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嫡妃倾城:摄政王的小娇妻 > 第二章 千机堂选拔

第二章 千机堂选拔



她跟个没事儿人似的继续招猫逗狗,等所有参加选拔通过审核的名单出来已是七天后。



  宋知意接过她爹抄录回来的名单,发现应试千机堂女傅的多达十人,其余都是应试国子监下辖的学堂。



  十个人里有两个已成家,镇国公家三公子的夫人王明若,东平伯夫人沈怡。



  这两位做姑娘时皆是京中颇负盛名的才女,京都大小诗词宴会不是由她们牵头举办,就是被请去做评论。



  虽然都半老徐娘,但在京都文学圈还是有一定地位。



  “谢雩?”



  宋知意继续往下看,忽然抬起头问宋朗:“谢大人也参选?”



  “没错,已故蜀中官员谢询之女谢雩,曾被剑南西川节度使招赋,参与案牍处理工作,被朝廷破格任命为秘书省西川校书郎,是我朝第一位女校书郎。她是名单上最特殊的一位,也是尚书令最中意的人选。”宋朗回答道。



  况且她本人八岁能诗,才华横溢,作诗二百余首,曾被追崇者收集并出版,在西南一带广为传颂。



  宋知意她娘季芳华抿了一口茶说道:“我听朱夫人说过,她曾嫁与西南望族薛氏嫡脉,肩负薛氏宗妇之责。薛氏长辈不满其在外抛头露面,因是新妇也不便太过苛责。可她性子桀骜,丝毫不肯让步,遂成亲两年后和离,如今三十大龄,未再婚嫁。”



  宋知意点头:“谢雩才华满腹,又颇有政事处理经验,确实是一位强劲的对手!”



  对于谢雩宋知意更多的是佩服,要是败在她手下,宋知意也无话可说,自是服气。



  余下的则都是各勋贵和高官家未出阁的女儿。



  宋知意放下名单问宋朗:“爹爹可知千机堂会选几位女博士?”



  “目前礼部还没有收到消息,丞相也不知,估计是圣上、太后和摄政王亲自选。”宋朗温声回答。



  “这怎么搞得跟皇帝选妃似的。”季芳华在旁边端着茶碗说。



  “圣人才十五,不急着选秀。”



  “那就是摄政王选妃!”季芳华又接一句嘴。



  宋朗忽然拧起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她娘继续嘟囔:“摄政王也三十了,咱家知遥就大他两岁,都快生老二了他还没成亲,莫不是真如传闻所言,有不可言说的疾病吧?”



  “有没有隐疾我不知道,但是满朝文武,他就同武义侯走的近。”她爹也难得凑过来一起八卦。



  宋知意听她娘讲过,武义侯,就是那位十八岁时父亲因恶疾复发而亡,母亲也追随离去的连家独子。



  父母突然间皆撒手人寰,只剩下连瑞一个人面对整个贪婪难缠的家族宗亲。



  也是那时候,还身为淮王的摄政王江祚丞拉了他一把,后来先皇病逝,留下年仅七岁的小皇帝给江祚丞照拂。……

 



  也是那时候,还身为淮王的摄政王江祚丞拉了他一把,后来先皇病逝,留下年仅七岁的小皇帝给江祚丞照拂。



  连瑞与他两人相互扶持,一路走来已有十年,并且皆未婚配!



  在外人看来,除了性别不对,怎么看都是鹣鲽情深,相濡以沫,相依为命,情比金坚的佳话。



  也难怪坊间都编造出他和武义侯的话本子,宋知意还偷偷买来看了。



  至于观后感?宋姑娘表示:不是很满意。



  于是大手一挥,即兴创作出了几篇经典爱情故事,好几本都出了典藏版!



  那她以后岂不是有机会近距离观摩,无限激发创作灵感。



  宋知意坐在圈椅上,已经想的很远了。



  “明日候选者全部入宫,在崇文馆应试,三省六部官员都在,圣人和摄政王亲自校考。”她爹八卦完回到正事儿上。



  宋知意头皮阵麻,觉得这比前世改博士论文还难一百倍,明天不仅要面对三省六部的高官,还有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出题。



  她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社会性直接当场死亡并且救不活·力。



  宋朗看着自己女儿有点焉,不由爽声宽慰道:“别怕,明日爹也在呢,其他官员不过就是去走个过场,真正定夺的还是摄政王。再说,你信不过你爹还信不过我爹吗?”



  宋知意立马自然的接过她爹的话:“当然信,你爹说我能过我就一定能过!”



  季芳华也不甘落后,大言不惭:“那必须的,放眼整个康朝,我闺女要认第二我看有谁认第一!”



  花厅里一屋子杠铃般的笑声都快传到二门外了。



  翌日全家都起了个大早。



  宋知意一面打着哈欠由阿墨给她梳头,一面在首饰盒里挑出一些庄重素净的首饰。



  阿墨给她梳了个双鬟,一侧插两支珍珠如意钗,另一侧点缀少许万宝小花钗,额心一朵红梅花钿,显得朝气又明艳。



  青羽已经带着地舆图去了前厅,爹娘也在前厅等她一起用早饭,宋知意也不磨蹭,利落的收拾好。



  季芳华给她盛好鱼片粥,宋朗嘱咐她多吃点,应试怕是要等到中午才能结束。



  因着要上早朝,他不能陪宋知意一同进宫,于是先行一步。



  宋知意出发时,天色已经大早,清晨的空气浓厚清新,吸入鼻口还能感受到带着寒意的湿露。



  她望着马车内的淡定喝茶的阿翁和絮叨嘱咐的亲娘,本来想一个人进宫,她爹出门后一个说在家里没事儿干,不如路上陪着好说话;一个说她宫里人生地不熟,进去引引路。



  宋知意无语凝噎,永宁坊离皇宫也就几条街,虽说不是皇城核心圈,但也就在皇城周边,又不是长途跋涉还需要人说话解闷。……

 

 

(http://www.ccfang.cc/novel/702LVHLLI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