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六百九十九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六百九十九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卫青打仗喜欢稳重,也就是以堂皇之阵破敌。


 凭借优势力量,去碾压敌人,这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他自己就是这种打法,所以对于霍去病这等千里突进的闪电战很是不适应。


 尤其是在此时此刻,明明已经达成了战略目的,横扫了河西走廊。


 按理说就应该班师回朝了,朝廷会另外派遣兵马去驻守,还有划分设置郡县,安排官吏迁徙百姓等等等等。


 可霍去病却并没有这么干,而是转头就带着大军直奔胭脂山去了。


 换个多疑的皇帝,说不得就要怀疑他是有别想法。


 毕竟大军在外,手握兵权的大将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天冷,而被人披上明黄色的衣服。


 略微有些担忧的卫青,悄悄的看向了李云泽。


 然后就见着天子对此毫不在意,还兴致勃勃的站在悬挂起来的地图上,指着焉支山说道“祁连山的雪水滋润了河西走廊。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非常适合放牧喂养牲口。而且还有各路来往丝绸之路的商队途径这里,无论是劫掠还是收取过路费,都能赚的盆满钵满,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有粮又有钱。是匈奴右部,最为重要的核心之地。”


 匈奴人本质上是部落联盟,内部的控制力度其实非常脆弱,完全依靠着武力进行压制。


 他们没有国都,大单于也要不断迁徙,自然而然的就缺乏对地方上的掌控力度。


 地盘越大,掌控的力度也就越弱。


 为了加强掌控,匈奴人就搞出了三分天下来。


 实力最强的大单于,以自己的单于王庭为基本盘,带着一大群的附庸部落位于正中位置。


 在王庭左右,则是分别设置左右贤王,统辖左右二部的附庸部落。


 这种办法,很直观的就将掌控力度提升了三倍,也是匈奴三部的由来。


 其实左右贤王正式的名称,应该是左右屠耆王才是。


 这是因为屠耆是匈奴语,其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贤,所以汉家都以左右贤王而称呼。


 为了加强掌控力度,通常情况下能够做到左右贤王的,都是大单于的儿子。


 “匈奴右部遭此重创,想必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卫青上前应声“不过看霍去病的战报,虽说是一路横扫,可却是并未遇上匈奴右部的主力”


 “因为他们被打蒙了。”李云泽当即说道“匈奴人以牧民为主力,这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天天都聚集在一起。毕竟是要放牧,就得散开在偌大的地盘上。以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来说,此时此刻匈奴右部应该是刚刚开始集结起来。你觉得,他们会在哪里集结兵马?”


 卫青几乎是下意识的就脱口而出“焉支山!”


 这并非是张口就来,而是因为通过来往的商队,以及张骞等人的侦查得知,焉支山下就是匈奴右贤王的王庭所在!


 整个河西走廊,水草最为丰美,来往商队必经之路的地方,就是在焉支山下。


 这里的草原好到了什么程度?


 后世最为著名的,也是规模最大的山丹马场,就在这儿。


 当然了,现在是匈奴右贤王的王庭所在地。


 他们得知了汉军横扫河西走廊的消息,必然会召集各地的部落与牧民,集中到右贤王的王庭左近聚集兵力,准备与汉军打仗。


 “没错的,就是在焉支山。”……

 


 “没错的,就是在焉支山。”


 李云泽转身回到了案几后坐下“这一战,应该也就是这几天了。”


 换做不懂军事,或者是不懂装懂的在这儿,说不得还得来上一句“匈奴人擅袭扰,为何不退兵袭扰之?”


 若是真有人问出这等话语来,那李云泽是绝对不会将与军事有关的事情交给其去做的。


 很简单,都说明白了是闪电战,全员骑兵的霍去病,犹如风卷残云一般席卷河西走廊,动不动就日行二三百里的,匈奴人哪里来得及将老营给撤走。


 匈奴人的老营,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青壮牧民们或许可以骑着马跑路,可老营里的老弱妇孺怎么跑?


 那数以万计乃至于十万计的牛羊马匹怎么办?


 没有了老营,也就没有了奶酪粮食等食物,也没有了帐篷可以遮风避雨,没有了生病跳大神的萨满,没有了盐,没有皮革衣服等等一切的生活必需品。


 马儿或许还能靠吃草活着,可牧民们吃什么?


 杀马?


 所以说,面对着霍去病的闪电战,右贤王来不及带着自己规模庞大的王庭跑路,更加不可能抛弃部落,自己跑去找大单于。


 他若是真的敢这么干,那身边的人会先把他给干掉。


 对于缺乏时间来做出应对的匈奴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集结力量,与汉军决一死战。


 只要能够打败汉军,那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汉匈之间已经十余年未曾有过大规模的战争了,尤其是匈奴右部这儿,真正是安静了十多年,所以并不清楚汉军早已经是今非昔比。


 经过科技与狠活加持的汉军,其战斗力足以让匈奴人为之绝望。


 “长平侯。”


 前方焉支山脚下的战事或许已经开始了,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网络,没办法看到现场直播,只能是等十多天之后的奏疏了。


 李云泽闲来无事,就与卫青说笑起来“你可知,这焉支山又叫胭脂山?”


 “胭脂?是女人家用的那个?”


 “就是那个胭脂。”


 李云泽笑容满面的说道“匈奴人称祁连山为天神山,称焉支山为天后山。”


 “哦?”卫青也是来了兴趣,好奇的询问“这有什么典故不成?”


 “自然是有的。”李云泽笑言道“据说这焉支山上盛产胭脂,是匈奴女子最重要的美妆品来源地。”


 “原来如此。”卫青颔首点头“未曾想,还有如此典故。”


 “等到卫青打垮了匈奴人右贤王主力,有着丰美牧场的祁连山,还有盛产胭脂的焉支山,都成了汉家之地。”


 说到这里,李云泽悠悠的哼了起来“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数千里之外的焉支山下,后世最为著名的,也是规模最为庞大的山丹马场,那辽阔又壮丽,翠绿如毯的草原上,两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集团,正在不断的互相靠近。


 霍去病的闪电战的确是打了右贤王一个措手不及。


 其虽然尽可能的派出使者征集各部落来聚兵,可汉军来的实在是太快了,六天时间就横跨了一千多里,冲到了这儿来。


 此时聚集在右贤王身边的各部牧民勇士,加起来也不过五六万人的规模,与对面的汉军兵力相差无几。


 换作是伊稚斜在这儿,说不得就真的要跑路了,哪怕丢掉了老营也要跑。……

 

 

(http://www.ccfang.cc/novel/AC27FHKH4d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