勇说鱼太多,谢绝了舅妈的好意。  

(http://www.ccfang.cc/novel/6TFVJB5bV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