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老子要救平阳城
李正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扣上了“鬼附身”的帽子,此时,他正躺在床上。
“你的脉象虚滑不定,”
袁姑娘在床边给李正敷着药,清灵的声音里透着几分凝重,“有些像失魂症呢!”
轻轻地一句话,直听得李正心中一紧:难道被这丫头看出来了?
“你最近可是受了惊吓?”
正在此时,袁姑娘的声音再次响起,“或者……经历过大悲之事?”
“呃……”
李正一愣,暗自松了口气,声音低沉,“昔日的兄弟陆续战死,城中情况又每况愈下……”
说着,李正神色黯然,好似已经说不下去了。
“唉……”
袁姑娘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之色,放下了状药膏的碗,又拿起了一旁准备好的白布,“你先在此静养几天吧!”
“不行!”
李正一惊,连忙拒绝,义正严辞,“我的伤又不重,若在此静养,岂不就成了逃兵?”
平阳城都要完蛋了,还静养个球啊!
城头一战之后,他突然明白了:不管自己以前是谁,现在都是“李大锤”,是平阳城中一个小小的军卒!
既然是军卒,就要去战斗,为军人的职责而战、为求得一线生机而战!
“唉……”
见李正言辞激烈,袁姑娘稍一沉默,轻轻地叹了口气,“以你现在的情况,实在不宜再上阵厮杀,否则……只怕会做下令人扼腕之事!”
袁姑娘自然听士雄说起过李正先前在城头上敌友不分的情况,所以才会有此担心。
战场之上,生死刹那,一个敌友不分的袍泽远比敌人更可怕。
“晓得了!”
李正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城头究竟干了些什么,但听到袁姑娘的话还是隐隐感到情况有些不妙,只得连忙打起了包票,“我会很小心的!”
“好吧!”
见李正态度坚决,袁姑娘不再言语,默默地替他包扎好,轻轻地嘱咐了一句,“三天之后,记得来换药……”
“好的!”
李正翻身坐起,冲她粲然一笑,“我会活着……来换药!
说罢,李正起身便朝门口去了,步伐铿锵。
望着李正的背影,袁姑娘神色黯然。
医者能救死扶伤人,却救不了平阳城……
李正没有医术,但他想救平阳城,更想救自己!
走出大厅,走下台阶,李正的步伐变得越发地铿锵了。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可以奋战而死,却不能做个束手待毙的懦夫。
古城静默,阳光明媚,但空气却压抑得好似凝固了一般。
拆房子、运送木头石块……沿途的百姓都在默默地忙碌着。
他们依旧有抗争到底的决心,却已经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了。
“大锤!”
李正刚走到城墙根下,士雄正好从城头下来,见到李正连忙脚步一顿,勉强一笑,“你怎么回来了?袁姑娘怎么说的?”
“什么怎么说?”
李正一愣,连忙笑呵呵地一摆手,“是她让我回来的……”
说着,李正快步走上了踏道,伸手一拍士雄的肩膀,“我的刀呢?”
“呃……”
士雄被他拍得浑身一怔,连忙调头往城头走去,步履匆匆,好似急于和李正拉开距离一般,“都头帮你收着呢!”
“跑那么快干什么?”
李正有些疑惑地追了上去,“兄弟们还好吧?”
士雄连忙“嗯”了一声,脚下却没有稍停,却移开了话题,“叛军退回去就一直没动静,也不知道他们又在搞什么鬼把戏……”
平阳城已经被围了两月有余,不论守城的军民还是攻城的叛军都已疲惫不堪,战斗频率越来越低,但阴招却越来越多了。
这样正好!
李正却觉得这不是坏事——若是叛军凭着人多搞车轮战,累也得把守军累死,就更别说什么寻找思忖破敌之策了!
“大锤……”
见李正走上城头,尤勇连忙冲他招了招手,“过来!”
“呵呵……”
李正笑呵呵地走了过去,当先望向了刘都头,“都头,我的刀呢?”
那是把好刀,直到现在,李正依然记得刀尖刺透那叛军胸膛的情形……破铁甲好似切豆腐!
“呃……”
刘都头连忙从身边拿起那把腰刀递给了李正,“物归原主!”
“多谢都头!”
见刘都头还得这么爽快,李正自然感激,毕竟,这把腰刀可不是凡品。
“呵呵……”
刘都头却笑着摇了摇头,“本来就是你家传之物……人在刀在!”
“呃,”
李正听得一愣,连忙掩饰地笑了笑,“呵呵……”
他却不知,他那“李大锤”的诨号也是有些来历的!
大永帝国只禁民间弓弩,却不禁民间刀兵,因此,百姓挎刀佩剑的并不鲜见,打制刀剑的铁匠铺也很普遍。
李正祖上以打铁为生,这把腰刀就是他曾祖父以天外陨铁打制而成的,他少时也曾跟着父亲抡过几年大锤,直到十八岁上下才参了军,所以就有了个“李大锤”的诨号。
当然,李正并记不得这些事,也不关心这些事。
他关心的是如何破敌!
