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悍女贵妻 > 018 背后放箭

018 背后放箭


 在恒王眼巴巴的注视下,玉兰抿着唇浅笑,从容道:“王爷不必心急,我这里有样东西,你一看就知道了。”说着,便朝丽娟招手。


 丽娟会意,从角落里拿出几个布袋,含笑送了过来。


 恒王带着疑惑,接了过去,不禁愕然。


 只见手里的布袋并不完整,有镂空的花纹,细细分辩,竟是桃子上的字是一样的。


 玉兰笑着解释道:“王爷可明白了?其实简单得很,桃子刚结出来时,把这个套上去,桃子上就能长出字了。”


 恒王咋舌道:“原来如此,这简直是神乎其技,只是这里面的道理,本王实在想不明白。”


 玉兰翻了个白眼:“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桃子套了布袋,搬到太阳底下,套着袋的地方颜色较浅,镂空的地方颜色深,等将袋子除了,自然就会有字迹留下。按这样方法,想让桃子长出什么,就能长出什么。”


 恒王这才明白过来,瞪着玉兰看了好几眼,才道:“这样的法子你都能想出来,本王佩服。”


 丽娟看着恒王,插嘴道:“这东西说破了不值什么,但头一个想出来的人,不知要耗费多少心力。当时兰姐儿起心思打算这么做的时候,我还怀疑呢,如今才知道,兰姐儿的脑袋瓜子,比有些男人还灵光。啧啧,若兰姐儿是男子,必定是能考科举弄个官儿当一当的。”


 恒王点头道:“这话说的很是,为了赚钱,你什么法儿都想得出来,厉害。”


 虽然这树上结的仍旧是桃子,但有了这样的新意,立马就显得与众不同。


 不用想也知道,自己若真把这样的桃子献给太后当寿礼,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到那时,玉兰种的桃子必定天下闻名,而她也会日进斗金,从中得到难以想象的好处。


 玉兰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道:“这法子虽然不难,但我跟丽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这桃种是我亲自挑的,就为了赶上八月的千秋节。为了保密,这里的桃子,都是我们亲自照料的,没让其他人瞧过。这么大盆的桃子,搬进搬出晒太阳,下雨了就抬进来,这些活都是我们干的,布袋也是我们剪出来的。”


 她看向恒王,笑着道:“说了这么多,王爷,你还不肯将丽娟给我吗?”


 恒王摆手道:“一个丫鬟罢了,本王自是没什么舍不得的。何况,她跟着本王,只是个寻常丫鬟,跟着你却能散发出不一样的风华。你既执意要她,回头本王就让人将卖身契给你送来。”


 玉兰、丽娟对视一眼,皆是大喜。


 丽娟忙跪下道:“多谢王爷大恩。”行了大礼方才起身,又指着另一株桃子道:“刚才那个是专为太后准备的,这里还有一株,跟那个是一对儿,可以献给皇上。”


 恒王诧异,走上去辨认了一番,默念道:“哦,这上面是‘祈福大燕太平盛世万年基业’,这个寓意甚好。”


 兴致勃勃看着其它桃树,问道:“其他的都写了什么?是不是别的吉祥话?”


 玉兰摇头道:“这里一共十棵桃树,一半是庆贺太后生辰,一半是准备献给皇上的,上面的字迹都是一样的。一则,桃树的生死谁都掌控不了,多做准备,也算未雨绸缪。二则嘛,物以稀为贵,何况,这是要送进京城的,自然要独一无二才显尊贵。”


 恒王听得连连点头:“你这想法甚妙。”


 敲了敲手里的扇子,沉吟道:“要说这千秋礼,本王一直放在心上,让人准备了一对半人高的珊瑚树。之前觉得倒也过得去,就算不出彩,也不会落什么不是。如今瞧了你这些东西,本王觉得,那珊瑚树简直没必要登场。”


 玉兰笑着道:“论起来,自然是王爷寻的宝物更值钱些,我这些东西,只是小巧罢了。”


 恒王摇头道:“倒也不必谦虚,本王这些年走南闯北,美人见了不少,好东西也都看过,如今倒是觉得,你这些东西新颖特别,又正好投其所好,用来当千秋礼最是合宜。”


 他说到这里,朝玉兰笑道:“一切如你所愿,若你答应本王一个条件,本王愿意携你的桃树、桃花精油进京,让你名扬天下。”


 玉兰虽然对自己的东西极有信心,但此刻听他亲口应允,心中不由得有尘埃落定之感,施了个礼,脆生生道:“多谢王爷厚待,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献礼时还望王爷留心些,不必多提我的名字。”


 恒王失笑:“这道理本王自然懂,难道在你心中,本王是个不靠谱的人吗?”


