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平阳城头初浴血
小巷不过百十米长,朦胧的夜色下,两旁的残垣断壁应约可见。
巷口又一座保存尚算完好的大宅,大宅里透出火光昏黄,隐约有痛苦呻吟声飘出。
李正跟着士雄径直进了院门,便见院中散落着堆堆篝火,其间人影幢幢,有人在篝火上烧着水,有人在篝火上熬着药,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草药味和淡淡的血腥气。
“袁姑娘,”
士雄带着李正直奔前院大厅,“快帮我兄弟治治伤……”
“我在这里!”
士雄话音未落,一个七分温柔三分清灵的声音便在左侧不远处的火堆旁响了起来。
李正循声望去,就见一个高挑婀娜的年轻女子从火堆旁站了起来,“伤到了哪里?”
她就是袁姑娘了,一袭青衣罗裙,浑身上下都透着股子轻灵气质。
“脑袋被石头砸了……”
士雄说着,连忙拉起李正走了过去。
“哦,”
袁姑娘扶着李正坐在了火堆旁,轻轻地替他摘掉了铁头盔,仔细地检视起来,“嗯……破皮了,没有血瘀……清洗一下,敷些药就好了。”
说着,袁姑娘便拿起一旁的木盆倒热水去了。
原来老子伤得不重啊!
李正算是彻底安心了。
袁姑娘虽然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但处理伤口的手法却很娴熟,清洗完伤口,又给李正敷了些药膏,再用一块白布仔细地替他包扎了一番,顿时就让李正舒爽了许多。
“那个……”
李正道了声谢正要离开,袁姑娘却轻轻地叫住了他,好看的眉头微蹙着,声音低落,“三天之后……记得来换药……”
这话,她曾对很多受伤的兵丁说过,可是,能来换药的却寥寥无几。
三天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长,可是,对于奋战在城头的兵丁来说,却很漫长……漫长到能够跨越生死。
她知道重返城头的伤员很难活过三天,可是,该说的她还得说。
这滋味并不好受。
“我记住了!”
李正冲她微微一笑,转身就往院门口去了,脚步已比先前轻快了许多。
西门城墙根下,刘都头见李正和士雄回来,连忙迎了上来,稍微询问了一下李正的伤势,便递给了他一柄腰刀,“物归原主!”
那腰刀四尺来长,刀鞘精美,刀柄末端还雕着鸡蛋大小的黝黑狼头,栩栩如生,泛着幽光。
一见那刀,李正不知怎地心中便是一荡,迫不及待地接了过来。
刀一入手,微凉,很沉!
“吭……”
李正有些激动地握住刀柄轻轻一拔,一截黝黑的刀身便露了出来,幽光乍现,寒气逼人!
“好刀!”
大赞一声,李正就要拔刀出鞘,却被刘都头一巴掌拍在了肩上,“滚回去睡觉!有劲留到明天杀叛军……”
呃……
李正顿时心中一紧,利刃本就是用来杀人的!
朦胧的月光照在城墙根下,李正窝在火堆旁,双目紧闭,却难以入眠。
在那个世界,吃过那么多苦攒过那么多劲,终究却还是在失败的时候默默无闻地死掉了……不甘心呐!
“唉……”
李正幽幽一叹,强自一振精神。
这样也好!
也算是个新的开始吧!
“大锤,”
听到李正的叹息声,窝在他左侧的士卒突然幽幽地开了口,“你说,朝廷能打赢吗?”
“呃……”
李正一愣,扭头冲他笑了笑,“放心吧!甘州能有一个平阳城,大永帝国就会有无数个平阳城,大永帝国不缺血性男儿……”
“对!”
李正还未说完,那士卒却是精神一振,“郭天彪勾结蛮族,不忠不义,人人得而诛之,只要大永帝国的男儿还没有死绝,他郭天彪就别想得逞……”
“睡吧!”
李正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合上了双眼,“明天还得打仗……”
不多时,李正便打起了呼噜,这番离奇的变故已让他身心俱疲。
“啪嗒啪嗒……”
一旁的踏道上不时有丁壮上下忙碌,脚步纷乱,但李正依旧鼾声如雷。
“起来了,起来了……”
不知睡了多久,李正被人摇醒了,睁眼一看是士雄。
“给!”
见李正睁开了眼,士雄连忙递上了一块碗口大的饼,“吃完了好上城头……”
话音未落,士雄已经拿起另一个饼狠狠地咬了一口,大口咀嚼着,面有喜色,“听郡守大人说,朝廷的大军在六盘关打了场大胜仗呢!”
听郡守大人说?
李正一怔,不禁暗自摇头——在这危急关头,就算朝廷的大军在六盘关打了败仗,到了郡守大人口里也会变成“打了胜仗”吧!
不管怎样,饼还是很香。
李正匆匆地啃完饼,整了整衣衫,挂好腰刀,便跟着众人上了城墙。
平阳城方圆十余里,城墙足有三丈多高、一丈多宽,倒也算得上巍峨,不过,此时站在城墙上放眼望去,却有些残垣断壁的即视感。
城楼、角楼和垛墙大多已经化作了残垣断壁,城墙上缺口密布……
五十来号衣衫褴褛的丁壮已经在密布的缺口处垒起了滚石圆木。刘都头一声令下,幸存的十多个士卒便三人一组分散到了防线上,丁壮负责用滚石圆木狙击,而近身厮杀主要还得靠经过训练的士卒。
李正粗略一扫城头的布防情况,再看看城外连绵不绝的叛军营寨,心中禁不住直发虚。
朝阳缓缓升起,城外叛军营地里的炊烟渐渐散去,不多时,六个方阵缓缓地从营地里推了出来,人头攒动,少说也有三五千!
