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435章 朕要狠狠杀一批

第435章 朕要狠狠杀一批




 朱高煦今天又出宫了。


 见过夏原吉后,他换了身衣服,带着钟显准备出宫,离开华盖殿前,他左右看看,然后对胡广道:“奏折批完后,还是和以前一样放在桌上,你们就可以回去了。”


 胡广立马高兴的回应。


 其他几个人都有点羡慕的看向他,今天杨溥不在,皇帝以前都是和杨溥说,这次皇帝和胡广说话,证明在这群人里,暂时把他当头。


 黄淮作为第一个投降的,心里还是有点郁闷。


 皇帝说话时,钟显身后跟进来两个宦官。


 两个小宦官都只有十五六岁,进来后就站在桌边,也不说话,看着他们批复奏本。


 等他们批复完后,小宦官们会核实本数。


 比如通政司送来户部三十八本,小宦官们会数一下,然后就放在桌上,等皇帝回来再做最后批复。


 这里,也隐隐有监视查看之意。


 皇帝还有旨意,内阁秘书和小宦官们,不能说话。


 皇帝很快走了,黄淮等人相互看了眼,也不管小宦官们,继续埋头批复。


 华盖殿非常安静,大伙也不再说话。


 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皇帝套路很多,虽然皇帝不在这里,其实比在这里更可怕。


 朱高煦和钟显来到午门,驻守锦衣卫百户万山立刻上前拜见。


 “今天当值是谁?”


 “回陛下,是镇抚使宋长林。”钟显道:“他去找宋部堂了。”


 朱高煦这才想起来,自己有事找宋礼,让宋长林去传话。


 万山才十九岁,父亲万雄是原高阳郡王府亲兵出身,现在在外省军卫任指挥使。


 “万山你挑两个人跟朕出去,换身衣服。”朱高煦也没找周虎他们,直接点名万山。


 “是,陛下。”万山很高兴,找了两心腹,换了身便衣,跟着皇帝出宫。


 朱高煦刚进京时,上街带的人有点多,现在已经满一年,上街带的人越来越少。


 不说以他大明第一猛将的实力,确实现在没什么人会刺杀他。


 主要他起兵造反成功后,也没杀什么人,就诛了姚广孝和袁珙两家人,其他朱棣的人都被流放大澳。


 相比当年朱棣,他是安心多了。


 朱棣当年进皇宫后,哪都不敢去,晚上要么独睡,要么陪徐皇后,很多宫殿都不敢过去,生怕建文帝手下会暗算他。


 在经历了景清等刺杀事件后,朱棣连皇城都不愿出去,实在要出去,都是带着大量的兵马护卫。


 这就是做暴君和仁君的区别。


 如果可以选的话,朱高煦肯定不愿意太残暴。


 “今天初几了?”朱高煦走在京师街头,感受到强烈的春节气氛。


 “回高掌柜,二十八了。”钟显小声道。


 还有两天就是过年,京城百姓的气氛很明显,有些大户人家和官员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


 朱高煦原本想今年过年给天下官员每人发十两银子红包。


 因为这会全天下官员也才一万四千多人。


 不料夏原吉强烈反对铺张浪费,朱高煦只好算了。


 “回去后你通知黄俨,明天起陆续给宫中宦官和宫女们发过年红包,从内承运库出钱,每人五贯,用铜钱或银,勿用宝钞。”……

 


 “回去后你通知黄俨,明天起陆续给宫中宦官和宫女们发过年红包,从内承运库出钱,每人五贯,用铜钱或银,勿用宝钞。”


 “是,奴婢替大伙谢谢陛下。”钟显笑道。


 “再给宫中所有执守各处的将士们,每人发五贯。”


 “是陛下。”


 “陛下仁厚。”万全立马也道。


 永乐和以前,宫中负责守卫的,是从锦衣卫、府军前卫等十二卫抽调的八千多人。


 朱高煦当了皇帝后,锦衣卫抽调了两百多人,分两批,轮流守午门。


 另安排了府军前卫、府军后卫两卫,轮流抽调两千人,合计四千多人驻守皇城。


 皇城的守卫,比以前皇城少了一半。


 其中府军前卫指挥使是周虎,府军后卫指挥使是宋猛。另一位心腹贺如虎为府军左卫指挥使,主要负责京师几个城门的防守。


 所以皇城守卫只有四千多人,加上一千多宫女宦官,每人五贯钱的话,支出也不是很大,朱高煦的私房钱暂时还付的起。


 万全还是第一次跟皇帝出门,心里有点激动。


 他和钟显是跟在皇帝身边,另两个锦衣卫则在十步外。


 皇帝给这两个锦衣卫的任务是,看看有没有会经常看皇帝这三人。


 没错,这两锦衣卫不需要看皇帝,而是看着有没有其他人会老是打量皇帝三人。


 他们三人先来到太平街南,也是靠近通济门这边。


 街口南有很多百姓地摊,主要是卖菜,沿街还有很多商铺。


 朱高煦就在逛地摊,问问鸡多少一只,猪肉多少一斤,还会进商铺,问问绸、缎、丝什么价。


 有时兴致来了就会买些脂胭水粉,支付的都是宝钞。


 如果夏原吉在这里,要郁闷了,因为他知道皇帝打算取消宝钞,把天下宝钞慢慢以税收形式收回来,但皇帝自己却在用,真是让人无语。


 眼看到了中午,朱高煦大手一挥:“走,混饭吃去。”


 今天早朝大概十点就结束,他出宫逛了一个多小时,立马往三山街的应天府去。


 朱高煦登基后把直隶设为江南省,成立了江南省承宣布政使司和三司,全部负责江南省的民政、军事等各项事宜。


 应天府做京师,现在做了有京官外,还有江南省的官员。


 原应天府官员属京官,现在划归布政使司管,成为地方官。


 真正的京官,就是朝廷各部直属机构。


 现在的应天府知府叫典盛,兼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典盛是高阳郡王府老兄弟出身,靖难和讨逆战中,都为朱高煦立下过功劳。


 不过在靖难前,典盛只是一个九品小官员,在靖难后,一直子跳了几级,到五品,接着讨逆战后,又再跳级,达到从二品。


 这个跳级有点快,也是很多高阳郡王府旧人的同样经历。


 朱高煦怕他们干不来,让其兼领知府,也是锻炼他的能力和提升他的阅历。


 朱高煦是掐着时间到应天府,典盛正下值回家。


 门口远远看到皇帝,先是愣了下,然不动声色对身边一人道:“你赶紧回去,让夫人准备午餐,饭菜要丰富一些。”


 “嘶。”那心腹二话不说,翻身上马。


 皇帝之前已经来过,所以典盛安排的很自然。……

 

 

(http://www.ccfang.cc/novel/7H8K5K9J2M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