“都头,”
李正把刀插回了悬在腰间的刀鞘之中,找了个空档坐了下来,一望刘都头,神色凝重起来,“你以为……城中之粮还能支撑多久?”
“呃……”
刘都头一怔,警觉之心顿生,死死地盯李正,神色阴沉,“你问这个干什么?”
李正不过一个小卒,这样对长官说话本来就有些不敬,可是,尤勇、薛彪等人并无一人出来指责,可能是因为他们也想知道,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有点怵李正。
“都头,”
迎着刘都头那张阴沉的脸,李正一脸坦然,语气平静,“若是城中粮尽,而叛军依旧未能破城……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抵抗?”
“混账!”
刘都头顿时一声怒骂,但看李正一脸坦然,又强压下了心中的怒火,“人在,城在!”
“自当如此!”
李正连忙点了点头,“平阳城的男儿,自不该向不义之人低头!”
闻言,刘都头神色稍霁,却听李正继续说了下去,“如果真到那时,我们又该如何维生?”
闻言,尤勇等人也纷纷望向了刘都头,人是铁饭是钢,这是个大问题!
“这……”
刘都头眉头一皱,略一沉吟,“网雀挖鼠、煮衣爨鞋……总不至于活活饿死!”
“倒也是个办法!”
李正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却又话锋一转,“若到了雀尽鼠绝衣鞋食尽之时,援军仍然未至,平阳之围仍然未解,又当如何?”
“你……”
刘都头一滞,终于忍不住怒气勃发,腾地站了起来,“吭啷”一拔佩刀,直指李正,“敢扰我军心?”
“若到了那时,”
李正依然端坐,神色不变,声音平静,“城中还有妇孺可烹,老弱可爨,你食……还是不食?”
此言一出,刘都头如遭雷击,呆立当场,尤勇等人也是神色剧变,讷讷无语。
李正不懂军事,却懂人性!
惑人,当用危言!
不过,李正并不觉得自己这话全是危言耸听,人在绝境时什么可怕的事做不出来?
“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虑将有变。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
《旧唐书·张巡传》那段文字又浮上了李正心头,寒意凛然。
以前,李正没有经历过战争,自然无法理解那样的事,也无法褒贬张巡的做法。
可是现在,他成了孤城中的一个小卒,已经深陷战场之上,也亲身经历过你死我活的血腥厮杀,所以,他有些明白了:身处那样的境地,张巡别无选择,士卒们也别无选择!
李正不想面对那样残忍的选择,所以,他要破敌。
他要救平阳城,救城中的老弱妇孺!
“吭……”
刘都头呆立良久,无力地还刀入鞘,默默地坐了回去。
一时间,周遭鸦雀无声。
“不……不能那样吧?”
良久,士雄强笑着打破了沉默,可一张大脸依旧苍白如纸,“郡守大人说了……朝廷的大军刚在六盘关打了大胜仗……”
“你信?”
李正瞥了士雄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且不说叛军围城,郡守大人能不能接到朝廷的战报,就算郡守大人真有办法和朝廷联络……朝廷一定就会将战况如实相告?”
“可是……”
士雄还想辩解,可是一望众人,却见众人丝毫没有反驳的意思,只得讷讷地闭上了嘴。
“都头,”
李正见众人沉默不语、神情低落,只得望向了刘都头,神色一肃,“如今这样的局势,我们如果坚守不出,只能坐以待毙……趁着现在兄弟们还能填饱肚子,还气力,干吧!”
“是啊……”
尤勇等人都是精神一振,连忙附和,“都头,干吧!”
“呵呵……”
刘都头一扫众人,满脸苦笑,“怎么干?就凭我们这十来个兄弟?”
“光靠我们,自然不能成事!”
李正连忙摇头,眼中却闪过了一丝欣喜之色,“我们只是小卒,人微言轻,但,你是都头啊!”
“呵呵,”
刘都头自然明白李正的意思,却依旧摇头苦笑,“如今,城中可战之兵不足六百人,固守城池尚需城中百姓相助……哪怕我能说出花儿来,罗校尉和郡守大人都不会允许我们行险!”
“是啊,”
众人顿时神色一黯,“如果干不成,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呐!”
“对!”
李正也点了点头,“就这样去说,他们肯定不会答应!不过……”
说着,李正却话锋一转,“如果,我们先摸清城外叛军的情况,定下切实可行的破敌之策,再去找他们说呢?”
“这……”
众人都是神色一动,纷纷望着刘都头,“如果这样,他们应该会答应吧?”
“嗯……”
刘都头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突然一咬牙,“干了!晚上就去探营……”
“探营算我一个……”
李正心中一松,连忙附和。
连唬带骗地,总算成功地蛊惑了刘都头和这班兄弟!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http://www.ccfang.cc/novel/3PKMRF8H8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