 玉兰下意识摇头,旋即觉得会引起误会,连忙道:“是民女说错话了,王爷当然是靠谱之人。”


 恒王听了没言语,只垂眸便看她,眼睛一眨也不眨,唇角挑起似有若无的弧度。


 过了好半天,他目光竟不移开。


 玉兰被他看得心惊肉跳,心说,得收回刚才的话,这人实在是不靠谱呀。


 微微蹙起眉,避开他的眼神,玉兰道:“王爷,可有什么事么?你刚才说条件,不知是什么意思?”


 恒王这才开口道:“也没什么,只是觉得非钰的眼光,着实不错。”


 他眼中掠过一丝追忆,微笑道:“当初得知他一心一意痴恋丫鬟出身的小女孩,本王还嘲笑过他,如今才知道,他的眼光竟绝佳。若本王年轻十岁,只怕也要跟他做出同样的选择,如今,却是不必做此奢想。”


 玉兰骇笑道:“王爷真爱开玩笑。”


 “不是玩笑,本王是实话实说,”恒王面上有淡淡笑意,缓缓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玉兰淡笑道:“我能有什么打算?自然是在这桃花村继续做生意,等待王爷的好消息。若是可以的话,再钻研些新玩意儿,那就更好了。”


 恒王挑眉道:“这怎么成?你想让本王帮你跑腿,坐享其成吗?那本王岂不是亏了?不行,你也得随本王一起进京。”


 不等玉兰回答,他眯起眼道:“你若不肯,丽娟的卖身契你别想要,你这些玩意儿,本王也不给你帮忙献。”


 玉兰哭笑不得,蹙眉道:“此事论起来,我的确会沾王爷的光,但王爷并不吃亏呀。王爷何必强人所难,非要将我弄进京呢?”


 恒王施施然道:“本王这样,自然有本王的理由。太后的千秋节,本王要进京道贺,非钰自然也不能例外。”


 他说到这里,瞟了丽娟一眼,这才接口道:“当初本王将丽娟送给你,为了什么,你应该没忘记吧?说起来,本王最喜欢看戏,当初非钰钟情于你,一个世家公子,一个寻常民女,身份上有天壤之别,偏情难自禁。本王还以为,会有一出荡气回肠的情事呢。哪里想得到,非钰竟然远走边疆,与你千里相隔再不相见。本王这看好戏的心愿,竟然落空了,这叫本王如何甘心?好在,这两年你们一个不嫁一个不娶,这情缘眼见得没断。既如此,自是要让你们在京城相聚,本王好在一旁看戏。”


 玉兰听了这番话,瞪圆了眼睛,心中翻来覆去,不知是何滋味。


 恒王看了她片刻,含笑道:“怎样?本王的条件已经说了,你意下如何?在本王心目中,看戏一向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你若不肯让本王如愿,本王也没必要按你的想法行事。”


 玉兰闭着眼道:“竟没有回旋的余地吗?王爷,民女与齐世子云泥之别,即便再相聚,又能如何呢?这身份上的差距,无论如何都逾越不过去。到时候,也不过是互相折磨一番,不得不放手罢了。”


 恒王笑道:“你们相聚后,无论痛苦还是欢喜,那是你们的事,与本王何干?本王只想看场戏,只要自己开心就成了。”


 听了这番自私自利的话,玉兰一脸呆滞,有些无语。


 这种欠揍的人,若不是有身份做依仗,怎么可能平平安安活到现在?恒王微微抬起下巴,把玩着手里的扇子道:“怎么,你似乎有些不满意?说起来,多少人想得到本王的关注,本王却只青睐你与非钰,啧啧,你应该感到荣幸才对。”


 玉兰脸色变来变去,好久才开口道:“谢谢王爷看得起,我谢谢你,谢谢你全家。”


 恒王唇角一挑,轻声道:“倒也不必说这些客套话,你只回答本王,京城你去还是不去?”