“怎么……”
李正见状,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么多?”
“怕个球!”
左侧的士雄紧攥着腰刀,头也没回,“都是被叛军裹挟来的百姓!”
“嘿嘿……”
右侧的尤勇提着一柄硕大的板斧,瓮声瓮气地接过了话头,言语间不无嘲讽,“叛军号称五万,可是,这都打了两个月了,平阳城不还在老子们手里?”
甘州六郡三十二县,平阳郡最小,郡治平阳城中驻军不足一营,丁壮也不足万,然而,叛军以五万大军围攻平阳城激战两月有余而不下,其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
闻言,李正心中稍安。
“呜……呜……”
不多时,城外响起了号角声。
“咚、咚、咚……”
叛军六个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开始缓缓地向城墙推进而来,倒颇有些气势。
一里、三百米、两百米……
“砰……砰……砰……”
李正紧紧地盯着城外的方阵,右手紧紧地攥住了刀柄,一颗心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狂跳了起来。
方阵行进到距离城墙一百五十米左右便齐刷刷地停了下来,一辆辆高大的投石车被推到了阵前,紧接着一块块牛头大小的石块便腾空而起,“嘘嘘嘘……”,直扑城墙而来。
“嘭……嘭……嘭……”
飞石砸落,烟尘翻腾。
“哗啦……哗啦……”
箭垛垮塌,碎石断砖四溅。
“啊啊……呃啊……”
有人被飞石直接砸中,有人被溅起的碎石断砖砸中,惨嚎声便响了起来,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李正慌忙缩到箭垛根下,那惨嚎声却听得他瑟瑟发抖,握着刀柄的手在不住地颤抖。
“呜……呜……”
良久,号角声再次响起,破空声噶然而止。
“噗……噗……咳咳……”
正戏开始了,李正慌忙吐着口里的烟尘,“吭啷”一声拔出腰刀就弓起了身子,准备迎敌。
“咳咳……”
烟雾弥漫的城头,咳嗽声此起彼伏。
“准备……咳咳……”
刘都头竭嘶底里的吼声响彻城头,“迎敌!迎敌……”
“杀啊……杀啊……”
城外已经响起了喊杀声,震人心魄。
“嘭嘭……嘭嘭……”
一众丁壮最先行动起来,一块块垒石一根根滚木被推了出去,城墙下随即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惨嚎声,“啊啊……呃啊……”
“咻咻……噗噗……”
随即,一蓬蓬箭雨扑上了城头,来不及躲避的丁壮顿时被乱箭射翻在地。
他紧攥腰刀躲在箭垛后面,只觉一颗心砰砰乱跳,好似要跳出胸膛来一般。
“杀!”
突然,一声厉喝在耳畔响起,那是士雄的声音。
“杀……”
尤勇的吼声随即响起。
“杀啊!”
李正一咬牙也怒吼着直起了身子,刚露头,却迎上了一双洋溢着嗜血杀机的铜铃大眼,它的主人是一个刚刚从箭垛外露出半截身子的虬须大汉,戴一顶缨冠,着一副锁子甲,想来是叛军的将领。
“呃……”
迎上那双目大眼,李正不由得心中一寒,举起的刀僵在了半空。
“杀……”
那叛将却没有丝毫停顿,身形一跃便翻过了箭垛,手中的长刀直劈李正的脖颈。
“啊……”
李正心中一寒,慌乱举刀格挡。
“当……”
金铁交鸣,那叛将身形一震,李正也是手腕一麻,慌忙后退,不想却踩上了一块断砖,脚下一滑便跌坐在地。
那叛将脸上闪过一丝惊色,旋即蹂身而上,手中长刀又狠狠地劈向了李正头顶。
“嘘……”
锋刃划破空气,扑面而来,李正如坠冰窟。
不!
好不容易捡条命回来,怎能就这么丢了?
千钧一发之际,李正把心一横,仰面便倒,手中的刀却猛然向上斜刺而出。
那叛将本以为李正会举刀格挡,所以来势汹汹,待看到李正举刀斜刺顿时便是一惊,想要收势却已来不及了。
“噗哧……”
那叛将狠狠地撞在了李正的刀尖上,锋利的刀尖毫无阻滞地刺穿了锁子甲,捅进了他的胸膛,顿时鲜血喷溅,洒了李正一身。
“哧啦……咚……”
那叛将的长刀也撩破了李正头上缠着的白布,旋即却一歪无力地掉落在了李正身旁的碎石断砖之中。
“嘭……”
那叛将被刀贯穿胸膛依旧来势不竭,狠狠地砸在了李正身上,那张惊愕的脸正对着李正的脸,一双眼瞪得圆楞楞的,写满了不甘。
李正没有去看那张惊愕脸,也没有去看那双不甘的眼,而是慌忙伸手摸向了自己的裆部,一摸之下,一张白净的脸庞顿时涨得通红,一直红到了眼珠子。
”啊……”
一声愤怒的咆哮,李正猛然抬手推开了压在自己身上的尸体,捡起那叛将掉落在一旁的长刀,翻身爬起,扑向一个刚刚跳下箭垛的叛军士卒,挥刀便砍。
“噗……”
刀光犹如一道闪电劈在了那个叛军士卒的脖颈上,血光冲天而起,溅了李正一头一脸。
“啊……”
李正一声咆哮,又红着眼扑向了下一个叛军士卒,状若疯魔。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http://www.ccfang.cc/novel/3PKMRF8H8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