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在原始社会假冒神灵 > 第191章 派大智者选贤人

第191章 派大智者选贤人


 “哇。”人群中忽然传来的惊呼声惊扰了虞象的思索, 他看到他的族人高兴地让一头巨象趴下去,随后一个夏氏族的小原始人就爬了上去。巨象慢慢站起来,带着小原始人走两圈,又用鼻子卷住小原始人放回地上。


 小原始人正是要玩闹的时候, 对这种巨象的温顺行为兴奋的连连惊呼。


 他的族人也很高兴, 一脸自豪的样子。


 不过夏氏族的人也没让他们白表演, 几个小原始人玩闹之后,他们的父母们为了表示感谢很快就送上了一些食物。


 夏氏族的食物, 可是虞象吃了都说好的。


 他的族人刚才还有些放不开, 现在看到食物也淡定不了,爽朗一笑拿过食物就吃,一个个吃得满嘴都是油。


 他的族人看不到太多, 虞象却从这个行为看出了夏氏族的富裕。


 食物在任何地方都是最珍贵的东西, 虞氏部落很强大,但依旧会看重每一粒的粮食。夏氏族的原始人们能够送出这么多食物,可见不只是夏禹才能够吃得这么好, 夏氏族的其他原始人总体伙食差一点, 但肯定是有富余的。


 “虞象。”夏禹看虞象一个人嘀嘀咕咕的, 忍不住凑了上去。


 真的是难得遇到一个能跟他逼逼叨叨的人, 夏禹都快憋了小十年, 没跟人能这么海阔天空地聊过了。


 虽然大家语言不通,可这不是还有翻译嘛。


 篙陶一脸疲惫地摇摇头, 只能充当狗头翻译官。


 “这是粟米粥, 用炭火熬煮的,是我们的主食之一,你试试看。”夏禹在虞象面前放了一个陶罐,里面是熬煮了一个多小时的粥。


 粟米粥黄澄澄的, 这会儿散发着一阵阵的米香。


 虞象也好奇,立刻舀了一碗出来送入口中,然后眼睛就亮了。夏禹又给了他一盘腌制的水果仁,让他充当配菜。


 夏禹找不到合适腌制的酱瓜,最后无聊的时候捣鼓夏氏族那些又酸又涩的野果。别说,有些腌制出来了,酸酸的,配合着小米粥吃,还挺香。


 虞象白天吃了太多的大饼跟肉,肚子里面全是油脂,这会儿一碗小米粥下肚,舒服得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虞象咂巴着粟米的口感,扭头跟篙陶说了些什么。


 篙陶认命地放下手里的食物,艰难地开口,“粟米没有,能不能给种子?”


 夏禹立刻扬起无害的笑意。


 给当然可以,但得交换。虞象的部落应该也不小,他们肯定也有主要的种植物,夏禹也眼馋他们的种子。


 虞象很快就明白了夏禹想要交换的心思,然后就跟夏禹形容起了他们主要吃的东西。


 一种是他们发音为‘菽’的东西,但从虞象的形容中夏禹大致知道了这是什么东西,其实就是大豆。夏氏族也会大量种植野豌豆,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前夏氏族吃野豌豆,要么是在春季最嫩的时候摘下来,然后放在陶罐里面的煮熟,再放一点雪盐,味道相当好。


 这种方法原始人们都很喜欢吃。


 另外一种是等它们长老了,秋季的时候收割再晒干,这样便于保存。最后在蒸煮粟米的时候,可以放入豌豆,做成粟米豌豆饭。


 除开黍,他们还有小麦。


 也是巧,虞氏部落对小麦的发音就是‘麦’,这种食物在春季跟秋季都能种植,也就是说一年能种两茬。


 但虞象告诉夏禹,麦粒的口感很差,熬煮蒸熟之后,麦饭的口感很粗糙,吞咽起来会很难受。不过他们也会把麦粒进行击打脱壳,可这样的话,很耗费人力,也会大大减少食物量。一般只有部落的首领们才会吃脱壳的麦饭,其他族人们都是吃不脱壳的。


 同时,虞象还大大夸赞了夏氏族的粟米。


 粟米跟麦粒都有稍微相似的味道,但夏氏族的粟米粥口感却好极了。


 “不不,粟米也是有壳的,需要脱壳。”夏禹告诉虞象,他发明了一种‘碾子’的东西,可以比单纯击打脱壳要方便得多。


 脱壳之后,食物虽然会少很多。但那些脱下来的壳却也很有用,冬季的时候粟米壳拌上干草,再加一些鸟蛋,那些角鹿、矮脚马吃的肥肥壮壮的。


 今天一整天下来,虞象早就已经被夏禹的智慧所折服。所以此刻夏禹说的碾子什么的,虞象有些惊讶,但还是快速接受了下来。


 不过他还是告诉夏禹,即便是脱壳的麦饭,口感上还是不如小米。如果他们要交换种子,夏禹还是选择黍来的好。


 夏禹站起来,在虞象不解中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麦很好。”夏禹笑道。


 麦饭是很难吃,但小麦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麦饭,而是磨成粉,做成各种大饼、包子跟面条啊。


