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六百九十八章 陛下独具慧眼,臣,敬服~~~

第六百九十八章 陛下独具慧眼,臣,敬服~~~




 大汉天子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创举,那就是战场直播。


 通过多年来不断强化的强大驿站体系,将来自前方第一线战场的相关情报,经过五军都督府的处理后,教给少府雇佣的那些家们,再由这些家进行整理润色,然后登上长安城各处的百家讲坛进行宣讲。


 以这个时代的通讯水平来说,说这是战场直播也不为过。


 大汉百姓们的娱乐生活是匮乏的,哪怕是李云泽这些年来弄了许多符合时代标准的娱乐项目来,可依旧是属于精神贫瘠状态。


 而战场直播这种事情的出现,在尚武的大汉这儿,立马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百家讲坛的运转。


 只要有人上了讲坛,台下围观的人就会大喊大叫要求说有关于河西走廊前线的战事。


 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百家讲坛出了家之外,就只有兵家的人才能上台说话。


 “陛下。”


 署理五军都督府(参谋部)的卫青,忧心忡忡的向着李云泽述说自己的担忧“这等事情,岂不就是泄露军情?”


 “没错,的确是泄露了。”李云泽笑呵呵的点头“长安城内外的匈奴探子们,的确是能够见着听着。”


 听闻此言,向来以稳重而著称的卫青,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若不是知晓眼前的人是大汉天子


 “朕明白你的意思。”


 李云泽笑言“朕告诉你,你过虑了。”


 “先不说在绣衣卫的追查之下,他们能否将消息传递出去。就算是传出去了,以这个时代匈奴人的信息传播手段,那早就不知道是多少天之后的事情了。想要以此作为应对手段,没用。”


 绣衣卫是以锦衣卫为模板组建,不过针对的目标不是文武勋贵,那是张汤的御史台的事情。


 他们的主要分为内外两部,对内自然就是侦查抓捕各国奸细为主,对外则是向着各国派遣奸细。


 有着李云泽的指点,以及不计成本的投入资源,绣衣卫的活动能力非常强悍。


 这么多年下来,就匈奴派遣的那小猫两三只,该抓的早就被抓走了,剩下的要么就是已经暗中被收买的,要么就是故意留下来等着钓鱼的。


 想要传递消息出边塞,哪有那么容易。


 “再说了。”李云泽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朕相信,以霍去病的能力,以及汉军的强大战斗力来说,就算是把五军都督府的作战计划书摆放在伊稚斜的面前,他也无可奈何.对了,忘记了伊稚斜他不识字。”


 卫青还能说什么,只能是连连摇头苦笑。


 他也相信汉军的实力,因为无论是从士气,战斗力,装备,训练水平,技战术能力等等方面来说,大汉的军团都是这个时代最牛哔的。


 可问题在于,卫青不相信只有十六岁的霍去病啊。


 这么年轻的孩子,带着几万人去打仗,但凡是有些差池,将数万精锐给葬送了,百家讲坛这儿还把事情给宣扬出去,那影响可就太恶劣了。


 “朕懂你的心思。”


 李云泽一眼就看穿了卫青的想法“觉得霍去病太年轻,害怕他成为下一个赵括是不是?”


 “赵括能力至少还是不差的。”卫青解释了一句“只是对手太强。”


 与经过千年泼墨,被塑造成了反面案例的纸上谈兵里的赵括不同,真正的赵括其实能力并不差,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能够在将星云集的赵国脱引而出,被选中作为廉颇的替代者。……

 


 与经过千年泼墨,被塑造成了反面案例的纸上谈兵里的赵括不同,真正的赵括其实能力并不差,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能够在将星云集的赵国脱引而出,被选中作为廉颇的替代者。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赵国,是真正的名将荟萃,赵括不可能只凭借有个好爹就能统领几乎全国的兵马。


 他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赵国的国力扛不住了,耗不过秦国。


 廉颇的对峙战打了三年,数十万青壮聚集在前线与粮草运输线上,以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基本上就等于赵国全国性的瘫痪。


 为了供应前线的粮草,第三年的时候,赵国甚至就连田地里还没长好的青苗都给割了,拿到前线去喂养牲畜。


 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对峙的话,那赵国所有人都得饿死。


 所以赵括被选中的时候,就注定了只能是全军出击搏命一战。


 可惜遇到了战场经验极度丰富的白起,一个诱敌深入外加包围战,直接打断了赵国的脊梁。


 可以说,赵括的失败并非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国家实力不足的问题。


 大汉这里,长平之战过去也就百多年,所以评论上还算是中肯。


 不像是自从《史记》之后,评价那是一路下跌,直奔停牌而去。


 “这次不一样。”李云泽的手落在了祁连山上“霍去病可不是赵括,而大汉更不是赵国!”


 大汉当然不是赵国,大汉的国力是赵国难以望项背的。


 国力强悍至极的大汉,有能力给自己的军士与将领们,提供最好的条件。


 而霍去病的能力,自然是要超过赵括的。


 不说别的,单单是勇敢方面,就是千年以降的著名猛人。


 祁连山下,匆忙集结起来的乌盭部众,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汉军骑兵,一个个的都是头皮发麻。


 他们敢向着天神发誓,哪怕是大单于都没用这么多的兵马。


 更夸张的是,汉军的兵马都披甲!


 草原上自然是不缺皮甲,可铁器却是极度匮乏。


 尤其是当大汉开启了贸易战,只卖奢侈品,拒绝提供一切战略物资的时候,那就更加缺乏了。


 仅有的铁器,也是用作打造兵器箭头,铁甲这东西只有部落里的贵人们才有资格拥有。


 至于马铠,那就别提了,绝大部分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效果方面,那自然是没的说。


 乌盭部的牧民们,绝望的发现,自己这边射过去的箭雨,落入汉军阵中,也就是‘丁零当啷’的听了个响,真正的杀伤效果几乎没有。


 以往射不了人还可以射马,毕竟马摔了,骑兵也得跟着倒霉。


 可是现在,马铠的出现,让射马都成了奢望。


 汉军这里大都用弩,回击的弩矢落在乌盭部这边,立马就是倒下了一大片。


 再之后,两边就撞上了。


 全副武装拿着长长骑枪的汉军,对上只有皮甲,挥舞着短兵器的牧民,自然是占尽了优势。


 一轮冲锋过后,从汉军阵中冲出来的牧民,顿时就稀稀拉拉起来。


 没等他们喘口气,迎面而来的就是第二波次的汉军冲锋。


 两三轮的冲锋之后,乌盭部的牧民基本上就没了。


 身先士卒的霍去病,带着第一波次的汉家骑兵,甚至已经冲到了乌盭部的老营。……

 

 

(http://www.ccfang.cc/novel/AC27FHKH4d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