 玉兰心中五味杂存,叹气道:“王爷都将话说死了,民女难道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一则,是因为恒王发了话,不得不为之。


 二则,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为了齐非钰。


 哪怕跟齐非钰已经断了牵连,但心底深处,还是爱他入骨,日日夜夜相思难以自抑。


 这次进京,哪怕什么都不做,能看他一眼,见他一面,也会觉得快慰,会觉得,有了一些回忆,接下来的人生路,不会太艰难。


 看上去,是被恒王逼迫的,但奇怪的是,她心底并不觉得难受,反而还有一丝雀跃。


 也许,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这样的机会吧?


 这时,恒王哼了一声,哈哈笑道:“听你这语气,似乎不怎么情愿,但实际上你心里乐开了花吧?女人啦,无论什么时候,都爱玩口是心非这一套。”


 玉兰心头巨震,吓了一跳,傻傻的道:“你怎么知道……”说到这里终于回神,咬了咬舌头,转过脸道:“王爷说的什么话?我听不懂。”


 恒王见她这样,越发笑了起来:“你这演技也忒拙劣了,本王不满意。不过,等进了京见了非钰,必有好戏连台。罢罢,本王就不跟你计较了。”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转了话题道:“既然决定要进京,你将自己家的事儿安排好,这桃树也由你先养着,十天后咱们一起动身。”


 玉兰见他没再咄咄逼人,松了一口气,颔首应了,旋即问道:“王爷打算在哪里落脚?若不嫌弃的话,不如就住在这儿。”


 恒王摆手道:“这乡野之地,本王可住不惯,何况你这家里只有寡母孤女,本王若是在这里住,难免会生出闲话,带累自己的清白名声。本王还是在临江府的别院待着,有美酒,有美景,还有美人,最好不过。”


 玉兰撇嘴,心说,你老人家难道还有名声可言吗?


 心里虽腹诽着,却也觉得这样的安排最好不过。毕竟,这人身份不一般,轻不得重不得,若是在这里长住,大家都不自在。


 故而玉兰也没矫情,笑着道:“王爷既然都打算好了,我就不虚留了,不过,既然来了,好歹还是用一顿便饭再走。”


 恒王颔首道:“这是自然。”


 见他应了,玉兰便请他回外院暂坐,让丽娟伺候着,自己则亲自到厨房安排了一番。


 家里并没有什么贵重食材,何况玉兰觉得,一个高高在上的人日日吃珍馐百味,应该还是很愿意换一换口味的。


 故而玉兰也没做什么特别安排,只让厨嫂们多做几样拿手菜,再弄点饭后点心,也就算齐活了。


 一时无事,等用完了饭,恒王便要告辞离开。玉兰也没虚留,带笑送他出门上了马车。


 在人前她还算从容镇定,但回到自己的院儿,玉兰再也按捺不住心情,拉着丽娟又蹦又跳,笑眯眯的道:“王爷肯帮我,你的卖身契也能拿到,我真是太走运了。”丽娟见她欢呼跃雀,也跟着笑容满面,心情很是舒畅。


 玉兰现在的举动,在一般人看来,有些失态,不够稳重。可那又如何呢?人活一世,该开心时开心,没必要整天都摆出一副胸有成竹、淡定自若的模样。


 相反,她倒是觉得,这样的玉兰,才有人情味儿,才值得自己终生追随。


 两人对笑了许久,丽娟方看着玉兰,端详着玉兰脸色,忽地问道:“兰姐儿,这次进京,若见了世子,你会如何?”


 玉兰没料到她会忽然这么问,心怦怦乱跳,默了许久苦笑道:“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再说吧。”


 此生,绝不为妾。她不会忘记这一点,不会放弃自己的底线,但也不能强迫自己再也不跟他相见。


 红尘中,若是有缘再聚首,那……也只能顺应本心,走一步看一步。


 丽娟听了,带着怜悯看了她两眼,顾及她心情,没有再问下去,只绕开话题道:“既然要进京,这含珠小姐得送进城才行。”


 玉兰想了想,笑着道:“算起来,跟李县令约定的一月之期马上就到了。李县令有衙门的事儿要忙,什么时候有空说不准,这样,你去安排一下,这两天让人将含珠的东西收拾好,后天咱们将含珠送回去,再在城里采买些要用的东西。”