 回头夏氏族种植出了小麦,夏禹就打算给他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种面点,说不定到时还可以再卖给虞氏部落。


 虞象不解地看着夏禹很期待种植小麦的样子,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应该是夏禹没见过小麦,也没吃过麦饭的口感,才会这样吧。下次他送一些小麦给夏禹吃吃看,他就会知道麦饭有多难吃了。


 晚饭之后,夏禹一点不困,又拉着虞象谈天说地去了。


 木炭跟篙陶苦着脸,只能无奈跟上。


 虞象一共在夏氏族待了半个月左右,这么长时间,夏氏族的花朝节跟交流会也已经结束了。同时,夏禹也基本理解了虞氏部落的情况。


 虞象告诉夏禹,他是六年前带了二十头巨象以及五十智人就从枌榆离开了,他并不是因为战败无法获得生存物资而走,而是因为六年前,他的大兄记星表示,他会用十年时间来修改礼,然后用十年时间来考察天下部落中的贤者,最后将枌榆首领的位置传给那位最有贤名的人。


 夏禹这才知道虞象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兄长,名叫虞记星,还是枌榆最大部落中的首领。


 虞记星出生的时候并不叫虞记星,他没有名字,大家只叫他虞。因为他一出生,他的母亲就死了,他的父亲很快在狩猎会上再次带回了一个新的女智人,就是虞象的母亲。


 虞在家里的生活并不好,但是他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慧。后来枌榆的上一任首领陶唐考察贤者,派出了名为‘大羿’与‘熙伯’两位智者在枌榆各处探访选择合适人选。后来大羿历时五年带回来了名为‘费益’的少年,而熙伯就是带回了虞。


 此后,陶唐就把费益与虞带在身边教导。可是费益虽然很聪明,但他性子喜静,更多时候喜欢独处,也往往会不经意得罪他人。


 虞则不同,他为人和善又善于与人相处,往往得到他人赞同,做事事半功倍。同时,陶唐使部落强大,成为枌榆的大首领,但各种纷争协调事务接踵而来。


 为了让各部族行事有所章程,虞提出了‘礼’,让其他部落依照礼行事。除了跟陶唐一起制定了礼,他还计算出了一年的天数,划归了节气,用以计算部落粮食种植时间。


 因为他划归了节气与时间,对应了天上的星辰与天气变化,虞就有了名字,被枌榆的人称为记星。后来,陶唐果然把部落大首领的位置给了虞记星。


 之后虞记星一直为了部落的发展兢兢业业,不敢懈怠。不过随着他的年纪增大,他也跟当初的陶唐一样,开始想要选择继承人了。


 虞象是个有野心的原始人,他从部落离开,其实是想要去传唱自己的贤名,然后让大家传颂他的事迹,最后成为继任者。


 对此,夏禹理解地笑笑。


 虞象告诉他,从枌榆一路而来,如果遇到智人,他都在教化他们,同时也为他们指引前往枌榆的道路。


 当然,也有一些氏族不愿意离开。


 智人们虽然经常迁徙,但一般居住地还有食物能够让他们生存,他们也不愿意随意迁徙。一旦迁徙,很可能就会有大量的伤亡。


 不过虞象也告诉他们,他的兄长跟他说过,气候在不断变化,以后雨量会越来越大。不断的水涝,会导致动物迁徙作物歉收。他们最好还是快点准备,早点上路。


 实在不听劝,虞象也不勉强,只会带着自己的族人默默离开。


 虞象也劝夏禹早做准备,他相信夏禹这样的聪明人,应该也能觉察出天气的变化。再则,这里的地势偏低,如果遇到大雨,整个处在山脚下的夏氏族也容易出事。


 对此,夏禹只是叹了口气,没有多加讨论。


 之后夏禹又问虞象之后还打算走下去吗?


 虞象说他会在这里到处在看看,随后再走四年的时间。在第十年的时候,他会选择回头走,返回枌榆。


 虞象不是迁徙出来的部落,不过他说还会在这里大概停留半年的时间,于是夏禹盛情邀请了他。虞象也很高兴能在夏氏族做客,但他还是先离开了夏氏族一趟,说要把他的其余族人还有巨象都给带过来。


 同时,虞象还告诉夏禹,他俘虏了一群原始人,回去也正好放了他们。


 礼尚往来,夏禹也让负者把他们救回来的那头巨象送回给虞象。不过虞象拒绝了,他表示这头象就送给夏氏族,算作他来这里做客的礼物。


 那当然好,一头巨象还是很有用的。


 虞象短暂离开之后,夏氏族也进入到了最繁忙的春耕之中。现在的夏氏族烧山开荒的面积已经很大了,每年的农时都是相当让人疲惫的。


 而此刻,在赶路的虞象离开夏氏族有段距离了,原本跟夏禹呆久了,那种对对方智慧的习以为常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再次冒出一些不可思议。


 他又想起了夏氏族的时节计算,夏禹竟然也制定了跟他兄长很类似的月份划分方式,他还以为这世间只有他的兄长有这样的智慧。


 想着,虞象又回头看了一眼夏氏族的方向。  

(http://www.ccfang.cc/novel/BEK33MdJ93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