 丽娟颔首应了下来,自去安排不提。


 没多久,秦氏、玉菊就得知自家的东西入了恒王的眼,都是欣喜不已。


 玉兰说了要跟着恒王一起进京,玉菊吵着也要去,玉兰自是满口应了。至于秦氏,却有些畏惧恒王,又不愿跑远路。玉兰、玉菊劝之再三,都说机会难得,跟着去能见一见世面。


 秦氏舍不得两个女儿,在两人的劝导下,也就点头答应了。


 至于家中的生意,反正已经上了正轨,有管事盯着就成了。再者,还有李清晖帮着照应,倒是不需要多操心。


 很快,就到了含珠离开的日子。


 说起来,含珠也在陈家住了一段时间,吃过苦头,也尝到了跟城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如今得知要回到父亲身边,含珠倒也十分欢喜,至于最不舍的,自然是一直唱红脸的玉菊了。


 玉菊跟她相处得也好,拉着她嘱咐了又嘱咐,很有些恋恋不舍。


 桃花村夏季凉爽宜人,外面的天气却十分炎热。因怕含珠受不住,大家便起了个大早,天刚亮就动了身,连早饭都没吃,只用了些茶点。


 这次出门,因要采买东西,秦氏、玉菊都跟着一起来了。等进了城,到了县衙,管事得知含珠回来,忙亲自来迎,又连连致歉,说李清晖有公事外出,要晚上才能回来。


 玉兰并不在意,只笑了笑,又看着玉菊跟含珠依依惜别了一番,方才起身告辞。


 一时出来了,大家进了宝华楼,买了些首饰,便转道去了成衣店,买现成的衣裳。


 虽然平时不缺衣服,但这次要进京,输人不输阵,自然得再置办一些才行。


 女人买东西,最是热闹。挑挑拣拣了一个多时辰,好容易大家都选了两套,玉兰笑着道:“我早饿了,前面不远处有个酒楼,咱们去吃饭吧,吃完了再来买。”


 秦氏失笑:“你这丫头,走哪儿你都不忘记吃。”打趣了一句,却也点头道:“行,先吃饭,吃完了再来选。”


 因离得不远,一行人便没坐马车,浩浩荡荡奔向酒楼。


 等走到门口,才要进去,突然有人从里面出来,见到她们,“啊”了一声,直接定住了身形。


 玉兰起先还不在意,直到被丽娟扯了扯衣袖,转眸看去,见是高宸风,不由得瞳孔一缩。


 在他身后,还随着两个小厮,看模样,正是之前跟着一起去桃花村的那两个。


 两人对视片刻,玉兰微微转头避开。


 见状高宸风叹了口气,迟疑了片刻,终是开口道:“陈玉……陈姑娘,你也来这里用饭呀,好巧。”


 玉兰看他一眼,神色淡然。


 就在高宸风以为她不会回答时,玉兰却点头道:“的确有些巧。”


 虽然声音有些清冷疏离,但好歹开了口。


 高宸风心头一喜,竟有些不敢置信,连忙定住心神道:“上次是我唐突了,陈姑娘,你别介怀。”


 玉兰再看他一眼,缓缓道:“上次的事,我早就忘记了,莫非高大爷还记得?”


 高宸风愣了一下,才道:“忘记了最好,忘记了最好……”


 玉兰轻声道:“高大爷是要离开吗?咱们却是要吃饭的,失陪了。”言罢,唇角挑起似有若无的弧度,明眸在他身上停留片刻,这才错身离开。


 秦氏、玉菊一直都没说话,见她往里走,连忙跟了过来。


 高宸风在原地站着,想起玉兰临走时似有情若无情的情态,心里涌起莫名的欢喜。


 迟疑了许久,他终是按捺不住,没有出酒楼,反而奔到柜台处,问道:“刚才那几个人,是不是要了雅间?”


 掌柜知道他的身份,点了点头,说了几句。


 楼上雅间里,丽娟凑近玉兰,带着诧异问道:“刚才那人,兰姐儿你不是极厌烦吗?为什么刚才没直接翻脸,还看了他好几眼?”


 玉兰喝了两口茶,轻笑道:“没直接翻脸,是因为我打算算计高府的赵氏,在那赵氏背后放冷箭。”


 丽娟愣了一下,会过意来,挑眉道:“你打算吸引高大爷上楼来,利用他对付赵氏吗?若他不上当呢?”


 玉兰耸肩道:“反正是临时遇上的,我也是见缝插针临时起意。若他不上当,我也没什么损失。”


 丽娟翘起大拇指,笑盈盈的道:“这话也有道理,你这主意甚妙。”


 两人嘀嘀咕咕,说笑一番,倒是越发默契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www.ccfang.cc/novel/FLFGN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